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5-09-3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
金秋九月,丹桂盈香。9月26日上午9时,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中传讲堂隆重举行。全院师生员工、校友和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代表共计4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廖祥忠书记与前来参加大会的嘉宾、校友和老教授们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此次庆祝大会近200位校友返校,现场气氛热烈,从签到台的热闹互动,到主会场的激情致辞,校友们的热情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让这场相聚充满温暖与活力。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熠星,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木根,新华社通信技术局副局长林波,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总工程师徐忠,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7所总工程师殷红成,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空间工程领域副总工程师蒋清富,中央电视台原副总工程师宋宜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中国传媒大学原副校长、雄安校区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刘守训,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出席本次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
2025-09-30
以评促建 以评促强|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艳峰 卢玥)9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会议由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组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主持。夏立新代表专家组就中国传媒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总体意见进行交流。经过专家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深入细致的考察,一致认为中国传媒大学全面贯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始终坚守“以本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初步构建起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传媒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发挥了传媒教育领域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的重要作用,是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夏立新指出,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文工艺交叉,构建了“六位一体”质量保障体系,以“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理念重塑质量标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新时代传媒教育模式创新,主动适应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需要和智能传媒变革;布局前瞻战略,实施“三个跨越”战略,推进传媒教育综合改革与创新发展,系统重构传媒教育范式;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积极探索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
2025-09-30
2025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9月21日,2025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本届研讨会在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会议从129篇征文中层层筛选,邀请45位专家、实践工作领域代表现场交流研讨。会议围绕“理论创新与首都实践:新时代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与示范城市建设”主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研究、铸牢路径探索、实践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理论研究成果、实践中的新经验、新举措,为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和实践经验。开幕式由市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婷婷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作为主办方代表致欢迎辞。他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自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铸牢基地”获批以来,学校始终严格按照中央四
2025-09-28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5)
(通讯员 张惠婷 张苏秋)9月22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5)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实践与未来”这一核心主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阿根廷、埃及、奥地利、巴基斯坦、德国、俄罗斯、古巴、韩国、马来西亚、美国、墨西哥、尼日利亚、日本、斯里兰卡、坦桑尼亚、委内瑞拉、英国18个国家的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各方围绕如何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创新、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开幕辞。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副会长户思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邱小琪,美国圣彼得大学校长休伯特·贝尼特斯作主题演讲。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主持。杨懿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多样性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中国在非遗数字化等方面探索成效显著,中国传媒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跨文化交流,大力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发展,取得了丰富
2025-09-26
我校2025年学生军训团邀请张自忠将军外孙车晴教授开展主题讲座
2025年9月22日下午,学校2025年学生军训团组织开展了“致敬先辈 强我中华”主题讲座。讲座特别邀请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外孙、我校原科研处处长车晴教授,为同学们讲授了张自忠将军尽忠报国,浩气长存的抗战故事。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兼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妍主持。车晴教授以张自忠将军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回顾了其在抗战期间的英勇经历。从淝水之战到临沂、徐州、潢川等多场战役,车晴教授借助地形图、作战示意图等历史材料,详细讲解了张自忠将军带领部队迎着敌人的炮火誓死抵抗,直至为国捐躯的那段烽火岁月,感受先辈在民族危亡关头所展现的责任与担当。讲座中,车晴教授特别提到张自忠将军“以必死取胜”的坚定信念。他曾对副官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壮烈殉国时年仅49岁。1940年8月6日,延安《新中华报》发表社论《悼张自忠将军》,称赞张自忠“抗战之功极大,今并以身殉国,将其最后一滴血,献给了抗战,既成功又成仁,的确配称为炎黄的优秀子孙,模范的民族革命军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山河已无恙,精神永流传。以张自忠将军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英雄,激励着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同学们均表示
