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学生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影片字幕放映

发布时间:2016-04-27浏览次数:198文章来源:外国语学院

(通讯员 庞玉红)4月23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本届电影节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共有305部中外佳作参加展映,放映1000余场次,实现了北京6个城区的全覆盖,电影票房突破1000万元。外国语学院选派的18名学生参与此次电影节展映影片的字幕放映工作。


庞玉红、张雨莲、李文静、赵恬瑞、邹文慧、卫宇婷、张蕾、朱堃、张文莹、蒋睿焓、范婉丽、张润利、周丹丹、秦飞勇、肖琼、刘姗姗、李冉、岳巍等18名同学分别来自13级影视译制本科专业和15级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MTI英语笔译硕士专业。早在4月5日,他们就前往电影资料馆接受了字幕放映机的使用培训,随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排片任务提前进行工作准备,并提前到影院熟悉机器的使用方式。在为期两周的影片展映活动中,18名同学根据影院的排片时间,分别前往北京万达国际影城(CBD店)、UME国际影城(双井店)、通州万达影城、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北方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楹天街卢米埃IMAX影城、CGV星星国际影城等多家影院,每个人都完成了近10部电影的字幕放映工作。

在这次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工作认真负责,大家都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每名志愿者都会提前校对自己负责的字幕台本,如果碰到翻译有问题的台本常常需要花费志愿者们数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反复修改。除此之外,展映电影通常是在工作日的晚上18:30和20:45开始,因此有些放映晚场电影的志愿者们,常常要一连几天赶末班地铁回学校。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加深了对电影字幕翻译的认识,也对我国的电影市场有了实地了解。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专业的刘姗姗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我国电影市场的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因为观众们的素质在提高,对优质电影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大家的心态十分包容,口味多元各异,这些都给了人们足够的信心去创作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电影;但同时,我也发现观影人群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中又以情侣居多,所以这也促使我思考如何让电影进一步大众化平民化,为更多人的娱乐生活和文化生活服务。”

大部分志愿者们在活动结束后都表示,为影片上字幕的工作虽然基础,但是却要求字幕员对影片提前熟悉,并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对所有的志愿者们也都是一次宝贵的锻炼。

(编辑:储钰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