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举办2025未来菁英区域国别传播胜任力暑期班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4发布时间:2025-07-16

7月8日至11日,中国传媒大学举办2025未来菁英区域国别传播胜任力暑期班。本次暑期班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国际传播白杨班联合承办,以“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多语沟通力与全球传播力的高素质、战略性储备人才”为目标。

开班仪式前,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院长廖祥忠会见暑期班首讲嘉宾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陆如泉,并颁发感谢状。

陆如泉以《中国石油跨国经营与海外跨文化管理实践》为题,结合中国石油国际化发展历程,阐释企业在海外运营与分区域国别跨文化管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求同去异、求同存异、求同求异”跨文化传播方法,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跨文化传播经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评论部主编、制片人、评论员毕建录在《区域国别精准传播媒体实战案例解析》讲座中,深入剖析了当前美西方对华传播特点,强调要抓住重大国际新闻契机,通过主动议题设置、善讲共情故事、构建传播网络以及聚焦“全球南方”等策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郭存海在《理解·对话·建构:植根拉美的中国叙事与传播创新》讲座中,从拉美民族性格特质出发,深入分析了中拉合作友好关系的未来发展,为对拉美进行精准传播提供了创新思路。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礼宾礼仪专业委员会核心专家朱红勤在《现代国际礼仪——国际礼宾通则和西餐礼仪》讲座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了现代国际外交的礼仪规范,并在互动环节示范国际场合中的礼仪标准,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在《全球南方传播下的中非媒体合作与学术自主创新》讲座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对非传播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从“正面新闻”转向“构建性新闻”,从“讲好故事”升级为“建好关系”,从“区域化表达”迈向“精准传播”的传播理念。

培训期间,学员们赴CGTN总部参观调研,感受新闻制作的创新理念与前沿技术,领略国际传播工作一线的专业与高效。在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外交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结业仪式上,国际传播白杨班刘子赫、信息传播学院刘蕊萌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徐思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们表示,在为期三天的学习中,深入了解了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传播的前沿理论,通过实地参访沉浸式感受到国际传播的实际场景与先进理念。未来,将积极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与工作中,为区域国别建设与国际传播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学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