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新闻
首页
中传新闻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2025-10-15
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赴焦庄户地道战遗址追寻红色记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党员党性教育,10月11日至12日,机关党委国有资产管理处党支部、校园建设处党支部与后勤党委综合办公室党支部、工程监管党支部联合开展协同共建主题党日活动,副校长李新军、校长助理金炜参加活动。此次活动以“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沉浸体验、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活动期间,全体党员赴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在纪念馆内,全体党员依次走进“冀东抗战燃烽火”“人民战争建奇功”“今日顺义更美好”等主题展厅。展厅内,一幅幅承载历史的珍贵照片、一件件镌刻岁月的斑驳作战工具、一幕幕还原场景的抗战画面,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托地道战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党员们驻足凝视,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崇高精神。随后,党员们实地探访保存完好的抗战地道遗址。在狭窄潮湿的地道中,大家弯腰前行,亲身体验抗战时期军民协作的智慧与艰辛。通过地道内的瞭望孔、射击口、翻板陷阱等独特设计,全体党员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斗志与创
2025-10-15
中传师生团队圆满完成2025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新工科未来课堂”呈现工作
(通讯员 张佳琪)9月21日上午,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在天津大学隆重开幕。作为大会核心展示环节,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同济大学联合设计实施的“新工科未来课堂”示范教学单元成功上演,呈现了一堂融合人工智能、跨地域协作与真实问题导向的工程教育前沿课,标志着我国在智慧教学场景构建与教育国际化呈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高规格国际会议中的“中国课堂方案”本次国际工程教育发展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工程院、教育部、国际工程联盟(IEA)、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以及多国工程院院士、高校校长、企业代表等近三百位嘉宾。在这样高规格的国际平台上,新工科未来课堂《城市智慧再生》作为大会重点展示项目,直面全球工程教育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通过教学范式变革,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技术整合能力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工程师。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带队的中传大型活动创制设计研究中心与同济大学共同承担了从内容结构化设计、现场摄制到技术合成的《城市智慧再生》全流程创制任务。三重融合:内容、技术与流程的创新实践在这场由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等团队联袂打造的“新工科未来课堂”教学展示中,中传团队依托其在国家
2025-10-14
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中国传媒大学专场成功举办
10月10日上午,“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中国传媒大学专场在中传讲堂举行。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秦运彪出席并作辅导讲话,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致欢迎辞,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局副局长贺泳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邹凌出席。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宣讲团专家、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学校师生代表参加宣讲。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主持。廖祥忠指出,学校始终坚持“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使命,持续培养党和国家所需的优秀传媒人才。他希望师生们从产业一线科技人才的奋斗经历中“学精神”“悟方法”“见行动”,从专家们“国家需要什么就攻关什么”的坚守中,深刻领悟“国之大者”的精髓,从专家们的奋斗故事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接过时代的火炬,勇做传承奋斗精神的接棒人”。宣讲现场,来自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3名宣讲人从个人经历、实际案例和专业角度出发,生动分享了各自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武讲述了龙芯处理器从无到有、实现我国CPU关键技
2025-10-13
赓续抗战精神・共研思政教学——中传举办首期“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与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传推出首期“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以及京东地区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会。“三合力”机制是中国传媒大学探索合力育人的新模式,旨在推动思政课程教师、课程思政教师、学工系统教师三支队伍联动发力,使思政课教师深入学院,了解学科专业特色、学生学习规律和心理健康情况,推进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三合力”巩固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全校思政一体化,形成全校共建思政课、共创“大思政”格局。此次“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凝聚了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图书馆、离退休工作处、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电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等多方力量,通过嘉宾访谈、故事分享、合唱互动等形式,打造多样态课堂体验。课程开始前,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与本次课程特邀嘉宾我校退休教授张自忠将军的外孙车晴、叶挺将军的孙女叶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主任李庆辉,以及课程组教师、参与本次协同大课堂的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铁骨铮铮御
2025-10-13
中传师生作品亮相威尼斯、伦敦国际舞台
近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在智能影像与沉浸叙事领域持续深耕取得多项国际交流与实践成果展现了我校在智能影像教育、跨界前沿创作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扎实积累中传联合制作《蛇形挽歌》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025年8月27日至9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未来影像研究中心联合制作的沉浸式作品《蛇形挽歌(Mnemosyne)》,由戏剧影视学院2020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虚拟影像制作方向)石心泉担任艺术指导与摄影指导,成功入围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沉浸式单元(Venice Immersive)。该单元是全球A类电影节中顶级的沉浸单元,汇聚了年度全球最前沿的智能影像和沉浸艺术作品。该作品由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孙斌以及车琳、李雨谏老师共同指导完成,同时也是校级科研项目《VR短片创作——山风与野游》的阶段性成果。▲ 《蛇形挽歌》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现场《蛇形挽歌》从中国古典文学瑰宝《牡丹亭》中汲取灵感,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视角为双入口,创新性地将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和真人表演融为一体,综合运用了数字引擎制作等技术,将文学、VR艺术、沉浸式戏剧、摄影与绘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极具创新性的综合艺术形式,在海内
2025-10-12
中国传媒大学在罗马承办“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
(通讯员、摄影:杜景鑫)当地时间9月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意大利—中国友好关系协会、意大利路易斯大学联合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城市文明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活动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来自中意两国政府、高校、智库和城市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脉赓续与城市文明建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小勇、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李智慧、中宣部文明实践局副局长王小河、中国精神文明网总编辑管萍、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韩绪和意大利—中国友好关系协会主席玛利亚·莫莱尼、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毛里齐奥·拉赛罗、意大利前驻华大使白达宁等出席活动。胡凯红主任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也要守护历久弥新的历史文脉。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让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大利在古迹保护、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社区文化传承等方
2025-10-09
“科普新途・实践领航”2025科学传播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通讯员 战京娟)9月25日,“科普新途・实践领航”2025科学传播交流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特邀政府、科研机构、媒体及高校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科学传播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苏国民代表北京市科协首先致辞。苏国民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北京市科协统筹各方资源,实现了科普活动的常态化。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此次交流活动,是探索科学传播新路径、新模式的重要实践。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锐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吕锐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依托新闻传播、艺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在科学传播领域将持续深耕,打造优质内容创作与传播平台,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科普场景中的应用,让公众通过互动体验感受科学魅力。学校将积极推进科普内容研发与传媒技术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更多既懂科学又
2025-10-08
中传联合主办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欧洲论坛成功举办
