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现任领导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通知公告
中传风采老
重要活动(老)
校园生活(老)
人才培养(老)
招生就业(背景)
现任领导特殊页
图片库
旧版入口
安全生产周1
中传新闻
2023-12-23
中国传媒大学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管理提质增效研讨会暨年度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曲肖羽 赵楠)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推动实验室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12月20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管理提质增效研讨会暨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中传学术中心顺利召开。张树庭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柴剑平副校长主持会议并作相关工作部署,各教学、科研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学校实验室工作相关人员60余人参加会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领导班子围绕部门基本情况、整体工作思路、实验室建设及未来规划、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等情况依次进行汇报。同时对学校实验室及大型仪器设备10月使用情况统计报告、实验室分布地图、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与系列管理流程等进行解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工作汇报来自电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5位教师代表,立足于工作实际,就学院实验室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安全保障及开放共享等方面的经验举措进行了分享,同时对探索实践育人、创新实验室智慧化和持续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学科研单位代表经验分享在交
2023-12-22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在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喜获三金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3年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的评审结果,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团和音乐剧团选送的三部参赛作品——《科斯佳的新戏》《美哉·诗经》和Our Finest Dreams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本届戏剧节多幕剧类别金奖、朗诵类别金奖、短剧类别金奖,创造了我校在该项赛事的历史最好成绩。在本届大学生戏剧节中,我校选送的三部参赛作品参加了线下展演活动,精彩的表演获得一致好评。多幕剧《科斯佳的新戏》改编自俄国剧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名篇《海鸥》,故事讲述了乡下小镇青年作家科斯佳与少女妮娜之间的爱情故事,并由此展开了众多人物之间的生活与情感纠葛。本次改编是戏剧团主创团队对“幻想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手法的一次大胆尝试。《美哉·诗经》由我校戏剧团编创,表演者均为戏剧团成员。该节目通过朗诵和演绎,营造出丰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之美,极具感染力。短剧Our Finest Dreams是由学校音乐剧团根据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音乐剧。故事讲述了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不断追寻自己写作的梦想,在一次次挫折与失败的磨练中,在亲人姐妹的陪伴和鼓励下
2023-12-21
中国传媒大学与英特尔联合成立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
12月15日,在国家体育馆副馆举办的“AI无处不在,创芯无所不及—2023英特尔新品发布会暨AI技术创新派对”活动上,中国传媒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CUC-Intel Generative AI Creativity Center)宣布成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出席活动并与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市场销售部总经理王稚聪,英特尔中国首席营销官吕冬等共同为创作实践中心揭牌。“中国传媒大学英特尔人工智能生成艺术创作实践中心”(以下简称“英特尔人工智能实践中心”)是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DigiLab实验室与英特尔公司联合打造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基地,也是国内首家基于新型AI芯片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技术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以及新媒体设计教学科研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在动画与数字艺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多年来,学校坚持“人文为体、科技为用、艺术为法”的办学宗旨,准确把握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科技为传媒内容领域带来的变革趋势,依托学校综合性的学科背景,走出了一条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我校动画、数字媒体艺
2023-12-21
李新军副校长率团出访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高校
(通讯员 舒鹏翼 张瑶 摄影 赵泽帆)12月7日至16日,副校长李新军率我校代表团出访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先后访问马来亚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梅西大学等九所海外高校,针对国际预科项目海外资源拓展、海南国际学院国际合作等工作展开座谈交流。访问期间,李新军一行还看望了正在悉尼就读的国际预科往届学员。12月8日上午,李新军一行访问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会见副校长Beverley Webster教授及相关学院负责人。李新军在致辞中表达了对落实双方在东南亚留学2+2国际本科项目上加强合作的期待。Beverley Webster副校长介绍了莫纳什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专业开设情况及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部分专业的入学要求,并表示两校学科设置匹配程度高,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就国际预科项目开展深度合作。莫纳什大学是世界百强名校,2024QS世界大学排名第42位,马来西亚校区作为全球多所分校之一,通过双方MOU(校际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可以进一步提升我校东南亚留学2+2国际本科项目海外对接院校水平,为该项目学员提供更多优质选择。12月8日下午,代表团访问马来亚大学,与常务副校长Yatimah Alia
2023-12-20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研究生工作会暨研究生导师培训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周思涵)12月13日上午,我校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研究生工作会暨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在中传学术中心V05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特邀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教授举行人工智能前沿讲座。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出席会议做总结讲话,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副院长李传珍、各培养单位主管领导和教学秘书、研究生院各科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我校全体研究生导师于线上同步参会。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徐迎庆教授做了题为“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探索”的讲座。他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阶段,并结合自身参与的Midjourney案例向全体导师展示了AIGC的创造性。徐教授提出,应牢牢把握学科交叉的宏观视野,以智能技术为引领,创新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李传珍围绕我校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相关规定与安排,对本学期研究生培养、学位申请与审核、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涉及教学运行、学术活动、教改项目、学位论文与学位申请工作流程及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提醒全体导师关注各个工作节点中须注意事项。任孟山总结了本学期导师队伍建设工作情况,并对下学期工作重点进行部署。他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导师评聘文件的
