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4-09-26
    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
  • 2025-11-26
    唱响中国之音:中传音录学院师生国际顶会载誉归来
  • 2025-11-26
    唱响中国之音:中传音录学院师生国际顶会载誉归来
    (通讯员 黄子轩 高尚 高楚涵 )(图片 袁邈桐)在“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师生团队于国际音频领域顶级会议中再创佳绩。2025年11月12日至15日,德国录音师协会第33届双年会在杜塞尔多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袁邈桐教授成功组织了第二届“中国之音”专场分论坛,带领由本科生至硕士生组成的研究梯队,通过高水平论文发表与3D音频作品专场研讨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音频技术的创新实力与国际化专业建设成果。德国录音师协会作为欧洲音频行业的权威专业组织,其双年会(Tonmeistertagung)自1949年首届大会以来,始终引领全球专业音频行业的创新发展。该双年大会是我校和欧洲兄弟院校持续关注的专业国际顶会,往届中国师生投稿入选率极低,2023年,袁邈桐教授开辟了中国之音专场的分论坛平台,为我国的师生打开了国际会议的大门。在第一届中国之音专场中,本校青年教师刘韧、本科生吴旭诚、研究生周诗桦的作品得到了专场展示和讨论;2025年的第二届中国之音专场分论坛还吸引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师生的积极投稿
  • 2025-11-26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表彰大会
  • 2025-11-26
    走,到白杨大集上思政课|第二期中国传媒大学“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暨第二届户外沉浸式思政课堂圆满完成
  • 2025-11-26
    走,到白杨大集上思政课|第二期中国传媒大学“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暨第二届户外沉浸式思政课堂圆满完成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内二十余家单位,在白杨大集举办了第二期“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届户外沉浸式课堂。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等单位领导老师到场观摩指导。此次活动以“理想信念的征途:寻找精神之‘钙’”为主题,通过八个逻辑递进的沉浸式关卡,构建起从“探索理想起源”到“承担使命担当”的完整信念淬炼体系:在“理想萌种”中追溯初心之源,在“同心筑盾”中凝聚集体力量,在“真理寻踪”中探寻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在“破局闯关”中直面困难挑战,在“青春筑梦”中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八个关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与价值。活动持续两天,吸引全校2200名大一学生深度参与。张绍华表示,此次户外沉浸式课堂,是我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与高质量探索。这种“走出教室”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主角”,从“接受”转向“主动探索”,这是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关键一招。通过这种有温度、有力度的沉浸式体验,有效破解了理论知识“入
  • 2025-11-26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表彰大会
    11月24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中传学术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虹,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出席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关工委名誉主任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李焕生,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关工委副主任寇宏亮参会。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校关工委秘书长傅楠主持。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
  • 2025-11-25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作品展在中传开幕
  • 2025-11-25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作品展在中传开幕
    (通讯员 隋欣)11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作品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与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承办,以“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为主题,集中呈现了项目培训成果及学员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创作实践。项目自2025年6月启动,旨在培养“跨文化沟通+艺术管理+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构建了系统授课、实地调研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多元培养模式。培训期间,二十余位来自跨文化传播、艺术管理与数字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授课;学员们还赴国家大剧院、中国杂技团、中国美术馆、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的能力,为其成长为兼具全球化视野与本土文化底蕴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国观智库副理事长李新玉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文春英院长主持。杨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我们须深刻认识到,通过深化文明互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025-11-25
    共话校际创新,携手创意未来——第十届“白杨创汇” 活动圆满落幕
  • 2025-11-25
    “广告主的未来使命: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传举行
  • 2025-11-25
    杨懿副校长率团赴新加坡开展交流与合作
  • 2025-11-25
    “广告主的未来使命: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传举行
    (通讯员 高伊扬摄影 宋昱晓 黄厚鸿 王浩然)11月22日,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办。会议由中国广告主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广告主协会研究部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共同承办。会议以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为契机,以“品牌新纪元:广告主的未来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广告主在品牌建设、创新驱动和社会责任中的核心使命。大会致辞环节由中国广告主协会副会长邵赤平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在致辞中指出,在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进程中,广告主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广告与品牌学院正在积极推动品牌学专业和学科建设,在未来更加注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告主群体输送更多“懂技术、通策略、善传播”的复合型人才,支持广告主在全球市场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打造好中国品牌。中国广告主协会会长杨汉平以“广告主社会功能与使命的探讨”为中心,提出当代的广告主应具有三项基本功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守护市场秩序的诚信践行者。同时还强调中国广告主协会的职责与行动,应当秉持引领、赋能
  • 2025-11-25
    杨懿副校长率团赴新加坡开展交流与合作
    (通讯员 税琳琳)11月18日至21日,杨懿副校长率我校代表团赴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开展访问交流。11月19日上午,杨懿副校长一行受邀参加由新加坡理工学院主办的2025年唐・诺曼设计奖设计奖峰会开幕式。该峰会以“以人为本的设计:赋能教育、商业与社区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界、教育界、产业界顶尖专家学者,是国际设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创办者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荣誉杰出教授,著有《设计心理学》等二十余部著作,被誉为“交互设计之父”。开幕式上,作为新加坡理工学院MOU签约伙伴代表,杨懿副校长受邀上台参加纪念仪式。随后,杨懿副校长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教育) 韩骏先生、新加坡理工学院副校长乔治娜・潘女士、唐纳德・诺曼教授分别进行了会谈,大家围绕面向中新青年创新交流、面向AI时代的未来教学模式、以及设计思维创新教育的课程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峰会期间,代表团还参与了峰会主旨演讲等环节,与来自全球的同行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践、可持续设计创新等议题开展交流。11月20日,代表团应邀赴新加坡科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110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580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