2025-09-26
中国传媒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总结座谈会隆重召开
9月25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总结座谈会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隆重召开。会前,馆藏国旗揭幕仪式在校史馆举行。这面国旗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送,曾于去年校庆大会当天在天安门广场升挂。党委书记廖祥忠为馆藏国旗启幕。座谈会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主持。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发布《中国传媒大学七十年》五卷本校史和图鉴。此次发布的校史及图鉴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系统梳理,也是推动回信精神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代表学校党委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学校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从重要回信中汲取思想养分、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奋斗干劲,坚持系统治理、创新图强、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开拓新动能新赛道新范式,持续推动学校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报告从八个维度系统总结了学校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同时梳理了在此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切实强化理论武装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2025-09-26
“转化·活化·美化:非遗技艺与青年文化认同”产学研创新研讨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孙锐雯 齐翊帆摄影 姬子岳 马程睿摄像 黄丹宁)9月19日下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中传学院、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三餐四季·味道北京——北京美食老字号非遗文化活化展”发起,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联合主办,腾讯互娱(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执行项目组)协办的“转化·活化·美化:非遗技艺与青年文化认同”产学研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十五家具备非遗认证的餐饮老字号企业代表、高校与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腾讯游戏内容与设计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师生共计四十余人参会。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与消费体验升级的背景下,非遗技艺如何实现与当代生活方式有机连接,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命题。为回应这一时代课题,本次会议聚焦非遗技艺在当代语境中构成的多种形态、多维路径,探索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如何构建“看得见、听得懂、想参与”的创造性转化机制。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中传学院敬业学堂学长贾秀清和中国传媒大学中传学院院长、博学学堂学长李有兵教授共同主持;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教授致辞。王雷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当下探讨非遗技艺与青年文化认同意义重
2025-09-25
首届“信息传播论坛:人机协同与传播生态”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通讯员 李岸东 洪义为)2025年9月19日上午,首届“信息传播论坛:人机协同与传播生态”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资深学者、业界专家和校内外师生百余人参加论坛,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出席会议并讲话。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邱林川、中国智慧城市产业联盟秘书长熊垓智分别代表学界、业界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李舒教授主持。杨懿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指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大学形态、科学研究范式和传播生态的变革,为此,中国传媒大学着力推动“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新一轮教学改革,将传播研究院改制为信息传播学院。本次论坛聚焦人机协同与传播生态,这是当前应对人才培养、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学校愿与各界携手,与时俱进、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学界与业界发展的新路径,努力构建健康、可持续、以人为本的传播新生态。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邱林川从批判传播视角出发,强调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更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校应当推动以人为本的人机协同教育,秉持包容、灵活、反思、批判的人工智能使用准则,培养学生找到自己的声音
2025-09-24
山西传媒学院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暨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圆满结业
(通讯员 祖一鸣 摄影 申皓文)9月23日,为期4天的山西传媒学院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暨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第一期)在中国传媒大学圆满结业。山西传媒学院50余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人才参加了培训。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副书记张绍华,山西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铁梅、副书记刘锐、副校长赵娅军等领导及两校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开班式。开班式由刘锐主持。王铁梅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对给予本次培训大力支持的中国传媒大学表达了感谢。她表示,高素质干部队伍和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学校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能力和育人水平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她强调,此次培训要突出理论铸魂,在深化思想认识上实现新飞跃,锚定“信仰之问”学、“初心之问”学、“发展之问”学,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要全面对标对表,在锤炼履职本领上取得新突破,珍惜与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学者、业内同行交流的机会,主动学习中国传媒大学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找准学校发展的发力
2025-09-24