2023-12-20
杭州亚运文化遗产暨《嗨,亚运》纪录片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通讯员 潘悦 毛俪蒙 朱玲珑)2023年12月14日,“亚洲风范 东方影像”杭州亚运文化遗产暨《嗨,亚运》纪录片创作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旨在交流与探讨亚运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与文化意义,为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传承亚运文化遗产、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与力量。第19届杭州亚运会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亚运会,既向世界呈现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活力,在国际舞台上彰显出和平、自信、包容、开放和发展的中国形象。此次研讨会围绕如何传承杭州亚运文化遗产,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命题,邀请各界专家、学者通过现场与视频参会的方式共聚一堂,共商亚运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共话重大体育赛事影像书写与国际传播的经验。杭州亚组委执行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副总经理池建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亚奥理事会代理总干事维诺德·库马尔·帝瓦里则通过视频向研讨
2023-12-19
我校“光明影院”无障碍信息传播工程项目荣誉入选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记者 张旭)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我校推荐申报的“光明影院”无障碍信息传播工程项目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光明影院”无障碍信息传播工程开始于2017年,入选2020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多项荣誉。师生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优选片目,坚持每年制作104部作品,为视障人士搭建“文化盲道”,将“课程思政”拓展为“作品思政”,打造了思想政治教育、公益情怀教育、传媒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新模式,是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项目共制作主题向上向善、题材丰富多元的无障碍电影500多部,也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设立了固定公益放映单元,立足国际舞台,为讲好中国的公益故事作出突出贡献。附: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名单
2023-12-19
中传校友董丽娜获评“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大家是否还记得2023年6月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上首位播音专业视障毕业生董丽娜在廖祥忠书记的搀扶下走上讲台她的声音坚定而明亮点燃全场,传遍网络带来光的温暖和力量现在,她有了一个新身份——“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校友敬一丹讲述董丽娜的故事颁奖现场十几年追梦圆梦她的声音有一种治愈的力量她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让青春闪耀光芒董丽娜介绍短片董丽娜,女,汉族,1984年9月生,群众,2023届中国传媒大学首位视障播音硕士毕业生,语言艺术工作者。她先天弱视,10岁失明,但她自强不息、排除万难,在22岁时争取到了视障人士播音培训机会,获得了一级甲等普通话证书,成为《丽娜品读时间》的主持人。2020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2023年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音硕士,奏响了踔厉奋斗的人生乐章。未来,董丽娜希望能在语言艺术的教学和创作方面继续深耕。获得“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荣誉称号,您有何感想?董丽娜:获得“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荣誉称号我备受鼓舞,其他榜样的事迹都特别感人,他们做了很多很大的事情,我只是在坚持做该做的事。作为学生,我渴望成长,努力过好每一天,让自己不断地进步;作为语言艺术工作
2023-12-18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9届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
(通讯员 吴迪)2023年12月14—15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9届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主办,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杜永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年鉴编委柴剑平,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曾广旺,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年鉴编委周然毅,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年鉴编委马莉,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主编、年鉴编委曲宗生等领导出席会议。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年鉴编委、特约编辑代表等7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杜永明,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年鉴编委柴剑平通过视频发来讲话,广东省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曾广旺现场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杜永明通过视频发表讲话杜永明在视频讲话中指出: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办了30多年,有声有色,在业界受到广泛好评,这是两个主办单位通力合作的结果。年鉴工作要把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成果融入年鉴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在加强和重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媒体融合、公共服务以及传播覆盖、新技术应用内容的反映和记载;要紧密结合广播电视和网络视
2023-12-16
我校应邀参加2023年世界中文大会
