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现任领导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通知公告
中传风采老
重要活动(老)
校园生活(老)
人才培养(老)
招生就业(背景)
现任领导特殊页
图片库
旧版入口
安全生产周1
中传新闻
2020-12-28
廖祥忠书记参加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赵新利)12月24日,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陵水召开部省工作会商会议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和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冯飞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出席。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参会并就我校海南办学情况作了汇报。陈宝生部长指出,此次会商是部省双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海南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办教育,开创了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新局面。下一步,国际教育创新岛要把人才建设摆在关键位置,要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当前,海南自贸港、国际教育创新岛、“十四五”都处在开局阶段,开局的主题词是“高质量发展”。海南要按照“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教育集中展示窗口”的要求,在国际教育创新岛中展现中国教育的形象、中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中国教育的话语权、中国教育的影响力。冯飞代省长指出,教育改革开放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
2020-12-28
我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晓茹 张昕)根据学校相关工作安排,12月25日上午,学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优秀考核评审会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会议室举办。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现场研究生院、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科学研究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保卫部(处)和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相关负责人作为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出席评审会,会议由考核工作小组副组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主持。考核工作小组对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参与本年度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评优工作的共有74名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人员。考核评优工作采用分组评审方式进行,分为文科艺术、理工、公共平台及其他三个评审组。各评审组依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生成的人员考核数据表和各单位提交的《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优秀推荐表》,分别从个人综合工作量完成情况、主要工作事迹、各单位推荐理由三个维度和工作成效、单位认可度、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等七个指标,对组内每位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和综合评议。秉承“求真务实、公平公正、注重实绩、兼顾特色”的原则,考核工作小组最终从各单位推选的28名实践实验系列专
2020-12-28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开题启动会召开
(通讯员 卫酉祎 摄影 刘佳雨)12月25日下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基于全媒体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传播及平台建设》开题启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顺利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教授、宣教处处长张艳,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基地秘书处)副研究员袁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王翠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永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瑜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主任张磊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项目开题启动会。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段鹏教授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喻梅副教授、宋凯教授、邹煜教授及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宋金宝教授主持。开题启动会上,段鹏副校长代表项目组从项目总体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他提到,该项目将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优势、全媒体中心的云平台支持以及技术团队的助力,构建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资源库并搭建相应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华经典诵读作品内容资
2020-12-25
我校喜获19项飞天电视剧和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奖
(通讯员 付洁)12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举办的“优秀电视剧论文”(第六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优秀电视文艺论文”(第六届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评选结果揭晓,共有70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我校19篇学术论文荣获各类奖项,占总获奖数近三分之一,是所有参评单位中获奖数量最多的单位,展示了我校在电视艺术领域的研究实力,彰显了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地位。本届我校获奖论文名单在本届论文评选申报期间,我校科学研究处大力宣传、广泛组织、积极报送。在申报动员上,一方面通过办公平台发布通知和微信平台全面推送,对评选细则作了详细介绍;一方面对电视文艺研究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和人员进行了点对点的动员,实现了点——面结合的科研服务,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参评的踊跃性;在材料审核上,加强对申报参评表内容和附件材料的形式审核,保证了我校申报参评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本届是历年来我校参评获奖论文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飞天电视剧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奖论文涉及理论研究、作品分析、创作批评等多个内容领域,聚焦我国当前电视内容创作发展,对
2020-12-24