我校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通讯员 唐欣茗)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保障秋季学期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运行,9月16日下午,我校全面开展了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此次检查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带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多个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合督察组,对学校部分实验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安全检查。本次安全检查重点聚焦于新建实验室和正在进行隐患整改的实验室,确保新学期教学科研工作的平稳开展,进一步夯实学校安全屏障。督察组先后走访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虚拟演播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电子电路基础实验室,电视学院数字出版与文化传播实验室,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模拟实验室,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多语种翻译实验室和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舞台运动呈现与控制实验室等重点场所。检查内容涵盖以往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情况、配套设施使用标准、消防设施配备、安全标识标牌配置、实验室卫生环境应急事件处理流程、实验室安全准入等关键环节。检查过程中,督察组与各实验室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实验室安全负责人日常管
2025-09-23
法国联合制作制片人协会发起人、主席尼古拉·德尚来访我校
9月19日,法国联合制作制片人协会发起人、主席尼古拉·德尚一行访问我校。党委书记廖祥忠会见德尚一行,双方围绕中法青年影视人才交流培养、AIGC技术赋能视听创作等议题,展开座谈交流。廖祥忠介绍了我校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战略布局与发展思考。他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创新研究的核心阵地,必须立足时代前沿,深刻把握科技变革为高等教育与艺术创作带来的历史机遇与深远挑战。要始终坚持以正确价值导向为引领,强化社会责任担当,在积极融入技术浪潮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坚守艺术创作的人文内核与创新本质。中法两国在影视文化领域有着深厚传统友谊,期待以视听领域合作为桥梁,依托双方资源优势,在AIGC技术应用探索、影视人才联合培养、青年创作实践交流等方面深化协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与文化交流互鉴。德尚先生对中国传媒大学在影视艺术教育、创作研究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与中国传媒大学这样具有前瞻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高校合作,将为推动法中影视合作迈向新阶段注入强劲动力。他特别提到,中传先进的教学设施平台、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师生们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蓬勃
2025-09-23
第三届“星河映像”电影创投会颁奖仪式举行 戏剧影视学院校友多部作品获奖
近日,由戏剧影视学院与江西电影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星河映像”电影创投会颁奖仪式在庐山举行。经过选手路演和评委会评选,电影剧本《当我的饭搭子们都恋爱了》 《坚果壳》 《不可能的我们》荣获优秀长片项目奖,短片《日月同辉》《情书》的创作者荣获优秀短片创作者奖。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等多位电影局领导,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出版传媒集团、江西电影集团领导出席颁奖典礼。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刘亭教授代表学院领导,著名编剧、导演、校友袁媛代表终审评委出席活动。本届“星河映像”电影创投会历时2个月广泛征集,共收到258个报名项目。经过专家初评,评选出15个长片剧本和短片项目进入终评环节;再经过现场路演及评委终评,3个长片剧本项目、2位短片创作者脱颖而出,获得最终殊荣。我院校友凭借过硬的专业实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2018级导演专业本科校友刘嘉的长片剧本《日月同辉》、短片《日月同辉》《初见故人》,2010级电影创作硕士专业研究生校友林励的长片剧本《坚果壳》,2020级导演专业本科校友乔治的长片剧本《老物》,2023级编剧硕士专业研究生刘德的长片剧本《春日谜语》入围15强。林励的长片剧本《坚
2025-09-22
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正式开训
9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前往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开展为期两周的军事技能训练。凌晨5时起,3000余名参训师生在学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以及各相关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的欢送下登车启程,顺利抵达军训基地。14时30分,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在基地训练场举行开训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代表,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副主任肖雷,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中国传媒大学军训团政委赵永锋,中国传媒大学军训团副政委杨莉、刘娇出席仪式。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兼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妍主持。开训仪式在庄重的国歌声中开始。张绍华向军训团授团旗,军训团团长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代表接旗。张绍华向临时党支部授旗,军训团临时党支部书记赵永锋接旗。承训部队教官代表在讲话中表示,能够以一名教官的身份参加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代表所有教官坚定承诺:一是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高标准完成学校军训要求;二是认真履行教官使命职责,以过硬军事素质当好教练员;三是全程科学组训,严格施训
2025-09-19
弘扬抗战精神,砥砺意志品格|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出征仪式顺利举行
(通讯员 葛菲 齐霏 摄影 钟旗瑞 王骥轩 闫紫铭)9月15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出征仪式在中传讲堂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保卫部(处)部长李伟、校医院院长董艳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储钰琦、本科生院副院长王晓茹,相关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军训团全体带队教师,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以及2025级参训新生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武装部部长兼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妍主持。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本次学生军训团出征仪式拉开帷幕。郭婧娜部长宣读军训团任命书,并宣布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学生军训团正式成立。2025年学生军训团由体育部部长赵永锋担任政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莉、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娇担任副政委。军训团共设立十支连队,并配备随团医生和伙食监督人员,为本次军训提供活动支持和安全保障。张绍华副书记为三位政委颁发任命书。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干事代表、军医代表、参谋代表颁发任命书,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为各连指导员颁发任命书。各连副指导员为各学院参训学生代表佩戴臂章。军训团政委赵永锋代表全体带训教师发言。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8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