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5-11-28
共探未来艺术家人才招生培养新路径——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共艺未来”高中校长论坛
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机衔接,推动艺术类人才选拔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艺术类拔尖创新人才选拔质量,11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共艺未来:未来艺术家人才招生培养研讨”高中校长论坛。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近40位高中校长、教育专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艺术类培养学院负责人齐聚中传学术中心,共同探讨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路径。本次论坛分为主论坛、学校重要教学科研和实践场馆参观、艺术类专业所在学院教学成果展示、各艺术类专业分科类论坛等四个环节。主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主持。他对各位高中校长、书记、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中学长期以来对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以此次论坛为起点,携手构建大中衔接的育人共同体,为具有艺术潜质的学子搭建更广阔的成长平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作专题介绍。他系统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人才培养成效及艺术类招生改革和生源质量情况。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家传媒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智能传媒时代艺术人才的核心素养,构建了以“文史哲考试”为抓手,政治素
2025-11-27
首届中国画博士生作品展暨创作研讨会在京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全国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协办的“众行致远——首届中国画博士生作品展暨创作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创研基地·八荒锦绣美术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以中国画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作品展,自征稿以来,受到全国各创研单位博士生的热烈响应,累计征集到来自全国各美术与书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投稿作品747余件。经过严格遴选,最终评定318件佳作入围展出。展览聚焦博士群体的创作探索,系统呈现中国画博士生培养的实践成果,展现出中国画在当代语境下的多元发展路径,通过构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凝聚学术力量,推动中国画向更深层次发展,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机。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万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卢禹舜,副院长田黎明、贾广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白海宁,北京重型电机
2025-11-27
“芙蕖映月”全新亮相,中传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11月26日傍晚,中国传媒大学“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及师生代表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启动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主持。“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将校园西南角改造为集专业教学、艺术创作、实践展演于一体的“露天课堂”,以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为特色,能够满足以艺术学为代表的多专业常态化展演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育教学、美育实践的崭新空间,也是承载师生艺术梦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启动仪式以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学生带来的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开场,婉转悠扬的传统戏曲搭配气势恢宏、青春洋溢的舞旗表演,尽显戏剧戏曲艺术的意境之美与传媒青年的蓬勃朝气。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介绍了“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的施工建设情况,回顾了学校党委对这一教学实践基地从理念擘画到统筹建设的过程,并对参与建设工作的学校各部门和基地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表示感谢。李新军表示,这一沉浸式教学空间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局限,让传统戏剧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焕发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传校园沃土中发扬光大,为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提供了有
2025-11-26
唱响中国之音:中传音录学院师生国际顶会载誉归来
(通讯员 黄子轩 高尚 高楚涵 )(图片 袁邈桐)在“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战略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师生团队于国际音频领域顶级会议中再创佳绩。2025年11月12日至15日,德国录音师协会第33届双年会在杜塞尔多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袁邈桐教授成功组织了第二届“中国之音”专场分论坛,带领由本科生至硕士生组成的研究梯队,通过高水平论文发表与3D音频作品专场研讨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音频技术的创新实力与国际化专业建设成果。德国录音师协会作为欧洲音频行业的权威专业组织,其双年会(Tonmeistertagung)自1949年首届大会以来,始终引领全球专业音频行业的创新发展。该双年大会是我校和欧洲兄弟院校持续关注的专业国际顶会,往届中国师生投稿入选率极低,2023年,袁邈桐教授开辟了中国之音专场的分论坛平台,为我国的师生打开了国际会议的大门。在第一届中国之音专场中,本校青年教师刘韧、本科生吴旭诚、研究生周诗桦的作品得到了专场展示和讨论;2025年的第二届中国之音专场分论坛还吸引到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师生的积极投稿
2025-11-26
走,到白杨大集上思政课|第二期中国传媒大学“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暨第二届户外沉浸式思政课堂圆满完成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内二十余家单位,在白杨大集举办了第二期“三合力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届户外沉浸式课堂。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北京金融科技学院、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等单位领导老师到场观摩指导。此次活动以“理想信念的征途:寻找精神之‘钙’”为主题,通过八个逻辑递进的沉浸式关卡,构建起从“探索理想起源”到“承担使命担当”的完整信念淬炼体系:在“理想萌种”中追溯初心之源,在“同心筑盾”中凝聚集体力量,在“真理寻踪”中探寻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在“破局闯关”中直面困难挑战,在“青春筑梦”中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八个关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与价值。活动持续两天,吸引全校2200名大一学生深度参与。张绍华表示,此次户外沉浸式课堂,是我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与高质量探索。这种“走出教室”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主角”,从“接受”转向“主动探索”,这是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关键一招。通过这种有温度、有力度的沉浸式体验,有效破解了理论知识“入
