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辞典》京外七省市分卷编纂项目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24浏览次数:575文章来源: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通讯员 韩浩月 摄影 孙瑞)12月23日下午,《大运河文化辞典》京外七省市分卷编纂项目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在我校明德楼1218会议室召开。

本次会议由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主持,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致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大运河文化辞典》主编段柄仁动员讲话并授课培训,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部署编纂工作。北京市社科联、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与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就《大运河文化辞典》京外七省市分卷编纂出版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流动的、活着的世界级人类文化遗产。两千五百多年来,大运河生动地记录了国脉与文脉的世代赓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明。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期,续写宏伟历史诗篇、光耀大运河文化,具有重大的时代与历史价值。为此,北京市社科联牵头,联合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省市有关单位共同编纂《大运河文化辞典》。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受邀执笔除北京外7省市的相关卷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陈文申书记在致辞中对本次培训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北京市社科联将此项重要任务交给中国传媒大学表示感谢。他表示,这既是对我校的高度信任,也是对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团队的高度认可,学校将全力支持本项工作。

张淼书记指出,大运河文化带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通州时提出的,大运河沿线各省市要积极发挥作用,围绕三带建设部署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这一总体规划展开工作。前期调研论证对大运河文化做了内涵式挖掘,现阶段要进行的是大运河文化词条编纂的开创性工作。目前,大运河文化带沿线七省市有基础、有材料,编纂工作要围绕大纲、词条录入和整理框架的思路展开。

段柄仁主编对编纂工作进行了细致培训。他指出,此次编纂要完成一套兼具基础性、精准性、普及性,可全面展示中国大运河光辉灿烂文化的辞典。《大运河文化辞典》的体例是专题性条目体,辞典是对某类知识作简明扼要、经典型解释的文体。这部辞典全面展示了中国大运河历史和现状,填补了中国运河文化的空白,满足当代社会急需,具有长远意义。

最后,范周院长对《大运河文化辞典》编纂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要更新对辞典编纂工作的认识,认真学习文件,吃透大运河精神,严谨科学地了解各省省情。同时,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将严格组织,实现优中选优的动态式管理,力争明年年底完成整部辞典的撰写工作,并向各省专家委员会和国家部委征求意见,最终实现《辞典》的整体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