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新闻

首页  中传新闻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5-05-28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
    (通讯员 赵家仪 摄影 王愉扬)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关心关爱离退休人员工作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绍华,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守训,学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姜绪范出席会议。学校22个职能部门和直附属单位负责人以及24个二级党组织负责人参会。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张丽主持。学校关心委办公室主任、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傅楠汇报了关心关爱离退休人员工作成果。关心委成立以来,通过构建“党委统筹、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政治引领+精准服务+作用发挥”三维模式,实现22个部门、24家二级党组织协同联动,在机制建设、服务创新、文化关怀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学校关心委办公室主任、离退休人员党委书记张琳汇报了本年度关心委成员单位调整、二级党组织离退休人员归属、《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度关心关爱离退休人员工作要点》征求意见情况,阐释年度关心工作总体思路设计逻
  • 2025-05-28
    学校召开科研安全与规范管理专题会议
    (通讯员:彭凤妮)5月21日下午,学校2025年5月科研工作例会在艺术与传播大楼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会议室召开,会议主题为“科研安全与规范管理”。财务处、审计处、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多个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围绕科研经费管理、审计监督、内控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并提出科研安全工作要求。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分管科研负责人、科研秘书及实体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科学研究处处长周建新主持。财务处处长朱军红以 “科研经费使用安全” 为主题,解读国家及学校科研经费政策,强调 “真实性、相关性、合规性、合理性” 四大原则,明确项目负责人作为经费使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报销环节常见问题,提醒严格履行事前审批程序;审计处处长王德平系统梳理了审计发现的科研相关问题,重点剖析了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风险隐患,并就加强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和高效使用作出提示;法控(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主任铁俊从内控视角强调科研内控是全过程风险防控重要环节,介绍学校科研内控的制度体系和内控建设路径,提醒强化合同
  • 2025-05-28
    中传学子在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中获金奖
    (通讯员 杨丽芳 刘明君)5月25日,第十九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全国邀请赛(东北赛区)在长春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135所高校的382支精英队伍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中国传媒大学ACM校队表现亮眼,斩获金、银、铜牌各一枚,时隔多年再次捧回全国金奖,展现了中传学子在计算机算法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强劲实力。此次比赛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杨丽芳副教授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黄玮副教授共同指导。金牌队伍稳扎稳打,强势锁定胜局由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陈旻庚、2023级传播学专业(计算传播方向)朱霁、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叶阳组成的参赛队伍“再演”发挥出色,全场题目基本“一发AC”(首次提交即正确),开赛仅30分钟便稳居金牌区,最终以第26名的优异成绩摘得金奖,成为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 银牌队伍逆风翻盘,最后一小时绝地反击由2024级物联网工程专业李润淇、2024级通信工程专业刘同星、202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郭一灏组成的队伍“中传赶紧修梆子井地道队”在比赛最后阶段顶住压力,连续攻克两道难题
  • 2025-05-28
    中传学子在2025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全国邀请赛(南昌)中载誉而归
    (通讯员 黄玮 杨丽芳 张昕)近日,2025年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南昌)在江西师范大学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302所高校的456支队伍同台竞技。我校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黄玮副教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杨丽芳副教授共同指导的两支参赛队伍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分别斩获银奖和铜奖。赛场上,代码的火花与智慧的光芒交织碰撞。在长达5小时的激烈角逐中,我校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谢嘉彤、2023级人工智能专业蔡奕麟、2023级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龙岑华组成的“风滚金轮草”代表队以零错误的战绩攻克7题完赛,勇夺银奖;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吕梓扬、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李鑫贺、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常行健组成的“嗷呜呜呜”代表队顽强拼搏到比赛最后一刻,摘得铜奖。他们的精彩表现,不仅彰显了中传学子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更将团队协作的凝聚力与永不言败的竞技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ICPC)是全球影响
  • 2025-05-27
    我校申报课题获批2025年基层立项课题
    (通讯员 宋佳音)近日,由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开展的2025年基层立项课题立项名单揭晓,我校推荐申报的《首都大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大中小学美育实践交流为例》(课题负责人:陈莹峰,所属单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获批立项一般课题。本次基层立项课题共30项,课题涵盖意识形态、思政教育、基层治理、精神文化等领域。本次立项课题从培育首都大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角度出发,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大中小学校美育实践交流的具体研究对象,整合跨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同类同时实施的美育实践项目检验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大中小学生协同开展的美育实践交流活动测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美育教育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