2025-11-26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表彰大会
11月24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中传学术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党委书记、局长,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于虹,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出席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关工委名誉主任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关工委原常务副主任李焕生,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关工委副主任寇宏亮参会。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校关工委秘书长傅楠主持。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
2025-11-25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作品展在中传开幕
(通讯员 隋欣)11月23日,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人才培训》结业作品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与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承办,以“跨文化艺术交流与传播”为主题,集中呈现了项目培训成果及学员在跨文化语境下的创作实践。项目自2025年6月启动,旨在培养“跨文化沟通+艺术管理+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构建了系统授课、实地调研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多元培养模式。培训期间,二十余位来自跨文化传播、艺术管理与数字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授课;学员们还赴国家大剧院、中国杂技团、中国美术馆、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员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国际传播的能力,为其成长为兼具全球化视野与本土文化底蕴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国观智库副理事长李新玉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文春英院长主持。杨懿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下,我们须深刻认识到,通过深化文明互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11-25
“广告主的未来使命: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传举行
(通讯员 高伊扬摄影 宋昱晓 黄厚鸿 王浩然)11月22日,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办。会议由中国广告主协会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广告主协会研究部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共同承办。会议以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20周年为契机,以“品牌新纪元:广告主的未来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广告主在品牌建设、创新驱动和社会责任中的核心使命。大会致辞环节由中国广告主协会副会长邵赤平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在致辞中指出,在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进程中,广告主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广告与品牌学院正在积极推动品牌学专业和学科建设,在未来更加注重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广告主群体输送更多“懂技术、通策略、善传播”的复合型人才,支持广告主在全球市场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打造好中国品牌。中国广告主协会会长杨汉平以“广告主社会功能与使命的探讨”为中心,提出当代的广告主应具有三项基本功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守护市场秩序的诚信践行者。同时还强调中国广告主协会的职责与行动,应当秉持引领、赋能
2025-11-25
杨懿副校长率团赴新加坡开展交流与合作
(通讯员 税琳琳)11月18日至21日,杨懿副校长率我校代表团赴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开展访问交流。11月19日上午,杨懿副校长一行受邀参加由新加坡理工学院主办的2025年唐・诺曼设计奖设计奖峰会开幕式。该峰会以“以人为本的设计:赋能教育、商业与社区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设计界、教育界、产业界顶尖专家学者,是国际设计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创办者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荣誉杰出教授,著有《设计心理学》等二十余部著作,被誉为“交互设计之父”。开幕式上,作为新加坡理工学院MOU签约伙伴代表,杨懿副校长受邀上台参加纪念仪式。随后,杨懿副校长与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教育) 韩骏先生、新加坡理工学院副校长乔治娜・潘女士、唐纳德・诺曼教授分别进行了会谈,大家围绕面向中新青年创新交流、面向AI时代的未来教学模式、以及设计思维创新教育的课程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峰会期间,代表团还参与了峰会主旨演讲等环节,与来自全球的同行就“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践、可持续设计创新等议题开展交流。11月20日,代表团应邀赴新加坡科
2025-11-25
共话校际创新,携手创意未来——第十届“白杨创汇” 活动圆满落幕
绚丽初冬时节,白杨大集热气腾腾。11月15日,由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校团委创新创业协会承办的第十届“白杨创汇”活动于白杨大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展示·交流·启迪·共创”为核心,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共9所高校的31个优质双创项目,搭建起集成果展演、互动体验、校际合作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吸引千余名师生到场参与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来到活动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校际项目集中展演 三大领域成果亮眼活动现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在科技领域,中国科学院大学GEEKROS团队带来的“孙悟空”站立式机器人与“机器狗”,直观呈现了其在人机交互方向的最新探索;文化传承领域,清华大学的“3D打印复原文创饰品”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此情瓷景”项目,让非遗文化焕发全新活力,吸引了大量师生驻足交流;互动体验领域,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农场”项目依托农用机器人开展科学种植,并将自产山楂制成特色食品,获得师生广泛好评。趣味玩法与常态化设计 为创意落地铺路除“迷你大富翁”与“砸画片”等互动游
2025-11-25
第十届亚洲大学生电影展,开幕!
