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中传新闻

首页  中传新闻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 中传新闻
  • 中传要闻
  • 2023-06-12
    段鹏副校长在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王昕 摄影 王昕)近日,为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根据学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总体安排并结合分管工作,段鹏副校长以“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构建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主题,为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全体教职工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段鹏系统梳理了近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并逐一进行详细解读。结合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中传等实际工作,段鹏副校长特别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段鹏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个人体会,从“我国改革开放提质增效的必然趋势”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构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体系
  • 2023-06-12
    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会暨第四期“共上一堂课”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通讯员 刘洁 摄影 原晋菲)近日,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交流会暨第四期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上一堂课”展示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与会人员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进行总结交流,并就双方进一步推进合作进行探讨。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维家主持,北京市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副主任曾志伟出席。王维家书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建设特色,重点介绍了学校和学院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育人水平采取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并结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做法,从搭建工作平台、建设品牌活动、打造示范“金课”、产出优质课程资源、推出高水平教研成果、培养培训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合作建议。曾志伟副主任从朝阳区教育系统基本情况、“两项重点”和“十项工作”三个方面,介绍了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心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双方可以在“共上一堂课”、大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征文、社会资源的课程开发、大学辅导员同中小学班主任面对面等方面优先开展合作,逐步拓展合作领域。朝阳区思想政治教育指导评价中
  • 2023-06-12
    我校2项成果入选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通讯员 付李琢)近日,教育部完成了202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拟授奖成果的名单公示,我校2项成果入选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分别是高晓虹教授领衔的“实践赋能·知行合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创新”和曾祥敏教授领衔的“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为充分做好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本科生院提前筹备,积极组织,邀请专家围绕“教育教学成果的形成与凝练”主题,面向全校教师进行讲座;在北京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全流程服务教师,为申报提供全方位保障。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和“五个一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本科教育改革,涵育教学文化,推进教学学术,最终在此次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取得佳绩。未来,本科生院将继续立足学校特色,面向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发挥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引导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 2023-06-11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数字化校级科研项目2022年中期检查和2023年指南论证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董倩云 摄影 李晓磊)6月7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数字化校级科研项目2022年中期检查和2023年指南论证会在学校明德楼918会议室举行。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杨舟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亓峰,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蒋伟出席此次论证会。论证会由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殷复莲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段鹏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中期检查和指南论证会的专家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文化数字化相关科研工作。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意见》,以有组织科研积极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2022年学校设立文化数字化校级专项,用以支持科研团队开展前沿研究。他指出,中期检查是对学校上一年度文化数字化工作的一个检验,而指南论证则是对学校未来文化数字化工作方向的一个重要规划,两项工作对夯实文化数字化科学研究和战略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各项目组成员要再接再厉,更好地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发展。13个专项团队分别向评审会各位专家汇报了项
  • 2023-06-10
    中央组织部党建所专家来我校讲授主题教育党课
    (通讯员 王晓芳 吴佳怡 李子彤)近日,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会同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党委,邀请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二级巡视员杭泰斌前来我校主讲专题党课。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出席讲座并作总结讲话。中国传媒大学主题教育工作组第八推进组全体成员、第七推进组成员、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及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相关领导出席。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23年春季学期发展对象、毕业年级党员、全体预备党员共同聆听讲座。讲座由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主持。杭泰斌以《坚定 “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主题,从溯源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伟大实践三方面阐述“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他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要通过持续学习,加强理论武装、锤炼政治品格、强化履职担当、落实政治责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杭泰斌表示,新时代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三次伟大转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
  • 2023-06-10
    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一行来校调研
    (通讯员 富娆)6月7日上午,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一行来校调研交流。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副校长段鹏等会见来宾。座谈会上,张树庭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霍光峰主任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北京市台办长期以来支持帮助我校对台工作致以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办学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对台工作整体情况。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一直以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弘道崇德 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全力以赴建设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的一流传媒大学。学校秉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全面提高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水平。今后,学校愿意继续发挥学科专业优长,按照中央和北京市要求,持续做好对台工作,为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贡献传媒力量。段鹏代表学校汇报了近年来学校对台交流活动、在校台生台师基本情况、专业教育、国情教育开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党委始终把做好对台工作作为落实党中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先后与台湾世新大学等12所岛内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也努力发挥在两岸教育交流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未来,中国传媒大学
  • 2023-06-09
    李新军副校长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讲授主题党课
    (通讯员 田迈 莫心怡 师尧 包佳睿)近日,为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根据学校实施方案总体安排,李新军副校长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硕博党支部、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课。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岩、党委副书记陈卓、专职组织员李岳峰,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楠、副院长白文刚、五级组织员霍淑芬及学院师生党支部共同聆听了此次党课。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主持本次活动。李新军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和“六个务必坚持”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他指出,“十个明确”是基本理论,“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实践成果,三者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务必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李新军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最根本
