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介绍
杨海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1982~1991年在山西师范大学工作。199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政治学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创新工程“民主政治研究”课题“中国民主话语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兼),北京市政治与行政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农村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治学会顾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人事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第二次修订专家。《吉林大学学报》《学习与探索》编委。国家行政学院、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安徽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多少高校兼职教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从事政治学理论以及当代中国政治与政府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数十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光明日报·理论版》全文转载或摘要介绍,部分著作和论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1990—1997年改革理论成果奖、“八五期间优秀科学成果”,全国“五个一”工程提名奖,省级图书奖。
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MPA教指委委员,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全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专家等。出版了《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导论》等专著13部,发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社会功能》、《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等学术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与一般项目、教育部、国家民委、北京市等项目多项。学术成果多次获奖,多篇调研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
徐昕,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5),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案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在Issues&Studies、《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法学》、《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独著《诗性正义》、《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论私力救济》、《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译著《正义的纯粹社会学》、《中世纪神判》、《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公共知识分子》、《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合著《影像中的司法》、《中国司法制度》、《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外国证据法》、《民事证据法专论》等十多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二十多项,著作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等若干奖励,入选全国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主编《司法》杂志、《北理法学》,主持司法文丛。研究方向: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
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1993起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曾先后荣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受聘为耶鲁大学讲座讲授、英国学术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教授。叶舒宪先生在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上海文论》等刊物开辟个人专栏,其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由其主持的中国古典的现代阐释学术工程,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反响,被认为是中西学术结合的一种范例,建树卓越,自成一体。已经出版了《文学与人类学》、《中国神话哲学》、《神话意象》、《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等专著、译著20多部,先后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学术连线”(CEAN)主任。1993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学士学位,1995-2000年先后获得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中国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暨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为耶鲁大学福克斯学者、巴黎政治学院访问学者、延世大学及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访问教授。出版专著《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等6部;译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等3部;编著《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等3部;主编“中国北约研究丛书”(10卷本)。在《中国社会科学》等12个国家的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英文33篇,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印尼语与土耳其语各1篇,50余篇被《新华文摘》、《新华月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摘》等转载。研究方向为欧洲一体化与中欧关系、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北约研究和国际关系理论。
祝华新,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人民网副总编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总编辑、人民在线常务副总经理兼总编辑,高级编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网络舆论研究和危机管理专家。曾撰写长篇述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合作),该述评被视为80年代改革开放进程的代表性新闻作品。从2006年期撰写《人民日报,叫一声同志太沉重》系列报史札记,另有研究党史的一些单篇作品。近年来致力于网络舆情研究,2007-2013年度《中国社会蓝皮书舆情报告》第一作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科技舆情监测与形象传播研究”等学术课题,多次应邀到各地政府、央国企和NGO进行网络舆情工作演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