11月21日晚,第十届亚洲大学生电影展在中国传媒大学开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潘若简,釜山国际电影节创始人之一、前理事长李庸观,韩国中央大学尖端映像大学院院长李彰宰,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刘昂,湖南工业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王丽萍,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等出席了开幕式活动。柴剑平在开幕致辞中回顾了亚大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今年征片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充分展现了亚洲青年影人的创作热情和蓬勃生机,本届影展特别设立人工智能(AI)影像单元,并将举办以“破界共生:亚洲影像创作与传播新视域”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论坛,旨在激励青年才俊探索影像创作的新路径。柴剑平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愿与各方携手,为青年创作者搭建更多广阔舞台,为电影事业发展注入更澎湃的青春动能,为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贡献更多影像力量。李庸观在致辞中表达了对青年电影人的殷切期待,亚洲大学生电影展不仅是作品展示平台,更是通过电影创作与学术研究来洞察现实、共谋发展的重要场合。他表示,随着AI时代的到来,当代青年应主动回应新时代的挑战,亚大为亚洲新一代电影人提供平台支持,期待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电影未
2025-11-24
学校纪委召开思政课建设学生座谈会
(通讯员 焦健)为持续加强思政课建设,以政治监督的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1月20日下午,学校纪委召开思政课建设学生座谈会,了解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鹏出席会议。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主任(处长)、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主持会议。会上,来自全校10家学院,本、硕、博三个层次,文、工、艺、管、新传五大类的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感受,围绕思政课师资配备、教学质量、课程组织以及课程思政等相关话题逐一发言,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郑鹏与参会学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学习。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通过思政课学习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决扛起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坚持学用结合。要把思政课所学所思所悟转化在自己的行动中,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
2025-11-24
第八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主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道在器中,文脉赓续;明体达用,古今相济。”心灯不灭,薪火相传,在此继往开来之际,主题为“新思想·新教育·新企业”的第八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主题研讨会于11月14日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启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中国传媒大学中传学院院长李有兵,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周月亮,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薛二勇,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龙冈书院名誉院长汪建初,北京三智文化书院理事长高斌,中国农民研修学院校长鲁艺等百余位嘉宾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上,王晖代表学校发表致辞。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在过去的六年里,秉持“知行合一”的院训,依托学校的学科特色,在通识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思想的活力在于回应时代的叩问,教育的使命在于培养担当未来的人才,企业的繁荣在于根植正确的价值导向。本次论坛以“新思想、新教育、新企业”为主题,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阳明心学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斌回顾了“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的缘起和历程,他指出,纵观历届论坛,从“正心”到“力行”,从“文化自信”到“天下情怀”,再
2025-11-23
中传联合承办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在厦门举办
11月15至16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影视学术论坛在厦门大学举办。年会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学会秘书处与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论坛以“新征程 新使命:中国影视与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影视如何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学会会长单位、学会秘书处单位和多个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参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丁亚平等55位中传师生参加了会议。开幕式上,厦门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宗益,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丕民,学会会长丁亚平分别致辞。开幕式同时发布了“光影绽放中国行——高校行活动”“汉语电影AI辅助创作平台”“平潭IM两岸青年影展”等社会合作成果。主题论坛上,中宣部原副秘书长、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会长、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汤恒,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中央广播电视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66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90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