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飞 刘畅 摄影 李英杰 徐嘉伟)12月26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电视学院支持的第十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京圆满落幕,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国家机关,各级电视、新媒体机构、纪录片行业机构及从业者代表等众多嘉宾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评委会大奖颁奖。典礼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国家广电总局重大题材理论文献片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德龙颁发评委会大奖
自201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一届学院奖以来,学院奖已走过十年春秋。本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真实高于月亮”为主题,在十周年之际,借助纪录片这一媒介,唤起人们对于真实价值和纪录片社会功能的关注和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王宁主持典礼
典礼现场对学院奖十年历程进行了盘点,设置了“一束光:致敬纪录精神”“抗疫影像巡礼”等特别环节,致敬那些不忘初心、坚守执着、砥砺奋进的纪录片人,回望本年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纪录影像留下的难忘瞬间。整场晚会充满温暖、学术、专业的氛围,成为中国纪录片人的年度盛会。
本届学院奖共收到600余家机构的1500余部/集参评作品。其中,表现抗击疫情、抗美援朝、脱贫攻坚等主题的纪录片成为今年创作热点,多部作品入围,反映了学院奖的现实和时代关照。同时,国外大型纪录片机构和知名创作人投片增多,大学生单元作品质量有巨大提升。众多兼具国际视野、文化品质和艺术水准的优秀作品,传递出“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表达,彰显了学院奖日益提高的国际影响力。
本届学院奖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控制规模、精简流程,并在重点环节进行创新、打造亮点。短片《学院奖评委说》揭秘了历届学院奖终评现场和评审原则。伴随着《Men of Honor》大提琴乐音,短片“抗疫影像巡礼”回顾了疫情期间的感人纪实影像,许多温暖细节让现场不少观众动容。四重奏《舒伯特小夜曲》和青年歌手曹芙嘉演唱的学院奖主题曲《你是我的名字》更是得到现场来宾的好评。典礼现场还介绍了“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BriDoc)的一年成果。BriDoc是中宣部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国家级纪录片国际合作机制性、智库型平台,旨在推动纪录片的国际合作与传播,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本次颁奖典礼在爱奇艺全程同步直播。
颁奖典礼现场
当晚,典礼现场颁发了最佳新人纪录片奖、最佳大学生纪录片奖、最佳创新纪录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乐音响奖、最佳手机纪实作品奖、最佳网络纪录片奖、最佳纪录电影奖、最佳国际传播奖、最佳外语纪录片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最佳历史文献纪录片奖、最佳微纪录片奖、最佳短纪录片奖、最佳长纪录片奖以及评委会大奖共计17个奖项。
现场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自2011年诞生伊始,“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知名品牌项目。学院奖以学术性、专业性、公正性、人文性著称,每年邀请国内外人文社科领域顶尖学者及传媒界先锋人物担任评委,国际著名导演雅克·贝汉受聘担任评委会终身荣誉主席。围绕学院奖颁奖典礼展开的国际高峰论坛、纪录片展映交流、年度焦点解析等系列活动,让学院奖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纪录片年度盛典,在业界、学界以及社会多个层面发挥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
学院奖系列活动夯实了我校在纪录片领域的学科优势和学术领先地位,为我校相关专业学科与政府、业界、学界对接,打通产学研,建立纪录片行业评价标准提供了窗口和平台。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