(通讯员 曹雪 万婧 摄影 朱羽弘)我校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审答辩会和小额团队成果展示汇报于11月4日下午分别在在1号教学楼513、515举行。党委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就业指导中心、后勤管理处、财务处等部门教师担任本次评审答辩会的评委。
获得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评审校级资助的部分团队参加了本次成果评审答辩。评为老师主要从活动主旨、活动安排、活动执行情况、活动特色、实践效果、活动安全、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对各参评团队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意见。经评委评审,最终有9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脱颖而出,获得成果评审一、二、三等奖,另有4支团队获得鼓励奖。校团委随后将对各获奖团队根据不同获奖等级给予相应资金资助。
今年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继续采取校、学部(院)两级资助支持体系,校团委在组织开展校级项目申报资助工作的同时,要求各学部(院)团委积极组织开展本学院内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并给予部分资金支持。成果答辩结束后,校团委将对申报通过并获得资助的8个学部、中心及直属学院团委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成果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学部(院)团委将得到校团委剩余资助资金。
此外,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新增设的小额资助团队项目各团队也于当天下午进行了成果展示。团委各直属部门学生干部及历年暑期社会实践部分优秀个人代表对小额资助团队的成果进行审核与指导。小额资助团队项目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增设的新型资助体系,主要面向5人以下以及在家庭居住地周边开展的小型实践项目团队进行。经项目申报以及成果展示、验收后,符合要求的小额资助团队将获得每个团队1000元的资金资助。
我校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共有73支团队参加,参与师生600余人,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实践形式灵活等特点,实践地区基本遍布全国各地,课题涉及民生焦点、城市发展、社会公益人文关怀、文化传承等方面。各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也突显了“昂扬青春路,实践任我行”这一活动主题。
随后,校团委实践部将组织编写我校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图文集,设计明信片、展板等成果,并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表彰大会,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我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附:我校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评审答辩会评审结果
一等奖(1个):当代中国重大文学文化论争的知识分子记忆调查与研究
二等奖(4个):关注“青椒”——高校青年女教师生存状态调查、绣外慧中、“梦想招领计划”——圆梦公益项目、“启明星”——关爱戒毒人员纪录片拍摄实践计划
三等奖(4个):安庆黄梅戏文化发展调研与推广、大学生短期支教对大学生和支教地的影响、旅游业对文化古城的影响——以平遥古城为例、“大手拉小手”暑期广西支教活动
鼓励奖(4个):荈事佳话——探秘福建斗茶文化、从文化产业化角度探索女书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夏布之美——探寻古老面料在现今生活中的应用美学、中传三农学社小白杨支教队暑期支教夏令营
2015年基层分团委暑期社会实践资助单位名单(8个)
理工学部分团委、文法学部分团委、新闻传播学部分团委、广告学院分团委、外国语学院分团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团委、文化发展研究院团总支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