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现任领导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通知公告
中传风采老
重要活动(老)
校园生活(老)
人才培养(老)
招生就业(背景)
现任领导特殊页
图片库
旧版入口
安全生产周1
中传新闻
2021-04-02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记者 阎玺 摄影 宋佳音 余蓉茜)4月2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成立仪式暨干部任命大会在明德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并讲话,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宣布干部任命决定。为进一步理顺产业管理机构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经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北京中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幼儿园由教育发展中心管理,培训学院整体划入教育发展中心。王雪野任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党总支副书记,王化南任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的成立,是学校为着实现“三个跨越”,提升产业发展牵引力、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力、加大产业发展驱动力的重大举措。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学校的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学校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巨大的品牌价值与严重滞后的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学校党委经过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将2021年作为校办产业整合发展的开启之年,成立教育发展中心,重建体制机制,组建优秀团队,重新梳理学校优势资源,就是要优化校办产业治理结构,坚决做大做强能够对接未来的校办产业。廖书
2021-04-02
“融媒体助力文化艺术传播”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许莹)3月31日,中国传媒大学与梅兰芳纪念馆在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主题为“融媒体助力文化艺术传播”的交流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梅兰芳艺术馆副馆长郝永安出席会议并致辞。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吕欣教授、费广正教授、崔蕴鹏教授,媒介融合与艺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武瑶等专家学者与梅兰芳艺术馆展览宣传处副处长孟剑、策展人鲁益超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梅兰芳先生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文化大师,梅兰芳纪念馆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在今天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弘扬。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创作,在廖祥忠书记、校长的指导下,我校近年来通过艺术创作评价体系改革、科研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热情,科研和艺术创作成果喜人。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早一批建设动画和数字艺术专业的高校,现任书记、校长廖祥忠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奠基人,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在全国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学界业界都有卓越的影响力。此次与梅兰芳纪念馆携手,一起探索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梅兰芳艺术馆副馆长郝永安表示,梅兰芳艺术馆是文化与旅游部直属
2021-04-02
新闻学院捐赠传媒类藏品文物仪式在大阅城举行
(通讯员 薛文伟 摄影 肖雪)2021年4月2日上午10:00,新闻学院向传媒博物馆、校史馆捐赠重要藏品仪式在学校图书馆106会议室隆重举行。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副书记牛惠清,副院长曹培鑫,传播实践教学中心主任庄洁、副主任张灿;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校史馆副馆长高作志,展陈设计部主任陈继东,藏品管理部主任薛文伟,公共服务部主任周雪梅等出席捐赠仪式。吴志勇副馆长向与会者介绍了两馆接收传媒藏品的具体情况,感谢新闻学院历任领导以及新闻学院老教授赵玉明老师、新闻学院59级张振华等一批老战友一直以来对传媒博物馆建设和藏品征集工作的给予大力支持。新闻学院于2018年和2019年捐赠的两批传媒类相关设备共计170(套)件,其中重要的藏品有90年代末建立的一整套完整的广播直播间和导播间的所有设备,主要包括24路调音台、studer数字直播调音台、卡座、CD机、DAT机、MD机、效果器及Genelec监听音箱等。新闻学院捐赠的数字广播实验室的复原场景陈作平书记从早期的老广播人周新武、左荧、康荫、温济泽、赵玉明等讲起,回顾了新闻学院的建院历史和广播专业学科发展状况
2021-04-02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百年寻梦·在马言马”读书研讨会
(通讯员 张鑫 摄影 王玉婷 刘烨)三月春风拂面来,党史学习掀热潮。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新一代马院学子砥砺前行,3月3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52号楼320会议室举办“百年寻梦·在马言马”读书研讨会,拉开了学党史系列活动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教授、团总支书记王博、多位青年教师以及2020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大会。会议由王博老师主持。赵瑞琦副院长介绍了读书会对于学院整体建设、师生互助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他肯定了同学们回归原著思想、逻辑、风格的情境化阅读方式,鼓励师生聚焦学习主业,吃透学科经典著作,解决现实困难疑惑,积极探索学习新模式,争取学有所获。随后,五个师生读书小组代表上台发言,就本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刘洁老师带领的小组以“深化自我革命,不负百年华章”为题,由苏悦同学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涉及“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容进行梳理,从组内成员各自专业视角分享感受与启示。安阳朝老师小组的阅读书目为《毛泽东选集》,通过逐一解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反对本本主义》《矛盾论》《实践论》,萃取了实事求是路线确立的历
2021-04-02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学习交流会暨工作通报会召开
(通讯员 葛娜 摄影 郭妍)3月31日下午,我校党外代表人士《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学习交流会暨工作情况通报会在明德楼1218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党委统战部部长李众出席会议并讲话,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代表人士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叶菁主持。会上,张绍华主任通报了学校2020年工作情况,并从2020年学校重点工作、2021年学校重点工作计划、学校目前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三个维度进行了介绍。叶菁常务副部长通报了2020年统战工作及2021年工作要点,并对相关具体工作进行了布置。她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21年学校统战工作将在党委领导下,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和学习中共党史、开展“不忘百年初衷,共筑百年梦想”主题教育活动、积极落实统战部“十四五规划”等工作任务,不断推动统战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为全面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建设新征程汇聚最广泛力量。全国政协委员鲁景超教授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参加全国两会的情况。
