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11月26日,赵玉明教授应我校研究生会的邀请,在主楼报告厅作了以“中国新闻教育史”为主题的讲座。赵老师用他深厚的学养、广博的学识为大家讲述了20世纪初以来中国新闻教育的曲折发展,发人深思。讲座前,赵教授为研究生会题写了“诚信为本 励志成才”八个字,鼓励后进学人在做人和学术上不断努力。
						
	讲座要点一 
	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历史: 
	1.中国的新闻教育起源于1918年,蔡元培创办的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
	2.建国前,我国只有两个大学有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
	3.建国后,我国的新闻教育有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阶段 曲折发展时期1949——1978
	文革前十七年
	1952年燕京大学新闻系撤销,变为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专业
	1955年人大成立新闻系
	直到1959年,主要的新闻系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广播学院
	文革期间
	新闻教育成为重灾区,国家的新闻教育处于全面停摆的状态。
	1971年开始,复旦新闻系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随即人大和广院也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第二阶段 跨越式发展1978——1998
	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新闻传播学开始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
	普通高校新闻传播本科类教育规模扩大。1982年,只有16个学校班新闻专业,而1986年,却有88个学校设立新闻系。
	学科地位的提高。1997年,把新闻学从文学里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叫新闻传播学,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学科地位的提升使得新闻学的发展走向了创新之路
	电大、民办院校中新闻学专业也遍地开花
	创新发展 1998——至今
	从结构上讲,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整体结构得到提升,办学规模持续大幅扩张,教育层次结构不断提高,教育专业结构进一步细化,
	从质量上讲,注重建设,着力凝练特色,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的学科建设示范点,在新闻传播学教育中起到突出的引领和拉动作用
	高校新闻传播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成效显著
	新闻传播学研究逐步规范,走上专业化、科学化道路
	迎接全球化挑战,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走向国际化
	讲座要点二 
	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展望: 
	1.传统问题
	过分注重外延扩张,内涵发展较为缺失
	超常规发展带来人才培养的供大于求
	管理和监督欠严,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理论还需要不断创新
	2.新时期的新问题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怎么融合
	新闻传播学研究如何和“走转改”结合
	新闻传播出版产业化发展
	媒介素质培养的社会责任
	3.对学生们寄予的希望
	锻炼身体:身体要素很重要,是革命的本钱
	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够就业也能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