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新闻

首页  中传新闻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4-12-25
    廖祥忠书记率团赴拉美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
    (通讯员 朱振明 张涛 王文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国际传播学科建设,着力加强区域国别研究,12月12日至12月20日,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率团赴阿根廷、古巴开展校际学术交流。12月13日上午,廖祥忠会见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学学院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维拉格兰教授一行,详细了解了中国研究在阿根廷的发展状况。廖祥忠表示,中阿两国虽远隔重洋,两国人民在教育、体育、艺术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却历久弥新。中国传媒大学期待着与阿根廷学者通过区域与国别联合研究不断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互信友好与文明互鉴。12月13日下午,廖祥忠一行访问阿根廷国立拉普拉塔大学并举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阿根廷)”揭牌仪式。国立拉普拉塔大学始建于1897年,是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齐名的阿根廷知名高等学府。国立拉普拉塔大学校长洛佩兹向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办学成就表示祝贺。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阿根廷)”在国立拉普拉塔大学成立标志着两校之间的合作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期待着未来两校间的合作
  • 2024-12-25
    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采守宽一行来校访问
    (通讯员 唐颖 摄影 申皓文)12月18日,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采守宽一行来校访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会见采守宽一行。张树庭对采守宽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深情回顾了作为援藏干部与西藏民族大学师生并肩奋斗的经历,他表示,援助西藏高等教育建设工作是党中央对整个西藏民族地区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国传媒大学将其作为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两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合作,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本着“民大所需、中传所能”,谋划和推进好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全力支持和帮助西藏民族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采守宽对中国传媒大学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帮助表示感谢。他提到,中国传媒大学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选派优秀的援藏干部挂职,有力促进了西藏民族大学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两校也在对口支援、交流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未来,希望两校积极探索对口支援工作新模式,搭建高层次合作平台,切实将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队伍优势转化为西藏民族
  • 2024-12-25
    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
    12月21日至22日,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顺利举行。今年共有6050名考生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分布在全国623个考点。其中,中国传媒大学考点有2209名考生参加考试,设有逻辑考场75个、备用考场20个,分布在立德楼和博学楼。作为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点,中国传媒大学不仅负责北京地区报考我校的考生,还承担着我校应届毕业生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考生,考生层次多、科目多、内容复杂。为此,校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落实相关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担任本次研考主考。为了落实教育部“平安研考”的指示精神,12月16日,学校组织召开专题研考工作部门协调会,强调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相关要求,强化主体责任,做好分工落实,统筹全校资源,全力保障组考工作。会上,招生处对本次研考的考试实施、组织管理及任务分工进行具体部署,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委宣传部、保卫部(处)、教育服务中心、后勤保障处、信息化处、校医院、融媒体中心、国家舆情实验室、学生工作部(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分别汇报考试相关工作筹备情况。12月18日、20日,招生
  • 2024-12-25
    刘守训副校长率团赴英参加世界慕课大会并访问法国、葡萄牙高校
    (通讯员 刘彧含)2024年12月10日—19日,刘守训副校长率我校代表团先后赴英国参加2024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赴法国、葡萄牙访问高布兰大学、波尔图大学,并看望了我校欧洲校友会成员及校友代表。2024年12月11日—13日,代表团参加在伦敦召开的2024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内容涵盖了在线教育技术创新、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成果认证、教育公平与包容等多个热门议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5家高校,以及在线教育平台、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的34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展开深入研讨。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英国教育部国务大臣雅基·史密斯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秉持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理念,坚持应用为王、共建共享、系统集成、能力为重,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
  • 2024-12-24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首播仪式顺利举行
    “学习强国”北京 12 月 19 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动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感悟习近平总书记领袖风范,12 月 19日上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京举行《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首播仪式。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2024 年 5 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正式出版。“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携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广西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 11 所高校师生,历经 5 个多月的精心制作,联合录制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热烈祝贺《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有声书的成功上线,并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领导及同仁表达衷心的感谢。自 2021 年起,中国传媒大学与学习强国平台的深度合作,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成功录制了第一卷有声书,生动展现了总书记与青年的深厚友谊。第二