我校开展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通讯员 禹学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实验室安全工作,12月23日上午,由李新军副校长带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校园建设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与,对学校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安全检查。校领导检查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此次重点检查的实验室有48号楼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新建的学生琴房、45号楼广告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微波通信实验室和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查过程中,李新军副校长与实验室负责人深入沟通,仔细询问了解实验室的课程开设、承担教学科研项目任务、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学生使用申请流程等情况。他强调,要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为核心,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让更多师生受益。同时,李新军副校长还仔细查看了实验室暖气、门窗等室内环境细节,现场体验了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授权后的使用效果,重点询问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并特别叮嘱各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寒假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遵守上
2020-12-23
我校共建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2020年理事会成功举行
(通讯员 孙玉红 摄影 刘通)12月21日,北京时间下午4点,贝尔格莱德时间上午9点,我校共建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2020年理事会在线举行。贝尔格莱德大学校长伊万卡、孔子学院塞方院长普西奇出席,伊万卡校长担任了会议主持。我校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小申代表中方理事会出席。伊万卡校长首先致辞,她表示很遗憾今年未能在贝尔格莱德见面,希望远在中国的合作伙伴都能够保持健康。她指出,两校合作多年,取得诸多成绩,希望在将来,除在孔子学院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以外,还能够开展其他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明年能来北京参加理事会。随后,普西奇院长作了本年度工作总结、财务报告及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报告。普西奇院长表示,今年计划很多,因特殊状况一些活动未能实现,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孔子学院仍然完成了诸多教学任务。全年开课38个班次、共计830名学员。孔子学院还举办了11场HSK考试,举办文化讲座、电影周、图片展等文化活动20余次,此外还有中塞语言对比等项目研究等。普西奇院长表示,不管明年疫情是否有好转,都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
2020-12-23
我校法律诊所和诊所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法律诊所及教师称号
(通讯员 周凯)12月13日,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20周年庆典暨教育、服务与法治国际论坛上,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法律诊所荣获全国优秀法律诊所称号,全国仅有18所高校获此奖项,法律系周凯副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法律诊所教师。法律诊所(Legal clinic)是法学教育借鉴了医学院培养学生临床实习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法学专业实践环节课程,法律诊所以培养有情怀、有公益心、有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为真实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2000年法律诊所首次被引入中国,2006年法律诊所课程正式纳入我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15年来,法律诊所在周凯、张鸿霞、杨孝怀组成的教师团队的带领下,结合我校实际,一方面深耕诊所课堂教学,探索诊所教学规律,从案例遴选、教学方法选取、教学内容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锻炼了诊所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为校内师生、校外公众撰写法律文书、法律咨询、出庭代理案件或仲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止2020年底,法律诊所已培养学生320余人。(编辑:阎玺
2020-12-22
段鹏副校长参加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党支部活动
(通讯员 卢思冰)12月21日,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党支部举行了主题为“对标全会重大部署,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段鹏副校长来到支部参加活动,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了宣讲与阐释,并与支部党员一起进行了深入研讨。活动由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党支部书记王静冬主持。本次活动以“贯通学、对比学、找差距”为主线,通过“专题党课+学习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专题党课环节,段鹏副校长以“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为题,指导全体党员在贯通联系中领会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并通过历史对比强调全会提出的新形势、新任务,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为支部党员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党课。随后,结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两个文件,支部全体成员对标五中全会部署,对如何把握新阶段,认识新形势,聚焦高质量主题,深挖“立德树人”内涵,吃透教育评价改革与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本研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工作实际,把握工作要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讨。会上,段鹏副校长对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党支部深入学习、结合实际工作研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
2020-12-22
喜讯:校传媒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
(通讯员 陈继东)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校传媒博物馆被评定——国家二级博物馆。这是继传媒博物馆2018年被评定国家三级博物馆后,时隔两年,通过对标国家级博物馆发展和建设标准,提升“展览、收藏、服务、研究和管理”等业务水平,实现成功晋级,再次获得了全国博物馆界国家级荣誉。2020年7月16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传媒博物馆接到通知后,按照新颁布的《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计分表》(文物博发〔2020〕2号)等相关要求,迅速投入到国家博物馆的申报工作,从“评估准备、材料申报、书面审查、现场评估、数据比对、综合评定”六个方面积极准备,申报材料获得文博行业专家认可。最终传媒博物馆通过定级评估,被列入第四批公布《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是贯彻全国高质量发展要求,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自200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四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本次评估总数达到1224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比例达22.1
2020-12-22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赴人文学院“名师大讲堂”讲学
