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教授:
《美学与诗学》是一大袋需要我们好好消化的精神食粮。张晶先生的自序叫《攀岩在美学与诗学的世界里》,可以说“攀岩”两个字是对张老师最真实的写照,是最好的自画像。
这次在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有新闻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进入了“双一流”建设,我想之所以我们能够进入这个序列,得到社会的认同,其中有一点是与传媒大学比较厚重的传统文化有关系。与其中的文学院,早期的语文部有关系。文学院、语文部的老师都是知名教授,都是我很敬仰的先生们。
在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当中,这些老师做出了贡献,其中首先要提的就是张晶老师,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不但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而且在学科建设上为学校乃至为咱们国家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学部长李怀亮教授:
张老师大部头的著作,是这些年来辛勤耕耘的结果,同时也是美学研究领域重量级的收获,这对于文法学部来说是巨大的喜讯。张晶教授是我们文法学部杰出的代表之一,张晶先生不仅在中国文学史、文论史、美学史、艺术史等领域都卓有建树,而且在文艺美学、审美范畴、艺术理论乃至视觉文化、媒介文化等领域也有很多开创之功。我们相信张老师今后能够继续勇攀学术高峰,焕发学术青春,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范周教授:
张晶老师在治学上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严谨,二是负责,三是直言。他在800多万的学术成果当中竞选了360万字,这个筛选的过程就给了我们对他致敬的心理。我是张老师的学生,我代表所有同学们向张老师致敬,向在座各位前辈、老师们学习,惟愿“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馆长逄增玉教授:
张晶老师坚守自己的学术理想,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毫不犹豫往前走,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所以怎么治学,怎么做学问,怎么在非文史哲擅长的大学里坚持自己的学问,张老师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编辑:曹琬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