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11-07
    研行中国 实践育人:中传中国画博士班暑期写生创作实践教学活动回顾
    编者按:2025年暑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组织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开展“中国画博士生班写生创作实践教学活动”。博士生分为三组,分赴山西晋城王莽岭、山东青岛崂山和淄博峨庄等地,围绕山水、花鸟、人物等主题进行写生创作,累计完成作品近300幅。作为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实践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博士班写生创作实践教学活动以“艺术为人民”为根本导向,坚持“以人为中心孵化作品”的育人理念,引导博士生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在祖国广阔的天地间锤炼技艺、捕捉灵感,推动中国画的当代转化与创新发展。感悟太行,在传统与自然的交汇中创新表达带队教师:谌宏微、邵军博士生:高波、何淑兰、靳玉海、吕兆坤、强子薇、王少桓、熊爱琳、徐兰舸、杨欢、杨旭、周汇正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至7月19日活动地点:山西晋城王莽岭山水花鸟山西小组赴山西晋城太行山王莽岭、锡崖沟等地开展写生教学。太行山苍莽巍峨的山势、层叠纵横的石壁与宁静村落,为博士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灵感。师生徜徉于崖壁溪谷之间,尝试将传统绘画语言与太行山磅礴厚重的结构相结合,通过笔墨创造性地为山河立传。写生间隙,师生专程前往铁佛寺、开化寺观摩古代壁画,从传统
  • 2025-11-06
    中传联合主办的“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中华民族认同建构与两岸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举行
    10月29日,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中华民族认同建构与两岸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50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聚焦“中华文化(闽南文化)在两岸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传播学视域下的两岸融合与发展”“中华民族抗战及光复后台湾的社会与文化”议题,深入探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致辞开幕式由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主持。闽台缘博物馆党委书记陈璇、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阐述了本次交流会的时代意义与核心价值。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黄世界、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龚高健就学术交流会的核心价值分享了相关见解。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王求,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副院长安峰山、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闽台缘博物馆原馆长杨彦杰,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部教授黄英哲(代读),台湾资深媒体人叶鸿洲先后做主旨发言,围绕如何做好对台传播、强化两岸文化认同、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展开深度分享。参会代表分三个平行专题会场开展研讨。第一会场由厦门大学历
  • 2025-11-05
    学校纪检系统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会
    (通讯员 焦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0月29日下午,学校纪检系统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鹏作专题辅导报告,校纪委委员、二级纪检组织负责人、专职纪检干部、专职巡察干部参加会议,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主任(处长)、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主持会议。郑鹏的报告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纲挈领地阐明了党中央对“十五五”时期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聚焦“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主要目标,深入阐述了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并通过系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李希书记在中央纪委常委会议上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讲话,强调全校纪检干部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领悟全会精神的
  • 2025-11-05
    我校学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佳绩
    (通讯员 刘明君 杨丽芳)近日,我校学生在第50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西安赛站、成都赛站、武汉赛站共获得2枚银牌3枚铜牌。我校参赛队伍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杨丽芳副教授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黄玮副教授共同指导。11月2日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武汉)在武汉大学顺利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200多所高校共446支队伍在赛场上展开激烈角逐,中国传媒大学赛队伍表现出色,斩获银牌、铜牌各一枚。由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3级通信工程专业陈旻庚、新闻学院2023级传播学专业(计算传播方向)朱霁、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叶阳组成的“再演”代表队在比赛开局落后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心态,最终成功解出6道算法题目,展现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和团队默契,以队伍排名61的好成绩荣获银奖。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李鑫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吕梓扬、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游戏设计方向)常行
  • 2025-11-05
    第四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高慧军、彭睿、段禹含、杜雨佳、王雅婕)2025年10月19日,第四届融媒体与国家治理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承办,以“传播与善治:传媒ESG向善破局”为主题,香港中文大学政务与政策学院、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以原创性的“公司评级模型发布 + 第一届传媒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为本届论坛提供了学术支持。本届论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标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更好地让可持续发展·ESG理念赋能传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媒体界等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传媒业可持续发展·ESG理念的落地、传统媒体绿色转型实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在致辞中提出,在ESG框架特下讨论传媒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感与前瞻性的议题,关乎智能文明时代传媒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社会使命、价值方向与治理逻辑,传媒行业如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他从传媒角色的再定义、发展理念的再塑造、