  • 2024-12-2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5)”举办项目推进会
    (通讯员 王潞)2024年12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馆藏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史料整理与研究(1921-1945)” 项目推进会暨历史传播研究座谈会,同时推出了项目成果展。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以及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山西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张树庭校长在参观展览时指出,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该重大项目在日本档案馆收集整理的大量一手历史资料有很高学术价值和重大历史意义,希望项目组今后进一步加大史料挖掘阐释力度,让史料服务学术研究、思政育人和国家工作大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进行舆论斗争、对日宣传战的高超智慧,取得了显著宣传成效,作出重大历史贡献,为我们研究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2024-12-24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华商标协会签署共建中华品牌官培训基地协议
    (通讯员 支彧涵 摄影 申皓文)近日,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华商标协会共建中华品牌官培训基地协议签约仪式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中华商标协会会长马夫,商标品牌文化推广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郑和平共同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主持。张树庭对马夫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中华商标协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商标品牌建设工作,为中国品牌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传媒大学依托系统的品牌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学术优势,与中华商标协会始终维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此次协议的正式签署,是双方既往合作历程的持续深化与进一步的有效落实。张树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中国品牌建设高度重视,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中国品牌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他期待双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紧密结合我国品牌建设实际需求,将中华品牌官培训基地建设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致力于打造跨界、跨学科的产学协同育人新范式。他强调,基地建设要聚焦行业发展,深入挖掘高校学术资源,立足中国实践开展相应研究,赋能品牌人才培养,进而塑造有辨识度、能见度、美誉度的自身品牌,助力我国品牌建设事业迈向
  • 2024-12-24
    中国传媒博物馆分馆—陵水·新·视听艺术博物馆展陈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通讯员吴志勇 钟灏于宁 摄影 申皓文 赵珉 )近日,中国传媒博物馆分馆——陵水新·视听艺术博物馆展陈大纲与形式设计专家评审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来自国家文化和文博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展陈规划与设计方案展开审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出席评审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瑞国、北京市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赵国英,北京国际和平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李若弘以及爱奇艺副总裁严崴等担任评审专家,推选刘曙光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潘力教授主持评审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各位评审专家莅临学校参加项目评审,全面阐述新·视听艺术博物馆项目在中国传媒大学未来战略布局以及海南国际自贸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面向未来目标,对中国传媒大学的使命与愿景进行了系统分析与展望。他指出:海南陵水校区作为学校“一体两翼”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践行海南自贸港教育开放使命的重任,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重要基础,其“学在海南等于留学国外”的特色,陵水园区不仅为传媒教育的
  • 2024-12-24
    我校联合主办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开放论坛
    (通讯员 严明 摄影 章文辉)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开放论坛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开放论坛是第19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的48场开放论坛活动之一,会议核心主题为“推动科技企业履行儿童网络保护责任”。各主办单位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科技创新中落实儿童网络保护的责任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是联合国框架下全球互联网治理议题讨论的主要平台。中国传媒大学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合作申办此次分论坛,经联合国全球遴选,成功入选。这也是我校第五次成功申办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分论坛。由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高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互联网企业等100余位嘉宾线上线下参加。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开放论坛为各国制定保护政策,保护儿童网络安全提供了有益参考。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是联合国根据信息社会世界首脑峰会(WSIS)的决议于2006年11月设立的,是全球关于互联网治理问题最
  • 2024-12-22
