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中传要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现任领导
    • 中传新闻
    • 今日推荐
    • 通知公告
    • 中传风采老
    • 重要活动(老)
    • 校园生活(老)
    • 人才培养(老)
    • 招生就业(背景)
    • 现任领导特殊页
    • 图片库
    • 旧版入口
    • 安全生产周1
  • 中传新闻
  • 2020-08-06
    陈文申书记主持召开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
    8月6日上午,党委书记陈文申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专项工作组组长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进出京管理最新精神及相关规定,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陈书记指出,各单位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统一指挥、提前规划、科学管控,通过点对点全覆盖的精细化摸排和学校大数据支撑,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陈书记要求,各相关工作组要严格落实管理措施,做好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和秋季学期开学返校准备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校园一方净土和师生健康安全。(编辑 王雷亭)
  • 2020-08-06
    廖祥忠校长会见潘基文基金会中方事务代表杨大为一行
    (通讯员李喆 姬德强 摄影秦梦瑶 李喆)8月4日上午,廖祥忠校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会见了来访的创造美好未来潘基文基金会中⽅事务代表杨大为先生等一行三人,就双方在国际事务上的深入合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李怀亮院长、王四新副院长、姬德强副院长等参与会见。杨大为首先转达了潘基文先生对中方事务的高度重视,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历史、使命和规划,以及目前在中国开展的主要工作。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传媒领域的顶尖学府,也是全球知名的传媒类大学,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框架下,潘基文基金会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在媒体与传播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廖祥忠校长首先欢迎杨大为一行的到访,对潘基文基金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给中国传媒大学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廖校长谈到,潘基文先生的儒雅、大度、包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国际社会的正能量。廖校长认为,潘基文先生在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力推的千年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卸任秘书长后,先生通过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等职务,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杰出贡献。廖校长指出,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2020-08-04
    我校成功举办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端”夏令营
    为增进各高校大学生对我校研究生专业优势和培养模式的了解,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选拔优质生源到我校继续深造,我校于7月12日至7月19日成功举办了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端”夏令营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夏令营通过线上方式举办。本次夏令营面向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营员,我校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协同创新中心、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等1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举办了夏令营活动。本次夏令营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2157名应届本科生报名,较往年增长23.5%。经过前期审核,最终共有866名学生顺利入营,参加我校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期间,各培养单位组织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云”活动,包括“云宣讲”、“云端学术报告”、“云辩论”、“云参观”等系列活动,营员们深刻感受我校特有的传媒文化,也点燃他们对我校的向往与热情。培养单位组织云夏令营开营仪式、学术讲座活动、辩论赛各培养单位根据营员报名
  • 2020-08-03
    中国传媒大学启动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王雷亭 缑宇 弯佳佳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实施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8月3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会议隆重举行。会议以线下主会场和线上视频分会场形式举行。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专班成员,研究生培养单位书记、院长、分管工作副院长以及研究生教学秘书,全体校内研究生导师,职能部门正副职领导等1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廖祥忠校长主持,党委书记陈文申出席并讲话。陈文申书记首先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孙春兰副总理、陈宝生部长分别发表重要讲话,为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国传媒大顺应新时代发展形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面启动并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成立了以廖祥忠校长为组长的改革专班,围绕招生考试、培养、导师管理、质量监控、学科专业设置等各环节难点、痛点、盲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推出重大举措,形成了系列改革文件及实施细则。会上,研究生院院长张
  • 2020-08-03
    “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研讨会召开
    (通讯员 张苏秋 姬德强 李喆 摄影 葛艳玲)北京时间2020年7月31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CNIA)和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DOC)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南非,涵盖包括三个主办机构以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清华大学、全球化智库(CCG)、马来西亚大学等在内的共10所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及50多位与会者,就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和现实困境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网络和学术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分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专题演讲环节包括两个专场,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主持;自由问答环节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张艳秋教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张艳秋教授主持专题演讲环节专场一的主题为“改变现实与共享未来:新时代、新概念、新秩序”。中国传媒
  • 2020-07-31
    《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9》正式出版
    (通讯员 甘姗姗 赵莹)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研制,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9)》(以下简称《舆情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舆情报告》一经发布,即获得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7月17日,《2019年高等教育舆情报告发布》一文刊登于《人民日报》文化版,报道介绍了舆情报告技术方法以及专题分布,并围绕报告中关注度最高的专题、舆情月度峰值、舆情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概述。《舆情报告》出版后,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纷纷予以报道及转载,产生较大反响。截至7月30日,报道及转载媒体超过20家。不仅《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聚焦《舆情报告》出版,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新闻、ZAKER资讯等网络平台也纷纷转载。《舆情报告》运用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网络舆情抓取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对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进行了全景扫描。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九个专题报告,总报告包括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年度报告、2018年中国重点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和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十大热点事件分析报告;专题报
  • 2020-07-30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
    (通讯员 牛珊珊)7月30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副校长刘延平,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栋晗,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学院副院长李珍晖、严威及申报团队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王栋晗院长在会上提出,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具有组织性,避免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要提升谋划能力、执行能力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性。他强调,此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要集中力量认真筹备、反复推敲,通过申报工作,逐步明确学院科研方向、重构学院科研团队、重建学院科研文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作为项目申请的首席专家,刘延平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与大家分享了多年从事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工作的经验体会。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中的专家团队、设计论证、研究计划等重要内容,指出目前工作的重点是确定子课题内容、理顺子课题间的逻辑关系,强调申报中要充分融入学校传媒特色优势。刘副校长对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思路给予高度认可,鼓励大家细致探索、深入研究。周建新副处长向大家详细阐述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的时间节点、团队构成及申报书体例等申报要求。与会教师围绕项目的框架拟定、逻
  • 2020-07-30
    陈文申书记出席2022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