2021-04-02
董关鹏教授在中国公共关系讲坛开讲
(通讯员 孙珺)3月31日,“中国公共关系讲坛(第二期)——5G时代的公共关系”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开讲。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和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桂清先生联袂担纲本次讲坛主讲。他们相继从5G时代信息技术前沿、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行业与学术的创新与超越等多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最新变化和前沿议题。董关鹏教授以《5G时代的公共关系:创新与超越》为题,从势、道、术三个维度,讲解媒体大势和公关趋势,强调公共关系姓“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剖析了他和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专项研究小组关于5G公共关系之舆论引导的五个新规律,特别强调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公共关系话语和修辞创新的研究发现与实践建议。讲座最后,他还分享了我校跨学院所从事的公共关系、舆论引导和战略传播等专家学者观点,特别强调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多名专家和高端培训团队愿全力以赴地助力社会各界迎接全媒体时代,并为各界骨干精英的公共关系素养和相关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系统支持。中国电信刘桂清副总经理以《5G时代,公共关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题,从5G驱动经济社会升级转型、5G发展与
2021-04-01
我校2021年形势与政策“时政讲堂”正式开讲
(通讯员 夏军秀)3月31日,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应邀来到我校举办了主题为“联合国与全球治理”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市级思政课暨2021年“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的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到场并发表致辞,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武闽副教授和李静霞教授主持。讲座中,贾烈英教授首先详细分析了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的相关概念,并就当前中国对全球治理的研究进行了全景式介绍。贾教授认为,应该从全球化逻辑追溯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和贡献。贾教授还通过大量丰富生动的史实以及前往联合国的亲身经历,回顾了联合国成立的过程,介绍了联合国各机构的主要职能以及联合国秘书长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贾教授对中国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出了殷切希望,呼吁在座的传媒学子积极投身到国际组织中,为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传媒人的力量。来自我校2020级的900余名本科学生在现场参加了讲座,并在讲座结束后与贾教授展开了热烈互动。来自2020级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的孙睦恒等5位同学踊跃发言,围绕
2021-04-01
“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巴学者共议文明包容共存
(通讯员 梁凯瑞 李喆姬德强)3月29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在线上举办了“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文明对话”专题研讨会于线上召开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为专题研讨会致开幕词。李怀亮教授通过对比”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的概念,指出并强调了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促进文明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性;要实现可持续的繁荣与安全,尤其需要不同文明间的包容共存,让各国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百花齐放。李怀亮教授致开幕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伊斯兰堡社会科学中心项目执行人帕尔瓦莎·纳瓦兹女士(Palwasha Nawaz)简要介绍了国际大背景下的“文明对话”的理念,并阐述了中国传媒大学与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的理念、宗旨和目标。伊斯兰堡国防大学学者胡尔-哈克(Zahoor-ul-Haq)博士的发言以 文明对话 为核心主题,结合穆斯林文明和中国文明展开分析。他认为,穆斯林文明内部缺乏同质性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除在内部寻找共同点以外,他还强调了穆斯林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探寻共同点的重要性。目前,中巴
2021-04-01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召开干部任命大会
(通讯员 叶怀阳 摄影 王雷亭)4月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干部任命大会。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李众副书记宣布了学校党委关于学院干部任免的决定,聘任熊澄宇为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张洪生任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会议由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主持。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对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建设发展和学科布局倾注了大量心血,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过去十五年来,在学院教师的努力下,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充分对接国家战略,在文化产业等学科领域积累了宽度、广度和一定的高度。下一阶段,学院要进一步提升学科、学术、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加强学科建设深度。院领导班子要带领全院师生,在做好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身份转型,加强学术支撑,做好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引领工作,面向快速变化的世界局势与文化形态,积极关注新型文化业态,填补学术研究空白,争夺新领域,制定新战略,树立新目标。(编辑:阎玺)
2021-04-01
共进!中传、北外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摄影王雷亭韩秭一 余蓉茜)花开似锦,杨柳依依,春日的校园暖意融融,充满生机。3月31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率团来到中国传媒大学,同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共商合作大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两校深度合作新征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志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段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等领导共同见证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王达品副书记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讲话在热烈的气氛中,双方校领导畅谈两校合作交流渊源,共话教育使命担当,擘划未来合作愿景,提出具体落地要求。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讲话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高度重视校际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语言语种建设等方面,寻求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2021年学校召开本科教育大会,联合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共同发起倡议,建设中国传媒与艺术教育资源库,在业界、学界和社会引发强烈反响。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2021-04-01