(通讯员 孙玉红)12月7日至9日,2023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全体会议由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发表主旨演讲,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出席了主论坛并致辞。大会包括主论坛、全体会议、近20个专题论坛和平行论坛。我校副校长柴剑平、三所孔子学院和一家孔子课堂的中外方院长应邀出席了大会。柴剑平副校长与我校参会代表合影柴剑平代表学校会见了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曹雪飞、中方院长符绍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国际部主任卡拉、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莱蒂西亚、中方院长白岚玲、办公室主任阿托斯、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丰海、日本长野日中友好协会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夏丹等与会人员。柴剑平积极肯定了各孔子学院(课堂)在促进国际中文推广、院校交流与文明互鉴等方面的工作成绩,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孔子学院的建设主体之一,将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力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为加快中文走向全球、服务世界做出贡献。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获奖在大会专项论坛国际中文水平考试考点会上,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荣获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颁发的“2023年度HSK优秀考点奖”。我校教育国际交流展展
2023-12-15
“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12日,“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举行,张树庭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主办。研讨会开始前,张树庭校长会见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王润泽会长,对她莅临本次研讨会表示感谢。张树庭校长会见中国新闻史学会王润泽会长在开幕式上,张树庭校长指出,现在世界政治格局动荡不居,舆论斗争激烈复杂,中国式现代化新文明正在崛起。在此背景之下,构建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近年来,学校在政治传播教学架构、理论和实务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未来会继续推动政治传播的学科发展,张树庭校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提供一个开放平台,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交流思想、畅所欲言,为新政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张树庭校长致辞在学术研讨环节,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代表学院向王润泽会长及与会嘉宾表达了感谢。她表示,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界这艘大船的舵手,政治传播学在国内的发展离不开学会的关怀。在学校支持下,学院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全力支持和重视政治传播研究所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2023-12-15
我校三个项目在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项目遴选中斩获佳绩
(记者 张旭 宋佳音)日前,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新时代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项目遴选结果,本次评选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通过学校申报、资格认定、专家会评、现场展示等环节,共遴选出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工作室30个、培育工作室15个,北京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示范项目10个、培育项目8个,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90项。我校推荐申报的“‘好老师’工作室”入选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工作室;《心理危机学生家-校系统式干预案例分析》《构建“以美育德”大思政体系 助推全方位思政育人建设》入选北京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其中,“好老师”工作室是以发掘、讲述、传播、培育好老师为目标的教师思政工作室,旨在通过开展“寻访好老师”系列活动,营造“学习好老师”浓厚氛围,形成“争做好老师”良好态势,激发产生好老师不断涌现的群星效应,努力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坚实师资保障。该工作室项目在首都高校45个入围项目中获第11名。《心理危机学生家-校系统式干预案例分析》案例中,运用系统观视角,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帮助学生渡过心理危机,不仅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本身,同时关注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班级环境以
2023-12-15
喜讯:我校博士生导师高晓虹教授荣获“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通讯员 张磊 黄芷葳)12月6日,2023年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电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晓虹教授荣获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我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研究生育人成效的核心工作之一。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发挥榜样辐射带动作用,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评选工作,专门制定《关于评选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的实施方案》。经导师及指导团队申报、培养单位初评、研究生院组织相关部门严格审核评选、党委常委会审定,高晓虹教授获评我校2023年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并被推荐参加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评选。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本次共评选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49名,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22个。高晓虹教授在北京地区两百余所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的研究生导师中脱颖而出,斩获殊荣。这项荣誉是对其多年来以身作则、潜心指导、心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我校近年来锐意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导师队伍管理与建设各项综合举措落地实施所取得的可喜成绩。高晓虹教授是我校“双一流”学科之一——新
2023-12-14
中传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获两项全国金奖
12月3日至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举办。该赛事为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顶级赛事,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地区、5296所院校、421万支团队、1709万人参加了比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两项、全国铜奖一项、北京市一等奖九项,再创历史最好成绩。本次大赛以“我敢闯 我会创”为主题,由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青团中央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津大学承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大赛并讲话。他表示,要以赛育才、以赛促用、以赛为媒,加速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激发青年才俊无限的创新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教育的、青年的更大贡献。在本次大赛中,中国传媒大学参赛作品“冠声文化:让声音赋能中国文化乘风出海”获主赛道研究生初创组全国金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主赛道全国金奖。在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国传媒大学参赛作品“诵经典·言家国——民族地区青少年经典诵读公益服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49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4
/
17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