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桦
发布时间:2018-11-28浏览次数:2111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分享至:
姓名 | 潘桦 | 出生年月 | 1958年2月 | 
| 政治面貌 | 群众 | 民族 | 汉 | 性 别 | 女 | 最后学历(学位) | 学士 | 授予单位 | 北京电影学院 | 授予时间 | 1982年 | 参加工作时间 | 1976年9月 | 高校教龄 | 31年 | 专业技术职务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行政职务 | 无 |
潘桦教授相关资料 一、个人简历 潘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电影学博士导师。
1997——1998年受邀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电影系客座教授,主讲“中国当代电影”。
编剧并导演的电视剧《金色论创》、《白桦林作证》分别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三等奖;电视节目策划书《全球化教育讲坛》荣获2009年瑞士巴塞尔教育与传媒国际论坛电视节目策划书金奖提名奖;编导和监制的电视作品多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
从教31年,主讲“影视导演艺术”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创作拍摄的作品获得国际国内奖项百余个,重要奖项40余个。潘桦工作室网站(教学平台) 建立六年来,学生发表学习影视的文章六千余篇,评论几万条,深受国内外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008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
2012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奖。
2012年推出“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影视系列丛书”五本(200万字),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广受好评:
《影视导演艺术教程》
《创意为王——解析世界著名电影人的成功创意案例》
《世界著名电影导演创作分析》
《当代经典美国电视剧叙事案例分析》
《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第二版)
二、名师先进事迹
以良知、责任和高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潘桦教授教学先进事迹 中国传媒大学潘桦教授从教三十一年,在影视剧情片教学上领先国内最前沿且成就优异,硕果累累,独树品牌。
潘桦教授的教学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第一,潘桦教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程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全新的视角和教学理念,使潘桦教授的“影视导演艺术”课程极具鲜明特色和含金量,学生评价高,教学成果突出显著。
第二,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标准的严格要求。潘桦教授的“严格”在全校很著名。上过她课的学生最有体会。无论迟到、请假还是创作拍摄作业的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她的严格要求。有趣的是,尽管潘老师严格,学生们却非常喜欢她。学生们说“上潘老师的课有收获,痛并快乐着!”
第三,良知与诚信,硕果累累。上过潘桦教授课的学生都知道,潘老师最强调“良知与诚信”。她认为这是学艺术的学生最重要的立足之本。
2010年为纪念5.12汶川地震两周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四川电视台合作,潘桦教授率领中国传媒大学八个学生摄制组冒着余震危险深入汶川、北川、绵竹等地震重灾区,产、学、研结合创作拍摄了八集剧情片《挑战命运的勇气——5.12中国力量人物志》,在四川卫视向全国播出,受到广泛好评。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颁发的特等奖。
2011年潘桦教授率领她的“潘桦导演工作室”本科生历经几个月从编剧、导演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一条龙式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经常工作到凌晨4、5点钟,创作拍摄完成短片《Wish》。参加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联合国世界青年影像节”,获得联合国电视台最佳短片奖和约旦皇家电影学会最佳短片奖,在全世界几千部学生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国学生作品。联合国电视台将《Wish》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映,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2012年潘桦教授再次指导工作室学生创作拍摄短片《Ding》,荣获法国第九届“这里与明天”全国学生艺术节最佳短片大奖。该艺术节是法国和欧洲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学生艺术节之一,《Ding》又是唯一一部获得大奖的中国学生作品,深受法国观众的好评。
潘桦教授一如既往地秉持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