  • 2025-05-27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举办2025年组稿暨培训会议
    (通讯员 刘书峰)2025年5月22—23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在青海西宁举办了《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25年组稿暨培训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主办,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协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宣传处处长李昕,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调研员、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委学术委员会委员沈思睿,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马莉等出席会议。青海省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李雪帆在开幕式上致辞,年鉴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曲宗生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50多位年鉴特约编辑参加了会议。李昕以《网络视听的繁荣发展与规范管理》为题,系统梳理了当前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态势与治理体系,其中“短平快”的微短剧业态正成为推动产业创新与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力量。沈思睿在《记录与传承,守正与创新——以年鉴大事记与图片为例》专题讲座中强调,新时代年鉴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通过真实影像定格时代脉搏,以特色内容服务行业需求,重点推进数字化、专题化、国际化、轻量化发展。年鉴编委、主编曲宗生做《条目化编纂的一些基本问题》的专题讲座,系统讲解了年鉴条目化的性质、特点和撰写要求。年鉴编辑部成员分别对年
  • 2025-05-26
    校工会举办“步履不停悦赏校园之美 未来可期轻享健康人生”2025年春季学期健康行活动
    (通讯员 王昕 摄影 申皓文)5月21日午间,校工会在美丽的校园组织开展“步履不停悦赏校园之美 未来可期轻享健康人生”春季学期健康行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副校长刘守训、王晖、杨懿、柴剑平,以及来自学校各分工会的近700名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教职工齐聚中传文化广场,现场气氛热烈。副校长刘守训宣布校园健康行活动开始,发令枪响,老师们踏着轻快的步伐一路沿红枫大道、海棠大道、樱花大道、梧桐大道而行,途经艺术与传播大楼、阳明书院、梧桐书屋、轮滑广场、白杨大集、图书馆、博物馆、传旗林、中传学术中心、核桃林等多个标志性建筑和场所。大家结伴而行,悦赏着初夏校园“生机盎然、多彩灵动”之美。本次活动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知识问答和科学减重科普宣传有机融入。活动中每个打卡点从测测你的BMI值、倡导健康饮食、制定合理运动方案、科学减重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让科学减重理念深入人心,校工会制作了线上调查问卷,了解广大教职工对科学减重的认识和参与意愿,为此后开设科学减重营活动奠定基础。每年的健康行活动已然成为深受我校教职工喜爱且参与性较为广泛的文体活动之一
  • 2025-05-26
    梅西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通讯员 董雨婷 摄影 申皓文 李思琪)5月22日上午,杨懿副校长会见了来访的梅西大学副校长特雷·麦戈纳格尔和副校长雷蒙德·乔治一行。杨懿向麦戈纳格尔副校长一行表示欢迎,并感谢梅西大学派代表参加了学校70周年校庆活动。杨懿回顾了两校二十余年来的友好合作情谊。他说,梅西大学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大洋洲历史最悠久的合作伙伴,长期以来,两校在师生交流、联合科研和国际预科教育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当前,围绕基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教育新生态,中国传媒大学正积极探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期待与梅西大学加强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师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化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携手开启两校合作的新篇章。特雷・麦戈纳格尔对中国传媒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创新与国际发展战略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人工智能技术正急速重塑全球教育格局。以此次会谈为新起点,梅西大学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构建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创意艺术、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开拓新的合作空间。会后,梅西大学代表团参观了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并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新闻学院及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2025-05-25
    中传师生创作的XR虚拟校园专题片登陆全球顶尖行业平台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团队创作的XR虚拟校园专题片登陆Unreal Engine与Disguise两大全球顶尖虚拟影像平台,展现了中传学生在前沿技术赋能影视创作方面的成果。专题片于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发布,依托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构建出完整的影视级虚拟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及四季更迭效果,配合学校融媒体中心的全国高校首座XR摄影棚和Disguise工业级VP拍摄系统,全面展现了大美中传的四季景色。近日,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朱峰协2021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岑兆佩、邓柯、曹达鹏受邀参加Unreal Engine官方线下活动,分享创作成果与技术流程。此次师生作品的入选与传播,不仅彰显了其内容表达与技术呈现的深度融合,也标志着学校在XR扩展现实与VP虚拟制片领域的创新成果正逐步获得国际行业的认可与关注。
  • 2025-05-24
    “2024级文博管理硕士实践成果展”在校传媒博物馆开幕
    (通讯员 于宁张遵璐摄影 肖雪)5月21日下午,由校传媒博物馆、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主办,英国比斯顿运河遗产中心协办的“美美与共:北京对话诺丁汉——2024级文博管理硕士实践成果展”开幕仪式在传媒博物馆举行。原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于平,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校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潘力,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何苗,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龙俊、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贸博物馆副馆长金夷、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教育发展负责人Deborah Wilson David,展览学术顾问Neville Stankley、Stuart Burch,以及2024级文博管理硕士班全体学生等参加开幕仪式。开幕式由校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主持。校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表示,本次展览贯彻落实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提出的“建立以作品为中心的硕士专业学位评价体系,为探索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提出中传方案”和“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指示精神的切实巨作,该展览筹备历时半年多,是指导专家、策展老师以及2024级文博管理学生多方努力的共同成果。仪式开始,于平女士、徐红梅部长、
