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三进”学习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16浏览次数:447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通讯员 张静敏 张露璐)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两个教工党支部分别开展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体学习和“三进”交流会。学习交流会均采取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的方式,两个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深入的研讨。

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静敏副教授首先带领支部党员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会议内容与重要意义,并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主要内容、亮点和新提法进行了解读。在交流分享环节中,吕艳君、武闽老师分别就《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如何及时跟进《建议》以及美国大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享。王锦刚老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建议》内容结合当下中外“疫情防控”热点,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高宇老师讲到,要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点式解读”非常重要。支部老师们表示一定会结合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进一步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新精神、新思想,更好地将新精神、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姚旭副教授在支部学习讨论会上首先带领本支部教工党员认真研读了全会公报、《建议》(讨论稿)说明和《建议》的重点内容,结合一线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姚旭老师提出,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把国家发展的宏图和学生的发展相结合,把近期目标和未来期待相结合,将会议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随后,本学期参与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组成员分享了运用网络资源和慕课平台安排课程,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课程、进课堂的经验。马成瑶、葛耘娜、张露璐、杨倩等教师从学习新思想新精神的常态化、结合国情世情和突发事件深入解读、关注表述变化透露的信息、按专题深入解读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赵波老师着重提出在研究生课、本科生国情课、专业课等不同课程中要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通过提炼问题找到抓手,通过专题深入课堂。须大为老师指出要从计划和规划的总体性和具体意义进行阐释,从经济发展目标中挖掘重点,从创新这一关键词领会精神。吴艳玲老师、阴军莉老师则分别从历史和现实辩证统一、教学实践和理论阐释的紧密结合等角度进行了解读。赵斌、曹晓伟、刘洁、安阳朝等教工党员则从美国大选的热点追踪、学习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持续性、把握精神实质和突出重点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在发言中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三进”,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学内容上,要将会议的精神实质融入教学过程,会议对于目前形势、国民经济、民主制度的相关论述要理解深刻;二是在教学中要实现话语体系的转化;三是在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深刻领悟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姚旭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谈到,集体学习作为支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理论修养、推进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途径。支部全体教师还要持续关注、认真学习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导学报告等,并抓住建党百年这一契机,积极策划相关主题活动。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