    (通讯员 孙浩)7月27日,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会议楼召开。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副秘书长徐志军,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岭涛出席会议。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副部长韩强、转播协调处处长高博分别介绍了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的国际培训团队和初步实施计划等情况。2022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将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四所高校的在校生中进行选拔、培训,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将在国际转播团队的带领下,全程参与冬奥会赛事转播。陈文申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奥运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也是举办国国家形象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展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努力办好,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2008年夏季奥运会,我校师生深入参与并出色完成了赛事转播服务工作。12年之后,奥组委再次选择我校作为重要的合作高校,这是北京市对我校的高度肯定和信任。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人
  • 2020-07-29
    喜讯: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估
    7月2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北京中联浩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估会议,依据国家《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估。此次评价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李文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华中、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陈永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啜钢、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王华等7位专家组成。项目负责人吕锐教授代表项目研发团队汇报了“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项目背景、取得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创新点、行业应用推广等情况。 评价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出具的实验室测试报告和外场测试报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出具的查新报告。专家组一致认为,短波通信是国家安全、新闻报道、民航交通等领域的保底通信手段,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该项目开展了短波高速率、高可靠、多业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项目提出了一系列短波宽带化创新性技术,
  • 2020-07-27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一行来我校调研
    (通讯员 宋佳音 刘文婧 摄影 王雷亭 缑宇)7月24日,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局长曹献坤率海南省教育厅、试验区管理局、同济大学设计院相关领导和专家一行来我校洽谈调研,英国考文垂大学海南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裘知女士一同参加调研。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段鹏以及学校海南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相关活动并进行座谈。上午八时,在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的陪同下,曹献坤厅长一行先后来到我校校史馆、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文化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成果。在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献坤厅长对实验室发挥学校在学界和业界的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参观结束后,曹献坤厅长一行来到明德楼918会议室,与我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举行座谈。座谈会由段鹏副校长主持。廖祥忠校长在致辞中对曹献坤厅长一行百忙之中来我校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管理局所有同志为试验区建设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廖祥忠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海南国际学院的建设,调集全校精尖力量,整合机制体制资源,迅速提出了“4+5”的
  • 2020-07-2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项目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石敦敏 刘亭)7月25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线上推进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段鹏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处处长贾秀清介绍了课题立项情况。会议由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教授主持,首席专家张宗伟教授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目标、思路、框架、难点与创新之处。特邀嘉宾、课题顾问、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等40余人参会。会议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重点围绕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动态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廖祥忠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将中国电影与文化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当前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课题将电影文化竞争力研究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具有显著的创新性,戏剧影视学院协同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并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以及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特色,代表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未来研究走向。他期望,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该领域获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建设性、实践性、指导性的学术成果,为提升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校
  • 2020-07-27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0意大利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日前,2020意大利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Imaginaria–International AnimatedFilmFestival)官网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李萌、王一清、李民慧、张贝楠、张桐健的作品《窝窝》入围儿童短片竞赛单元,这也是入围本届节展唯一的一部中国作品。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官网截图李萌、王一清、李民慧、张贝楠、张桐健的《窝窝》是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李炜、高薇华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讲述了一个孤儿院的小女孩与其意外捡到的一只小流浪狗互相陪伴,成为彼此最好朋友的暖心故事。动画节官方发送的入围桂冠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是意大利阿普利亚地区的唯一一个国际动画节,旨在为独立动画创作者们提供作品推广与传播的机会,以及帮助所在地区推广动画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高水平作品参与其中。第18届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将于今年8月24日-28日在意大利孔韦尔萨诺举办。(编辑:阎玺)
  • 2020-07-27
    “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乐琦 胡洪春 图片 王庆福 王志超 刘晚琦)2020年7月24日上午,“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承办,以“新文科、新人文、新征程”为主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论坛面向各高校开放,线下论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明德楼1018会议室。中国传媒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出席线上论坛。校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人文学院(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全体人员在明德楼参加了研讨。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主持,校内外师生近两百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廖祥忠校长指出,中国传媒大学一直以来秉承的发展理念与教育部新文科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学校坚持“人文、工科、艺术”的融合发展,三大学科融合推进、协同发展,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形成了信息传播领域 “文、工、艺、管、经、法、理”“小综合”的学科特色,以及多学科融
  • 2020-07-24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传基地召开工作座谈会
    (记者 王雷亭)7月22日,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明德楼918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中传基地主任陈文申,校党委副书记、中传基地执行主任王达品,副校长段鹏出席座谈,中传基地专家,中传基地秘书处单位党委宣传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参会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从基地成立、基地定位、研究方向、主要任务、取得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的基本情况。校党委副书记、中传基地执行主任王达品传达了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7月18日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及要求。他对基地下半年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将基地专家个人优势和研究团队力量相结合,推出高质量成果;二是将学校的统筹协同和专家团队的研究优势相结合,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理论成果;三是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激发青年教师、拔尖人才理论研究和成果创新的积极性;四是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在新媒体平台用多种形式对理论成果进行呈现宣传,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基地首席专家高晓虹教授、张晶教授以及范周、李怀亮、张金尧、关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34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58/38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