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影视制作班圆满结业

来源:继续教育学部浏览次数:663发布时间:2016-07-07

(通讯员 哈滨)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促进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培训学院承办的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影视制作班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五年。近日,合作第五年的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影视制作专业培训班结业。

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班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与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合作举办。培训贯彻落实了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中宣部、财政部下发的《教育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定向培养及培训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其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对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宣传队伍业务水平,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和文化安全,更好地促进多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

作为传媒领域的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在此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和统筹管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设置上,除了广电系统培训中常规的视听语言、摄影、电视节目策划、非线性编辑等影视课程外,还增设了新媒体视频创作等前沿课程,同时还定期组织学员进行室外采风和节目录制等活动。

十五位学员均来自新疆省的文化系统和广电系统。在逾期一年的培训课程与实践中,科学的培训课程设置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互动性,使学员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氛围熏陶下不仅提升了理论知识,还增长了实践技能。他们独立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祖鲁节》和宣传片《巴依老爷——美食》。在学员的图片作品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原了他们在京求学一年中的激情与梦想。

学员作品《祖鲁节》

回顾五年时间,培训学院培训过的学员回到工作岗位上大都成为业务骨干,并获得了很多重要奖项,成绩喜人。2012级苏海龙编导《巴里坤汉族年俗》、《库车维吾尔族民歌》、《新疆花儿》、《乌孜别克族婚俗》等七部纪录片入选“国家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纪录片库;吴翼飞《失而复得的朋友比失而复得的金钱更珍贵》获2014年度新疆广播电视节目奖长消息二等奖;陈巳文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独山子电视台首席记者,并连续两年成为当地十佳新闻工作者……他们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投入工作,创作出的电视电影作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自州区、市地州和全国文化宣传系统的获奖名单上。

与此同时,五年时间老师和学生形成了长期交流互动的格局,学生继续把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反馈给老师,改稿、策划、作品评析……遥远的距离借助现代的传播工具,形成了北京和新疆紧密联合的交流反馈体系。

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大繁荣的今日,这样的培训对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建设以及高端人才培养起到了非常积极有效的建设性作用。此类培训今后将长期开展,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将一如既往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的目标做出贡献。

(编辑:储钰琦)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