  • 2023-06-06
    第二届“行观天下杯”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在我校圆满落幕
    (通讯员 宋瑜玮 王誉锦 赵桐毅)侪辈齐聚,共襄盛举。2023年6月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届“行观天下杯”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总决赛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2支队伍及多所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出席总决赛颁奖环节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致辞张树庭在致辞时表示,中传公管人顺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举办“行观天下”杯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为新时代公管学子提供了一个理论学习与调研实践相结合的舞台。来自全国的参赛队伍聚焦公共管理热点议题,关注社会现实,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公共危机管理、传播治理等领域的公共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为大家展示了很多鲜活生动的国家治理案例,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张树庭指出,党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他希望公管学界、公管学子积极投身于基层实践,凭借对国家和人民的拳拳挚爱发出公管人的声音。本届大赛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之治”为主题,为全国公管学子和专
  • 2023-06-06
    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廖中莱一行来访我校
    (通讯员 李鹤洋)5月31日,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董事会主席丹斯里廖中莱、拉曼教育基金会信托局成员丹斯里刘衍明、校长李仕伟等一行7人访问我校,段鹏副校长会见来访客人一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丹丹、副处长王文渊、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珍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刘颖等参加会见。段鹏首先代表学校对拉曼理工大学代表团来访表示欢迎,对廖中莱主席以及马华公会总会长期致力于推动中马友好和两国高校的交流合作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校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建设和开放办学的情况。段鹏表示,两校可针对师资交流、学生交流交换项目、马来语专业本科3+1项目等开展合作,通过签订两校谅解备忘录,丰富和推进相关合作内容。廖中莱介绍了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的办学情况,并期待两校能在新闻传播、戏剧影视学和会计管理等专业领域开展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交流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两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他表示,今年是中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明年将迎来两国建交50周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者,马来西亚期待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李仕伟介绍了拉曼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和办学发展情况,以及学校优势
  • 2023-06-06
    我校召开学生工作队伍主题教育专项调研汇报交流会
    (通讯员 徐艺铭 摄影 王雷霆 申皓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安排,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部内各科室同志分两个批次开展专项调研工作,走出去、沉下来,掌握真实情况、获得真知灼见、促进真抓实干,推动我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5月12日下午,第一批次专项调研汇报交流会在中传学术中心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出席,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一线专兼职辅导员及学生工作部(处)全体同志参加交流学习。学生工作部(处)首先汇报了学生工作队伍主题教育专项调研的整体情况。第一批次调研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带队,学生工作部(处)同志与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共38人,围绕学生党建、心理、就业、信息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于4月6日至28日分四组先后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开展实地调研,并在当地开展访企拓岗、接受红色教育。本次学生工作队伍主题教育专项调研动身早、准备实、步履勤、践真情,以党的创
  • 2023-06-02
    王晖副校长参加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员大会活动
    (通讯员 杜悦 孙佳)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于2023年5月23日在46号楼203召开党员大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委书记闫磊凡、院长柴剑平、党委副书记宋金宝、团委书记孙剑仪和研究生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与本次会议。为促进学生党支部和四个教工党支部相对应的指导互动,解决学生党建“下凉”问题,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委于2023年2至3月完成对学生党支部的优化调整工作。学院党委撤销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学生第二党支部,设立研究生党支部、数据科学系学生党支部、智能科学系学生党支部和智能影像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在优化调整之后不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支部活动,支部成员参观双清别墅、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等革命基地;参加以“研读思想经典,赓续传媒使命”为主题的“故宫文化之旅”活动;参加张桂珍教授和闫磊凡书记报告的主题教育讲座;在读书周期间,开展了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成果分享会等。会中,党支部全体成员在支部书记孙佳的带领下进行了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其中,2022级数学专业杨紫伊和穆柯两位学生党员分别从“智能媒体赋能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支撑综合国力”方面进行了心得
  • 2023-06-0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郑承军副校长一行来访我校调研交流
    (通讯员 董雨婷)5月30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一行来校调研交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与郑承军进行座谈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钟丹丹、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事务中心)院长金雪涛等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段鹏首先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郑承军副校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留学生招生与管理以及孔子学院建设等工作。段鹏表示,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服务国际传播工作大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外文化传播、区域与国别研究等领域研究和高层次交叉人才培养。双方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上建立长效沟通交流机制,促进彼此事业共同发展。郑承军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理念,包括学生国际化、学者国际化和学术国际化三个方面。他表示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交流走访,开展相关领域深度合作。郑承军邀请我校国际学生参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发展”国际学生全英文暑期班,并提供5个全免费名额。座谈会上,双方就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外籍专家聘用与管理、国际课程
  • 2023-06-02
    刘守训副校长参加人文学院党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交流会
    (通讯员 周诗云)5月25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参加人文学院党委主题教育读书班学习交流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裴鸣主持交流座谈会,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教工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学习会。本次学习会聚焦“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主题,刘守训与人文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经典理论读物。本次读书班学习交流会由教工党支部书记王永进行领读,结合自身专业、日常科研对“文化自信与自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等内容进行解读。人文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分别结合自身专业和实际工作进行了发言交流。刘守训肯定了本次读书班学习的思想性、学理性、专业性,他分享了自己学习原著的方法,并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融入第二课堂,如何挖掘学科特色、学生特点,更深层次的发挥影响力等方面发表感想并提出工作要求。(编辑:陈艺文)
  • 2023-06-01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新闻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5·31”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5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新闻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等出席签约仪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国家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凝聚精神力量,中国新闻社和中国传媒大学达成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科学研究、融媒体作品创制等领域,共享优质资源,共同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张树庭对陈陆军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成效。他表示,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和国际传播主力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树庭表示,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都心怀“国之大者”,围绕“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与实践,长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36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8/384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