  • 2025-05-24
    张绍华副书记带队到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走访座谈
    (通讯员 郭悦 李威颖 摄影 田润)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发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职能,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工作深入开展,5月16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科学研究处一行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走访交流暨访企拓岗座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许先春,综合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龚格格,信息研究处处长赵超,综合处四级调研员许萌,信息研究处三级主任科员史佳可,我校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李玲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党委副书记孙靖、副院长杨洋、组织员赵波,基地联系人、副教授李威颖以及学院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会由信息资料馆副馆长陶永祥主持。张绍华一行首先参观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师生共同观摩了《共产党宣言》早期译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手稿等百余件珍贵文献及影像资料。大家在沉浸式观展中结合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史,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如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体悟闪耀历史光芒的思想伟力。在这堂师生共育的研学思政课上,大家就“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故事”“如何利用融媒体技术搭载青年语态,活化理论传播”相互启智共研,探讨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 2025-05-24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师生作品展走进大庆
    5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师生作品展暨“众行致远·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市校合作艺术巡礼活动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大庆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岩松,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卢禹舜,大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海涛,大庆市副市长朱清霞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大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于文江,中央美术学院李洋,原贵州省美协主席谌宏微,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岗,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赵建军,中国画学会荣誉副会长李乃宙,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常委杨东平,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刘钻,中国国家画院贾荣志,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李宽,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姜巍等十余位中国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以及2023级、2024级中国画博士班学生参加系列活动。廖祥忠在开幕致辞中向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大庆市人民政府、大庆市委宣传部、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大庆市美术馆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大庆是一座镌刻着共和国工业荣光的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于
  • 2025-05-23
    我校教师在2025年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决赛荣获一等奖
    (通讯员 刘明君)5月15日至18日,第十二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何晶教授的实验案例《简单RISC处理器核设计》在总决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本次大赛共有25个省、92所高校、173队教师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36队教师获得一等奖、52队教师获得二等奖、84队教师获得三等奖。大赛(决赛)是全国唯一的高校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赛事,由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共同主办,旨在推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研究探索、工程实践、自主创新的改革,促进实验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纳入教师教学能力排行榜数据源。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采用自愿报名、赛区初赛、全国决赛的方式。初赛在全国共划分华北、北部、西部、中南、华东5个赛区,共收到来自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26所高校、682个参赛项目。在华北赛区比赛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共有5项作品参加了比赛,何晶老师获得一等奖,周德扬、李晨、孙象然和田佳音
  • 2025-05-23
    中传联合研发|全球首款智能综合防灾应急仓亮相2025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近日,2025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电信、川润股份联合研制的全球首款智能“综合防灾应急仓”产品正式发布。该产品集能源保障、智能通信、物资调度、低空经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平时服务、急时应急”的双效模式,为国家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他重点介绍了学校在这次跨界融合的创新实践中注入的三大科技力量:一是“看得见的广播”,5G融媒体广播系统让应急仓变身为智能信息站,实现超高清音视频内容的高效分发;二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实验室研发的短波宽带通信技术,在通信基站损毁、光缆中断、卫星受扰失效的极端情况下,也能通过电离层传输灾区实况信息;三是“会思考的通信网”,实验室研发的智能融合通信系统让应急仓能在5G、卫星、宽带短波中自动切换,及时送达关键信息。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的现代化应急能力体系。此次校企合作产品研发是我校自主研发宽带短波通信技术产业转化的又一重要成果,突破了极端环境下的通信瓶颈,为灾害救援提供了“兜底保障”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24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37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