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出席我校科研财务工作改革中期成果汇报会并作重要指示

来源:文科科研处浏览次数:1026发布时间:2016-05-23

(通讯员 王德平 闫磊凡)5月19日下午,我校召开科研、财务工作改革中期成果汇报会。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全程听取会议并作出重要指示,会议由副校长廖祥忠主持。各学部(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会议。

廖祥忠副校长首先对此次会议作出了说明。他指出,此次科研、财务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与行政经费相平行的、独立的科研经费报销体系。改革思路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学校、学部(院)、相关职能部门、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突出项目负责人主体责任和单位监管责任;二是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拓宽报销范围,提高劳务费和绩效支出比例;三是坚持高端奖励原则,加强对高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奖励,同时兼顾对广大青年教师的激励,着力培养科研后备人才;四是制定科研经费报销细则,方便科研人员经费报销,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五是组建专业机构和团队,在财务处设立科研经费管理中心,配备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并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充实科研经费管理服务力量;六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报销流程,释放科研活力。改革中坚持三大原则:一是不突破国家的红线;二是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三是参照国家法律法规、兄弟院校的做法和事物本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实现此次科研、财务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让不得不搞科研的人有尊严地搞科研,让不用搞科研的人快乐地搞科研。”

会上,文科科研处处长段鹏、科技处处长王永滨、财务处科研经费管理中心主任张丛丛等分别对《中国传媒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奖励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研经费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研经费报销细则》等四份文件进行了细致解读,就此次改革重点突破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新的文件和政策引发了参会同志的极大热情。在随后的座谈阶段,各学部(院)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学校此次改革力度很大,体现了学校党委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强化了科研导向,能够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与会人员还针对文件内容提出了不少具体的建议。在探讨一些细节问题时,陈书记饶有兴致的参与到大家的热烈讨论中,前瞻性的观点、敢于担当的魄力和精准犀利的语言使得会场上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满场欢乐的笑声。

在全程听取了会议后,陈文申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科研、财务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陈书记指出,此次会议非常成功,充分体现了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从纵向发展来看,我校科研工作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在纵向项目的立项数量和经费总量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如果横向和一些综合性大学比较,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亟需通过财务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创造条件,使其能够发挥自身才智,心情愉快地搞科研,从而促进我校科研可持续性创新发展。陈书记认为此次改革思路清晰,具体措施得当,特别是对校内外开展了深入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文件,充分体现了“接地气”的特点,在科研和财务融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于下一步工作要求,陈书记指出,要加快改革步伐,在征求意见和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文件细则,在坚持原则和促进发展中探寻更好的结合点。科研经费管理要体现出对科研人员的尊重,突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向重大项目和国际学术研究成果倾斜,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研经费的稳步增长,从而继续提升我校科研实力,为推进学科评估和建设一流大学夯实基础。他同时要求各学部(院)也将信息传达给每一位科研人员,使项目负责人和科研人员认识到位,不要触犯红线。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陈书记的推动下,廖祥忠副校长主持了此次科研、财务工作改革。今年3月我校推出《中国传媒大学科研项目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研项目财政性结存资金使用暂行办法》、《中国传媒大学科研信用管理档案制度(试行)》等三份暂行管理文件,在横向经费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迈出科研、财务改革的第一步。随后,学校启动了第一轮调研工作,廖祥忠副校长率队前往清华大学等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并对校内17个部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我校文科科研处、科技处、财务处等部门列出几方面的问题清单,并结合中央关于科研经费改革的精神,经过近两个月的悉心研判和反复讨论,制定出《中国传媒大学科研、财务改革文件汇编》。此次中期成果汇报会的召开标志着我校科研、财务改革完成了中期相关工作。

根据会议要求,学校将继续组织文科科研处、科技处、财务处等部门到国家相关部委和高校开展调研工作,争取早日出台系列相关文件,为我校此次科研、财务改革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编辑:武楠)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