  • 2025-11-05
    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新生代表座谈会顺利举办
    为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不断优化校园服务体系,培育新生主人翁意识,10月23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新生代表交流座谈会在立德楼505教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党委统战部部长、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王芯蕊及各学院本硕博新生代表参加。座谈会由学生工作部(处)陈萌主持。座谈会上,新生代表们带着初入中传的鲜活体验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而真挚。有同学谈到课堂上的思想激荡与师生间的真诚互动,有同学分享校园四季之美与宿舍生活的温暖细节,也有同学提到在各类学校活动中体会到的归属感与成长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入学以来深切感受到学校在教学资源配置、校园环境优化、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显著成效,真切体会到中传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发展氛围和与时俱进的前进步伐。在交流中,大家立足自身成长需求,从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有思考、有温度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老师们认真记录每一条建议,与同学们进行了真诚交流,并表示尽快梳理问题清单,制定解决方案,持续畅通沟通渠道,定期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切实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
  • 2025-11-05
    中国传媒大学科技成果交流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战京娟 摄影 张婧尧)10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科技成果交流论坛。此次活动由北京高校科协联盟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锐,中国传媒大学科协委员、科协会员、大学生科协会员、各学院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在论坛开幕式上,吕锐主席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致辞。他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传媒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激发更多的交叉融合和学术交流,不同学科的优秀学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们一同为学校乃至整个传媒科技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论坛中,多位专家和学者分享了他们在科技人才、工程应用和科普论文等各方面的优秀成果。武岳巍、蒋蓝翔、曹娟三位优秀科技人才代表展示了各自的成长历程和科技成果。徐君锋、胡峰、高山、宋雷雨、杨霏、张地6位老师从工程应用方面汇报了涉及了虚拟社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G网络、数字人示范应用、关键技术研制等科技成果,林卫国、方力、龚隽鹏、范永开、宋金宝、张靓菲、裘初、武岳魏、刘金波、管悦10位老师汇报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优秀论文成果。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传媒大
  • 2025-11-03
    廿载耕耘,再谱华章——“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0月25日至26日,“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二十周年暨第四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承办,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少数民族语言中心共同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语言政策研究部门的148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回望二十年来中国语言生活研究成果,研讨智能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新命题。以“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语言生活研究”为主题,会议设置了六大核心议题:“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实践”“语言生活皮书的编纂、影响与发展”“当前国内外语言生活的热点问题”“特殊人群、特殊场域的语言生活”“人机共生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文明与文化传承”。会议内容聚焦语言生活研究的基础理论、社会应用与未来趋势,兼具学术纵深与时代价值。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绿皮书资深审订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戴庆厦,绿皮书资深审订专家、北京
  • 2025-11-03
    中国艺术大讲堂第四讲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金秋十月,光影流转。10月27日上午,中国艺术大讲堂第四讲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大讲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主线,以“光影映帧画·中国动画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开展。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致辞。他表示,动画与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根植于国家教育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之中。要加快“新文科”建设,立足时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在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展现数字艺术的独特价值与育人功能,推进学科交叉与体系重构,推动数字艺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人机共创”的新模式;要通过“数智+艺术”的融合生态,培育具备原创精神、全球视野与文化担当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让数字艺术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重要桥梁,推动中国故事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走向世界。他强调,动画与数字媒体教育应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强价值塑造,把文化传承融入教学与创作全过程,使教育实践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推动数字艺术教育迈向“数智艺术”的新阶段。追光动画总裁、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于洲在授课中以生动的影像案例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分享在传承与创新中探寻中国动画之“魂”的创作历程。结合《长安三万里》《白蛇
  • 2025-11-03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第三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校友人才战略与职业发展论坛举行
