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现任领导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通知公告
中传风采老
重要活动(老)
校园生活(老)
人才培养(老)
招生就业(背景)
现任领导特殊页
图片库
旧版入口
安全生产周1
中传新闻
2022-04-01
知名校友敬一丹向“中传学者文库”捐赠图书
(通讯员 冯佳 摄影 刘安彤)3月29日下午,“知名校友、主持人敬一丹图书捐赠仪式”在图书馆举行。此次捐赠的图书共计九种,是敬一丹校友多年新闻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与理论思考的结晶,将与她的硕士毕业论文一并入藏图书馆“中传学者文库”,供在校师生阅览。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岩、图书馆馆长龙小农、图书馆各部门负责人及在校学生代表参加捐赠仪式。仪式由图书馆副馆长王进主持。龙小农馆长在致辞中,代表图书馆对敬一丹的捐赠表示衷心感谢。他深情回顾了敬一丹的著作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的影响,评价敬一丹所赠图书是“见人见物,所思所想,真性真情,一以贯之,给人启迪”。敬一丹校友在发言中盛赞学校图书馆建立“中传学者文库”,为学校展示学术成就、赓续中传文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敬一丹以很多鲜活的细节回忆,讲述了图书馆对她学业的重要帮助,形象而谦虚地称此次赠书是向母校“交作业”。她希望图书馆继续助力传媒学子积累学术底蕴,为培养更多优秀传媒人才服务。姚喜双教授高度赞扬了敬一丹的人品、学识和专业能力,希望图书馆好好利用校友捐赠的学术著作和优秀作品,利用现代
2022-04-01
我校学生作品在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奖
(记者 阎玺 通讯员 柳帆)3月28日,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三个赛道正式公布获奖名单,我校学生作品在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媒体融合内容创新赛道取得优异成绩。总共49个获奖作品中,4个作品为我校学生团队主创,1个作品为我校师生参与联合制作。在媒体融合内容创新赛道,2021级国重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郭嘉豪团队的作品《“传”说冬奥》获得一等奖,2018级新闻学院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韩昊鹏团队的作品《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政策指导下垃圾焚烧行业的变革》获得三等奖,2019级新闻学院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朱雯钰团队的作品《冬奥倒计时之数据图鉴》获得入围奖,我校师生参与制作的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乔晓鹏团队作品《遇见·有戏》获得优胜奖。在媒体融合技术创新赛道,2021级国重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钟靖宇团队的《基于Imagehash的图片视频媒资检索算法》获得优胜奖。《“传”说冬奥》以“传”字为线索,分别从冬奥的历史传承、北京冬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北京冬奥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三个角度,利用创新的交互叙事方式和数据可视化手法展现本届冬奥会的全貌。作品巧妙运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丰富
2022-03-31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中传考察调研并指导工作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范绮梦)3月30日上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一行来到我校,调研就业、学科建设、国家舆情实验室等工作情况。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主任刘玉光,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维清,高校学生司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唐小平等陪同调研。教育部领导一行在我校国重大楼融媒体中心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交流。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王达品、李众,副校长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校长助理王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廖祥忠书记主持。廖祥忠书记重点汇报了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学生就业、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学校党委坚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思维,着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迎来了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的第一个腾飞期。廖书记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
2022-03-31
我校学生作品荣获2022里斯本动画节特别表彰奖
(通讯员 张若琦)3月27日,2022里斯本动画节(MONSTRA2022 - Lisbon Animation Festival)颁奖典礼圆满落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学生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的作品《蜉蝣日记》从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54部决选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学生短片竞赛单元(Student Short Films Competition)特别表彰奖(Special Metion),这也是本届动画节上唯一获奖的中国作品。2022里斯本动画节官方网站发布的获奖名单截图2022里斯本动画节组委会发来的获奖桂冠标志《蜉蝣日记》是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艾胜英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的以生命为主题的毕业设计短片。此前曾入围包括2021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2021葡萄牙埃斯平霍国际动画电影节、2021意大利Cartoon Club国际动画节等在内的多个国际著名节展的竞赛单元,并获得2021韩国独立动画电影节“Asia Road”主竞赛单元“Asia Road”奖、2021台中国际动画影展学生短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奖、2021意大利Ca’ Fo
2022-03-31
我校61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通讯员 丁舒珊)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我校61门中、英文在线开放课程首批上线运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综合集成平台,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这四个子平台构成。其中,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是面向全体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开放的全球高等教育智慧开放课程平台。平台首批上线2万门课程,这些课程是从52000多门优质课程中选拔而来的,覆盖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此次我校入选的61门课程中包括中文课程50门,英文课程11门。其中有《摄影艺术创作》《服饰艺术传播与创新设计》等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也有依托我校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校级优质示范课,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我校自2018年第一批慕课上线以来,加速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了从中文到英文,从慕课到微专业,从内部积累到外部共享的转型,目前已有近70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国内外主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运行。此外,我校先后出台《中国传媒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混合式
2022-03-29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黄建)3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联学活动中,与会人员集中收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视频新闻,一致表示要筑牢理性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四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作重点发言。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以“担使命 创一流 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为题汇报了“担当使命、强化作风、勇创一流”的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教授以“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走好必由之路 实现高速飞行”为题,从历史逻辑遵循、理论逻辑遵循和实践逻辑起点三个维度解读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论断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含义;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李智教授就“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阐发了自己的思考;马克思
2022-03-27
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丨中传信息化建设提速升级再部署
(通讯员 张弛 摄影 周维一)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自2018年以来,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治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学校成立专班高质量完成“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赋能、机制革新、制度保障”三策并举,为学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廖祥忠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2022年,教育部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进行了整体部署。“行动”明确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怀进鹏部长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了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使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力地
2022-03-26