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创作研究院成立暨动画电影《西厢记》剧本创作研讨会召开
(通讯员 秦占婷 高鹏 摄影 秦占婷)3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创作研究院成立暨动画电影《西厢记》剧本创作研讨会在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共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利民出席会议并致辞。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学院书记曹坤、戏剧影视艺术学院院长关玲、广告学院教授何海明等学院负责人及相关学者参会。央视动漫集团动画片《围棋少年》总导演马风清、《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总导演邵建明、著名动画编剧吕克、上海申动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及业界专家等30余人参加研讨。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山西省运城市历史文化丰厚,地上文物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此次《西厢记》动画电影的创作得到山西省委、运城市委的大力支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艺术创作工作,在廖祥忠书记、校长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处近年来通过艺术创作评价体系改革、科研机构改革、科研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学校科研工作者的热情,科研和艺术创作成绩喜人。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早一批建设动画专业的高校,现任书记、校长廖祥忠是中国动画高等教育重要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之一,我校动画专业在全国也始终处于引领地位,并有
2021-04-01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肖诗琪 王昕 摄影陈一豪)3月31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联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暨“党史开讲啦”系列讲座开课仪式。活动特邀香山革命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孟超为两院师生带来题为“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的主题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师生代表近50人参加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金雪涛主持。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奠定治理体系与政策基础。段鹏副校长强调,北京香山被誉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核心命题。国传和海南两院组织的首场党史学习教育讲座,以中共中央在香山为主题,高度契合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可谓“正当其时”。段鹏副校长希望两个学院能够深刻理解廖祥忠书记在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目标要求,认真思考如何“充分依托学科特色、资源、平台,精心设计‘自选动作’,打造学校精
2021-04-01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荣获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论文征集二等奖
(通讯员 孙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美育的重要思想论述,深化北京市学校美育工作及改革实践,提高北京市学校美育科研水平,北京市教委于2020年11月面向全市各大中小学教师及教育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开展了学校美育科研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日前,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喜获二等奖。高校思政课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关键课程,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发挥思政课对美育的指导作用。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兄弟学院多名教师积极首创实践了“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致力于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赵波老师的论文以《高校美育的“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探究》为题,阐释了“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的美育价值强化功能,介绍了“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探讨了“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的建设方向。文章主旨力图通过“双师思政课”的示范模式形成高校美育的模板效应,加强人才培养的“立德”基础。赵波老师认为,实施好“双师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提升创优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模式服务和整合了我校多样的艺术、文化资源,可挖掘出丰富的美
2021-03-31
校地联动协同工作机制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为进一步推进校地联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总结校地联动协同工作机制相关工作经验,3月26日下午,我校在明德楼918会议室举行校地联动协同工作机制研讨会。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市委教育工委安全稳定工作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李强,市公安局、市国家安全局、朝阳区教委、三间房乡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周边社区党委书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安全稳定工作部部长孙庆章,我校保卫部(处)部(处)长李伟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主持。李众副书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基本情况。李众副书记指出,近年来我校校园秩序规范化治理实现了质的提升,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校风校容校貌得到根本改善,安全、和谐的育人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率先在全国高校实现“校园无车化”,师生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日益提升;通过夯实“软件”与“硬件”基础,有效确保国家和首都重大活动及维稳敏感节点维稳任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形成的校园管理模式,在高校中起到示范作用。李众副书记表示,我校与二外携手积极推动构建校、地、警多方协同联动维稳机制,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疫情联防联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8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15
/
1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