    10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第三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首届校友人才战略与职业发展论坛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党委常委、副校长、第三届校友会副会长柴剑平,百余名校友会理事代表、校友代表及各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校友工作联络人出席大会。 会议由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纪委副书记、第三届校友会副会长张根兴主持。 杨懿在致辞中感谢广大校友长期以来对母校的关心与支持,向与会校友介绍了过去一年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工作成效。 杨懿表示,近一年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求,立足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培育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学校正积极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党建思政体系,创新思政育人模式。面对行业变革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将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传媒教育新挑战,全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未来,期待广大校友继续支持、融入母校事业发展,携手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柴剑平代表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作2025年度工作报告。报告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理事会在强化
  • 2025-11-02
    李新军副校长率团出访韩国、日本高校
    (通讯员 王毅晨 赵冰研摄影 赵冰研)10月19日至25日,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率代表团赴韩国、日本开展为期7天的访问交流。此行先后走访建国大学、汉阳大学、立命馆大学、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等7所知名院校,围绕国际预科项目院校合作、师资互访、学术资源共享及校园基础建设、学生后勤保障服务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会谈,其中与建国大学正式签署学术交流备忘录(MOU),为校际合作迈向实质化、常态化奠定坚实基础。深耕韩国高校合作 构建预科教育新生态10月20日上午,代表团首站抵达韩国建国大学国际校区,李新军副校长与该校校长崔荣根共同签署两校学术交流备忘录。据悉,今年4月,崔荣根校长曾率团访问中国传媒大学,双方就“1+3”预科合作模式已达成初步共识。此次签约后,代表团实地考察了建国大学国际校区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与国际合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学生生活保障、教学资源对接等问题深入交流。当日下午,代表团转赴建国大学首尔校区,与李永范副校长、廉载雄处长等就专业设置展开会谈。代表团访问汉阳大学10月21日,代表团到访汉阳大学,与金旻秀校长等校方领导围绕教师互访、英文授课项目拓展等议题交换意见,就签署学术交流
  • 2025-10-31
    中国传媒大学举行2025年重阳节庆祝大会暨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先进党组织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表彰仪式
    10月29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重阳节庆祝大会暨关心离退休人员工作先进党组织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表彰仪式在中传讲堂举行。党委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鹏,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根兴出席庆祝大会。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党政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大会由退休教师陈雅丽、青年教师魏博伦主持。重阳节庆祝大会在电视学院学生舞蹈团带来的舞蹈表演《鼓声响起的地方》中拉开序幕。张绍华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寿星祝寿,并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学校始终把老同志的幸福感放在心上,持续把“暖民心”服务做实做细。今年首次开展的“老有所为”专项评选中,108位老同志以多种形式生动诠释了“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忠诚品格。希望青年一代以老前辈为榜样,让“银发智慧”与“青春力量”交相辉映,共同谱写“强国建设,中传必须有为”的崭新篇章!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学生朗诵团带来诗朗诵《闪耀吧,青春的火光》,以铿锵有力的语调、饱含深情的演绎,致敬老同志
  • 2025-10-31
    中国传媒大学跨院系国际工作坊助力 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联盟嘉年华北京站观赛
    (通讯员 贾秀清 连焱灵 李金霞 齐翊帆)9月28日至10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广告与品牌学院跨院系组织学生参与了一次兼具学术深度与社会影响力的跨界跨国创意工作坊。此次工作坊以“非遗转化× 青年文化”为命题,联合腾讯互娱品牌与数字生态营销部,通过线上合作与线下创作的方式共同举办。这次活动是一次国际化产学研融合的创新实践,推动了学校专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深度对接。本次项目的创作背景,源自两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亚洲校园计划——老北京·新北京中日韩泰工作坊”与“非遗技艺类文旅资源的青年文化认同与创作转化研究”。在这两个项目的活动框架下,工作坊以“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为核心议题,结合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联盟嘉年华”北京站观赛活动的品牌传播需求,形成可视化、可互动的成果展示。校党委廖祥忠书记曾指出:“电竞是国际传播的重要阵地,要站在世界的高度认识、看待游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本次工作坊积极响应,成为一次以艺术为桥梁、以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教学转化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将课堂所学的方法与工具应用于真实项目,在社会化场景中完成从作品到产品的转化。传统非遗遇上青年
  • 2025-10-30
    牢记嘱托创新篇 激扬青春联世界|国际传播白杨班2025级硕博士新生开班式顺利举行
    10月2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白杨班2025级硕博士新生开班式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国际传播白杨班班主任廖祥忠出席开班式并发表讲话。 廖祥忠指出,白杨班同学们应以“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国际视野广”为成才标准和目标定位,白杨班师生要在教学相长中领悟真理,在实践调研中锤炼本领,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努力成为能够应对重大挑战、讲好中国故事的卓越国际传播人才。 廖祥忠回顾了过去几年国际传播白杨班人才培养建设成果。他指出,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探索,白杨班在培养定位与教育方法上已实现既定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度、认可度、美誉度。当前我们正在面临国际传播的拐点,学校长期以来的国际传播力量积蓄与技术能力储备,将发挥出撬动整个行业大发展的能量。 国际传播在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突围,关键在于人。白杨班的使命和宗旨是“传承、创新、传播”。白杨班培养卓越国际传播人才的目标始终未变,而培养手段则在不断更新、充实与发展。今年,白杨班将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此次改革正是应对AI时代教育大变革背景下国际传播教育体系的重要调整。通过引入人工智能辅助学习,强化课堂交流互动,探索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61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90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