    “周恩来班”风采展示|2023级国际新闻学硕士班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2023级国际新闻学硕士班2023级国际传播白杨班获评2023-2024学年“周恩来班”荣誉称号今天,让我们走近国新班感受他们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的风采电视学院2023级国际新闻学硕士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殷切期望,立志成为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作出应有贡献。01坚持思政引领,厚植家国情怀2023级国际新闻学硕士班坚持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组织“初心之旅”探访京报馆、北大红楼等红色史迹;开展《故土新篇:我眼中的家乡现代化故事》书信写作分享活动,以15万余字记录家乡现代化发展;参与编撰《行与思:国情教育与国际传播》,记录国新班海外实践经历。陈晨同学作为党员代表,参与录制教育部组织的示范微党课,向全国传媒类高校介绍中国传媒大学党建引领下的育人经验与成果,视频在学习强国、新华网、央视网等平台播出。班级同学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累计148人次,其中2名同学、3项作品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班级同学参与制作中多建交20周年宣传片,在庆祝中国同多米尼克建交20周年招待会现场播放
  • 2024-12-22
    王晖副校长参加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教工党支部专题学习会
    (通讯员 张昕)近日,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系教工党支部召开党员集中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视频致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王晖副校长出席会议,支部委员、骨干教师党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王静涛主持。本次学习会精心设置了集中学习与主题研讨两个环节。在集中学习环节,支部书记王静涛以《夯实网络安全基石为“数字未来”保驾护航》为题进行领学:首先介绍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举办背景、核心主题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随后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向峰会开幕致贺时的重要讲话并阐明“数字未来”发展的路径方向,最后结合学院“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讨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王静涛在领学中讲到,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安全领域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极为复杂严峻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已为我们提出了发展要求、指明了育人方向,作为“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如何结合传媒特色做好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培养好新闻传播网络安全人才、服务好科技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是摆在我
  • 2024-12-20
    我校在北京市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评估中获“优” 国际学生闪耀“北京之夜”
    (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工作室)12月6日晚19时,2024“留学北京”总结暨国际学生“北京之夜”晚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校区千人礼堂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宣部、教育部、文旅部及北京市相关部门领导出席。我校校长助理金炜、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院长金雪涛以及十五名国际师生代表应邀参加活动。在“留学北京”总结环节,北京市教委对在2024年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评估中表现突出的高校进行了表彰,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五所高校被认定为“优”等级。这个成绩的取得,体现了北京市教委和专家对学校目前来华留学生工作的高度认可,也展现了我校在推动国际化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为。金炜校长助理代表学校领取证书在国际学生“北京之夜”晚会中,我校马来西亚籍2022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林莟芊作为主持人之一,以其专业的语言表达和舞台表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生动诠释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今年的国际学生“北京之夜”以“逐梦山海 遇见‘京’彩”为主题,设置了“古都新韵 初识北京”“翰林荟萃 求知北京”“四海一家 融入北
  • 2024-12-18
    教育强国建设 高校党建何为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深化改革创新 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12月1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育报》第03版刊发了学校党委《深化改革创新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的文章。文章介绍了我校创新实施思政课“三项举措”,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充分发挥传媒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强化典礼育人,打造特色“思政大课”和深入开展作品思政、活动思政、实践思政,打造具有中传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等做法。链接如下: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8_2111284702.html深化改革创新 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发布时间:2024-12-18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教育强国建设 高校党建何为·笔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在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为我们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
  • 2024-12-17
    校友徐淑琴向学校捐赠并设立“七四级英语-校友立德·敬业基金”
    (通讯员 马俊邦 王怡雯 周覃 摄像 申皓文 谢雨泉)12月5日,“七四级英语-校友立德·敬业基金”捐赠仪式于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徐淑琴校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李烨辉、院长文春英、党委副书记刘娇,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杨鹏,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原党总支书记杨秀文,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芊,校史馆馆长王圣宇等出席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主持。徐淑琴为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1974级英语专业校友,此次她以个人名义向母校捐赠200万元,并设立“七四级校友-立德·敬业基金”。捐赠仪式上,徐淑琴校友深情回顾了她在北京广播学院求学的珍贵回忆,并表达了对母校的深深感恩之情。她表示,母校不仅给予她丰富的知识,还帮助她实现了职业梦想。在谈到此次设立捐赠基金的初衷时,她表示缘起于母校的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她提到,她一直将“立德”和“敬业”作为人生信条,并希望通过这次捐赠,能够为学校的育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再创辉煌。李烨辉、文春英代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对徐淑琴校友的捐赠表示诚挚感谢。她们表示这次捐赠不仅体现了校友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34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0/38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