9月2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欧洲分论坛在曼彻斯特成功举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位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参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率团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届论坛以未来教育·女性领导力为主题,聚焦欧亚高等教育对话、未来教育:人与科技、多元文化下的女性领导力三大议题。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原主席、曼彻斯特大学原校长南希·罗斯威尔、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副校长诺本尔塔·萨吉等嘉宾先后做了主旨发言。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原主席、曼彻斯特大学原校长南希·罗斯威尔在致辞中表示,曼彻斯特大学将借论坛契机继续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女性领导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并持续服务曼彻斯特社区。柴剑平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辞。柴剑平认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经24年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创新成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的民间桥梁。柴剑平指出,教育作为文明的基石和未来的引擎,其发展方向与路径尤为重要。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女性影
2025-10-07
中传举办第六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
9月27日,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在国重大楼光影空间实验剧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强国:数智时代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为主题,下设新闻传播分论坛、戏剧影视分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艺术分论坛、设计分论坛、人文分论坛、中国画分论坛、国际研究生学术分论坛8个平行分论坛。论坛面向海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征稿,共收到436篇高质量论文,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128所高校及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德国科隆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等12所海外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参与。论坛由研究生院与校团委联合主办,新闻学院、戏剧影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研究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信息传播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出席本次活动。论坛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贾京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尊举、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谐担任学术点评专家。各分论坛
2025-10-05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学术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9月2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墨西哥、阿根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文化官员及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联合国80周年:迈向命运共同体》等五部智库成果正式发布。▲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此次发布的系列成果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现实的锐度,是中外学者携手以联合科研回应共同挑战的生动实践。▲ 巴基斯坦政府国家遗产与文化部国家语言推广司总干事萨利姆·马扎尔致辞巴基斯坦政府国家遗产与文化部国家语言推广司总干事萨利姆·马扎尔在致辞中表示,中巴友谊是国际友好关系的典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出版多部展现中巴友好的书籍,未来将持续以语言传播和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跨国文化互鉴与合作,为促进各国友好关系、丰富人类文明交流贡献力量。▲ 新书发布仪式9时45分,发布仪式正式启动。五部新书在聚光灯下同步亮相。《联合国80周年:迈向命
2025-10-03
中传举行2025年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迎新座谈会
近日,2025年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迎新座谈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培训交流处处长刘洋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全体特培学员导师及18名特培学员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人事处处长曹坤主持。王晖在欢迎辞中,对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王霄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学员来校进修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学校少数民族特培工作开展情况。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提高培养质量、拓展培养形式、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特色工作。目前,学校已接收培养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近20年,培养学员超过200人。他勉励特培学员们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为民族地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单位代表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介绍了近年来电视学院的工作经验。电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特培工作,组建了由高晓虹教授领衔的专家队伍,围绕全媒体传播能力提升,为特培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学术、科研、创作指导,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培学员导师代表郑月、喻梅勉励学员们尽快转变身份,不断提升审美、拓宽视野,表示将尽心、尽力、尽情支持学员成
2025-10-02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2025“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工作坊
9月26日上午,2025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坊在中传学术中心开幕。本次工作坊以“Z世代共话现代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13位东盟国家青年代表与中传青年师生交流对话。工作坊由中国传媒大学和衢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和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特别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根兴在致辞中回顾了前两届工作坊的成果,总结了本次工作坊的三个关键词“Z世代”“体验”与“共创”。他对与会青年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大家积极思辨,在观点的碰撞中激荡思想火花;二是希望大家深入体验,用脚步丈量大地;三是希望大家敞开心扉,在交流中收获跨越国界的珍贵友谊。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侯隽主持。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李红茹在发言中勉励与会青年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在对话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中激发灵感,成为文化的转译者与共创者。她指出,“天涯若比邻”已成为中国与东盟青年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外文局愿与各方一道,持续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国际青年交流
2025-09-3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
金秋九月,丹桂盈香。9月26日上午9时,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中传讲堂隆重举行。全院师生员工、校友和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廖祥忠书记与前来参加大会的嘉宾、校友和老教授们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此次庆祝大会近200位校友返校,现场气氛热烈,从签到台的热闹互动,到主会场的激情致辞,校友们的热情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让这场相聚充满温暖与活力。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熠星,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木根,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林波,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总工程师徐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总工程师殷红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空间工程领域副总工程师蒋清富,中央电视台原副总工程师宋宜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雄安校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守训,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出席本次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
2025-09-30
以评促建 以评促强|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艳峰 卢玥)9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会议由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主持。夏立新代表专家组就中国传媒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总体意见进行交流。经过专家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深入细致的考察,一致认为中国传媒大学全面贯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始终坚守“以本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初步构建起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发挥了传媒教育领域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的重要作用,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夏立新指出,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文工艺交叉,构建了“六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以“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理念重塑质量标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新时代传媒教育模式创新,主动适应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需要和智能传媒变革;布局前瞻战略,实施“三个跨越”战略,推进传媒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系统重构传媒教育范式;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积极探索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39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8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