我校三部作品入选《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记者 张旭)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开展的“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遴选结果揭晓,我校三部作品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入选作品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孵化的优秀成果。《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以沉浸式朗诵和表演的形式,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故事性强、饱含家国情怀的视听语言创作;《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系列短视频以“铭记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为主题,融入学校文化象征“小白杨”,通过口述历史方式讲述北京的红色故事;《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采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女兵张蔡琴奶奶,了解其个人经历和事迹,还原志愿军在后勤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中艰苦奋斗的故事。《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
2022-03-25
我校与智利大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
(通讯员 钟婉初)3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智利大学国别研究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形象与传媒学院就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合作事宜进行了线上洽谈,双方就共建海外研究中心达成共识,并计划于近期签署合作备忘录。李怀亮院长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和海外中心建设情况,期待双方未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研究领域展开更多紧密、深度的合作。李怀亮院长提到,智利大学历史悠久,是蜚声拉美的一流大学,他衷心希望双边能共同努力,促进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发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李怀亮院长致辞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表示,寻求共同价值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彼此关系时的普遍共识,智利大学十分期待未来与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术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国别研究学院副院长里卡多·甘博亚提到,智利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合作,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促进中国和智利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致辞智利大学形象与传媒学院凯西·索托马约尔、国别研究院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
2022-03-25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近日,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Stuttg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官方网站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徐然的作品《蝴蝶飞落的痕迹》与2018级动画专业学生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的作品《树洞》双双入围青年动画单元(Young Animation),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我校作品连续第三年入围这项国际顶级赛事的竞赛单元。斯图加特动画节官网发布的入围名单截图《蝴蝶飞落的痕迹》是徐然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洪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短片,该片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以颇具油画风格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对过世外祖母往昔生活的回忆,情感深沉,打动人心。《树洞》是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高薇华、刘大宇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联合创作短片,讲述了一个每天被无数人当成倾诉对象的木偶人从一个抱着好奇心的孩子那里收获意外礼物的温暖故事,画风清新,创意十足。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创办于1982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画节之一,也是具有奥斯卡奖
2022-03-25
我校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舆情传播动力学研究系列进展
(通讯员 冀美琪)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了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领域研究系列进展。近日,课题组以“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Global Vaccination Campaigns to Combat COVID-19”为题在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期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中国传媒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殷复莲教授,第二作者为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冀美琪,第三作者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杨忠良,通讯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胡智文教授。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疫苗犹豫情绪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WHO列为危害全球健康的首位。因此,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深度剖析加剧疫苗犹豫和反疫苗运动的内在因素和外生变量,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疫苗推广政策,从而解决全球社会差异,实现群体免疫。文章作者以社交媒体Twitter为主要平台,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公众对新冠疫
2022-03-25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选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
(记者 张旭)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中,我校推荐申报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负责人:曾祥敏)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团队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相协同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课堂、入脑、入心”,形成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育人体系。课程体系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为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评选,全国共有100所高校的100个项目入选,涵盖思政育人、乡村振兴、首都建设等领域。项目培育建设周期为2年,2023年2月底前,教育部组织进行中期评估;2024年2月底前,教育部对各项目开展验收工作,公布结项结果。(编辑:阎玺)
2022-03-25
我校联合500 Global发布《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
(通讯员 蒋洁)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合世界知名风投机构500 Global共同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高校教授导师、知名企业机构高管参与支持,将目光聚焦于大学生创业的潜在机会与挑战。报告对来自全国275个城市、1431所高校的13742位大学生进行调研,归纳总结了18个问题的统计结果。根据10791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本次受访大学生中,96.1%都曾有过创业的想法和意愿,14%已经创业或正在准备创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大部分大学生看好的创业领域。报告总结了2021年大学生创业十大趋势。其中,“新媒体对创业越来越重要”是一大重要趋势,MCN、创作者经济等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方向。此外,报告也总结了“全球高校创业规模形成‘中美领跑’格局”“创业能力会成为未来人才评估的基本要素”等发展趋势。除数据分析外,报告还聚焦实用性,介绍了4个适合大学生的常用创业工具:“5T瑞士军刀”“创业画板”“投资审查显微镜”和“
2022-03-22
我校共建孔子学院获评2021年度HSK优秀考点
(通讯员 孙玉红)近日,我校共建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喜获汉语水平考试(HSK)主办机构汉考国际及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授予的“汉语考试优秀考点”称号。此次共有25个欧洲考点获此殊荣。2021年,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考试开展尤其艰难。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克服困难,先后举办了HSK汉语水平考试和HSKK汉语口语水平考试共计11场,837名考生参加了考试。为满足各地汉语学习者的需求,考试分别在埃尔默洛、瓦塞纳尔、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奈梅亨、阿默斯福特等七个考点举行。为遵守疫情管控相关规定,给学生考试提供便利,除定期的现场考试之外,孔子学院还专门举办了两次线上考试,给予了汉语爱好者们极大的鼓舞和支持。汉语平考试(HSK)是一项国际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母语非汉语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近年来影响力日增,已成为仅次于托福和雅思的世界第三大语言能力测试体系,对留学生升学、毕业乃至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汉语水平考试的规模和质量,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情况的重要体现。目前,格罗宁根孔子学院仍在积极拓展考点,服务考生。2021年,孔子学院与荷兰最大的中文学校代尔夫特中文学校合作的考点正式成立,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9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76
/
17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