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师迅 摄影 曹悦 杨兰格 弓月汀)11月12日上午,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启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该项目启动会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广联合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承办。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广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然毅、学术部主任陈富清、学术部副主任石良豫,播音主持委员会会长李瑞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袁伟,我校科学研究处处长贾秀清,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综艺主持系主任高原、口语传播系主任徐力参会,双方就项目如何有效开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会议由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主持。
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建设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是对播音主持行业全面、动态、深入的“人口普查”,将对中国播音主持行业健康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借助最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评判归类标准,对中国播音主持专业人士进行信息分类、认证、数据分析等研究,这样大规模的行业摸底在播音主持业界和学界尚属首次。中国传媒大学一直以来秉持依托业界、面向业界、服务业界的理念,关注和推动校友发展,及时反哺学校人才培养,组建包括资深媒体人和未来媒体人的人才动态数据库,为播音主持学界、业界搭建桥梁。段鹏副校长勉励课题组成员积极推进研究进展,学校将在项目开展、条件保障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力争竖起新的行业标杆。
黄炜副会长指出,中广联合会致力于加强和拓展学术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动态数据库项目有效结合了中广联合会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资源,期待通过项目研究结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黄炜副会长就项目开展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项目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观、文艺观,确保项目研究的正确方向;二是立足广电实际,按照广电发展和播音主持现状,守正创新,科学分析,精准施策,使项目研究更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服务人才培养,建立播音主持人才的分类评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播音主持人才的优化提升理论体系,进一步建立全国性、时代性与规律性兼备的动态发展的播音主持人才数据库。
项目联络人、课题组负责人高原汇报了项目的整体计划和筹备情况,详细阐述了五个子课题的设计初衷、研究理念、实施方案和预期目标。他表示,历经两年筹备期,目前项目拟涵盖播音员主持人、播音主持教育和研究领域人士、播音主持人才后备队伍等三个调研对象群体,在着力体现中国播音主持人才完整图谱的同时,将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使用的上下游打通,完善人才储备和队伍建设,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宣传思想战线的国家中长期战略。徐力老师围绕子课题“中国播音主持人才现状与分类研究”进行了阐释。
会上,围绕如何有效推进项目开展,与会嘉宾展开深入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周然毅副秘书长表示,项目要打造一个具有权威性、品牌性的数据库,更好地应用在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层面。李瑞英会长表示,项目启动正逢其时,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的力量能够以本项目为契机进入到媒体中工作,担负起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袁伟副研究员表示,数据库应该是基础库和人才库的结合体,基础库更注重摸清家底,人才库更注重汇聚精英。石良豫副主任表示,建设数据库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多维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评定标准和准入机制。贾秀清教授表示,项目不仅要建设成一个库,更要建设成一个“活库”,重点在于如何持续地进行更新、如何让数据发挥更多作用和效能,力争将其打造成高水准、高层次智库,真正服务于国家战略。
该项目由时任中广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和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会领导和专家纷纷表示,该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个立足当下、不断丰富、持续更新、面向未来的大课题,将会成为同时服务和推动业界与学界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