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玉红 武晓燕)2022年4月20日是第十三个“联合国中文日”,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迎接国际中文日的到来。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白岚玲教授带领孔子学院教师精心设计了中文日活动方案,包括“中文进企业”和“诵·中华经典”活动。
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一直积极融入巴西城市、社区,通过中文教学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中文爱好者共同感受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孔子学院这一理念与国际中文日主题高度契合,2022年4月中旬,孔子学院深入所在的巴西南大河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的企业,结合员工需求,以志愿者教师武晓燕主讲的特别课程“中文第一课”为主要载体,以多种形式互动交流,开启了许多巴西企业员工人生中的第一堂中文课。各企业员工及负责人在座谈中对“中文进企业”活动均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在活动中体验了中文的特色和魅力,对中国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
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我校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晓燕主讲“中文第一课”
孔子学院教师的“中文第一课”得到了企业员工的热烈欢迎
孔子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合影
在“中文进企业”活动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孔子学院还组织学生报名参加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文联盟联合推出的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如“诵中华经典”等,并给予学生细致专业的指导。在公派教师武雅琴、志愿者教师罗翔予的指导下,多位孔子学院学生参加了“诵中华经典”活动,其中方聪(Rodrigo Lerner Gutterres)朗诵了元代白朴的散曲《天净沙·春》,文音(Matheus Provin)与韦宇轩(Henrique Weber)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目前就读于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韦宇轩在诗歌赏析环节中说:这首诗字面是写春雨,但诗中还有一种寓意:艰难之后会有好事发生,生活中终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我们。在疫情期间这个特别的国际中文日中,孔子学院的学生通过杜甫的诗歌,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对中文有了更多共鸣。
方聪(Rodrigo Lerner Gutterres)朗诵《天净沙·春》
文音(Matheus Provin)朗诵《春夜喜雨》
韦宇轩(Henrique Weber)朗诵《春夜喜雨》
孔子学院近年来与当地多个中学、大学、政府以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文进企业”进一步开启了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诵·中华经典”活动则让孔子学院学员们穿越时空,在中国古诗词诵读中体味美感,共情生活。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