(通讯员 乐琦 甘煜婷 摄影 王庆福)12月1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研究员应邀赴中人文学院“人文名师大讲堂”讲学。刘跃进所长以“《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文人思想及创作”为题,为人文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主持,人文学院文学系主任董希平、副主任王永、学院师生代表聆听了讲座。讲座伊始,张晶院长代表人文学院对刘跃进所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具体介绍了刘跃进所长在文献学和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刘跃进所长以“大一统”话题的由来为线索展开讲座,他指出,在中华民族走向一统的进程中,《春秋》“大一统”观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体现出秦汉社会对于国家繁荣的强烈渴望和对民族统一的坚强意志,并在长期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我们共有的核心价值观。接着,刘跃进所长分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追溯《春秋》“大一统”观的思想渊源;二是考察《春秋》“大一统”观的历史内涵;三是分析《春秋》“大一统”观的政治诉求,指出《春秋》“大一统”的核心要义是尊王攘夷,故以王法正天下;四是纵论《春秋》“大一统”观的文化呈现,
2020-12-21
党委宣传部被评为2020年《中国教育报》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
(通讯员 孙靖)在2020年中国教育报刊社首次开展的年终新闻宣传工作总结评选中,我校党委宣传部被授予2020年度“教育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称号。近日,中国教育报北京记者站组织部分区县和高校宣传工作代表举行北京优秀宣传单位、优秀通讯员颁奖仪式暨交流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处级组织员、宣传报道通讯员孙靖代表我校参会领奖。交流会由中教报北京记者站施剑松站长主持,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蔡继乐、北京教育新闻中心主任于海参加大会并颁奖。孙靖老师在交流发言中向与会者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与中国教育报在重点报道宣传方面的成功合作经验。近年来,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形势与政策课、“双师思政实验课”教学改革创新中做出了一些特色工作,具有一定的宣传推广价值,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2018年11月,中国教育报以《思政课上,国计民生受欢迎——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形势与政策”课,让教师对接专家和学生》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形势与政策”课创新举措,报道也被多家媒体转载。2020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以《“双师教学”:重兵突击关键课堂——中国传媒大学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同上一门课》为题专题报道我校“双师思政实验
2020-12-21
我校国际学生参加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得佳绩
(通讯员 乐琦 刘梦华)近日,我校人文学院汉语教育中心组织国际学生参加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佳绩。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是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的一场面向社会各界人士的比赛。通过诵读、讲解、书写、篆刻等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传承优秀文化、抒发家国情怀、弘扬中国精神。本届大赛主题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礼赞伟大时代精神”。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组织国际学生提交了优秀的朗诵作品。其中,语言进修生丽娜(俄罗斯)和2019级本科生翟乐一(也门)入围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翟乐一获优秀奖。丽娜的作品为《在山的那边》,指导教师为蒋成峰副教授。这首诗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海”是理想,“群山”是无穷无尽的困难险阻。“跃山逐海”的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而崎岖的,但只要百折不屈、砥砺前行,终将到达“海”的那边。翟乐一在作品中身着也门传统服装,深情诵读曹操的《蒿里行》,用这首诗致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祝福自己的祖国与世界早回安宁。他的指导教师为陈晓宁副教授。此次比赛从2020年4月至今,经过层层选拔,历时大半年。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用“诗心、智心、诚心”与国际学生一路同行。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的国际
2020-12-21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0波兰格但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
(通讯员 张若琦)12月20日,2020波兰格但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lm Festival – Animafest Gdansk 2020)官网发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学生吕天韵、匡司选、齐雯卿、欧亚菲、冉尤嘉的作品《琴语》从来自全球各国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叙事动画短片竞赛单元,这也是入围该单元仅有的两部中国作品之一。2020格但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官网截图《琴语》是吕天韵、匡司选、齐雯卿、欧亚菲与冉尤嘉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陈天任、艾胜英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讲述了90年代末一位因追求钢琴梦想而受到父亲反对和打压的少年和一位因钢琴比赛失利而受到母亲斥责的少女,在火车上偶遇后,出于对双方遭遇的情感共鸣和对音乐的共同热爱,用只有彼此才懂得的钢琴语言相互慰藉的动人故事。 作品《琴语》海报格但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由格但斯克市与波美拉尼亚省政府共同筹资举办,旨在为来自全球各国的优秀长、短篇动画作品提供宣传和推广平台,2020格但斯克国际动画电影节定于12月21日-12月30日通过网络举行
2020-12-21
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杨欣欣 霍婉晴 贾晓萌摄影 王雷亭)12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生创新论坛成功举办,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论坛是“2020金蔷薇学术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能传播:艺术与科技”为主题,分为主论坛和“理工分论坛”“新闻传播分论坛”“艺术分论坛”“艺术与科学分论坛”4个分论坛,共收到国内外20多所高校的博士生投稿100余篇,最终有66篇入选。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和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在主论坛致辞。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立足研究生创新改革,突出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使命和方向,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培养质量,率先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从招生、培养、学位、导师到质量监控、学科调整等各个方面全面进行了改革,这既是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要举措,也是在落实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主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主持,姜副书记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举办背景及重要意义,并简要总结点评了主论坛7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学者就智能传播背景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8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3
/
1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