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开展学习研讨和实践交流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浏览次数:428发布时间:2016-08-30

(通讯员:齐向梅 孙靖 摄影:姜娜 雷雅琪)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考试工作的圆满完成,2016年6月下旬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期末、小学期和暑期的宝贵时间,全方位地组织师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科研研讨、备课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实践,既总结了一年来的工作成果经验,又为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改进提升做足了切实的准备。

开展教学研讨 专家督导师生一席谈

6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召开2015-2016学年教学研讨会,会议特邀请到长江学者、我校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伟,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舒笑梅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经验和改进方向三个中心议题,分别以“专家讲”“督导评”“学生说”“教师谈”等板块展开了研讨。

7月13日,院长张付教授、副院长刘东建教授等8名教师参加了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冯培名师工作室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新媒体境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研讨会上老师们既聆听了专家学者的高水平演讲,又与来自全国数所高校马院的专业人士进行了务实有效的交流学习。

举办学术活动 加强对外传播

7月6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研究中心举办了“传播学理论与书写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部主任金民卿研究员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演讲,我校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传播研究院李智教授也分别作了“中国政治传播话语体系的转型”和“书写历史的叙事学理论框架”的主题演讲。马克思主义学院近60名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7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吕艳君、武闽老师参加了北京市国际政治研究会年会。7月19日,赵瑞琦老师参加了由清华大学举办的“政治学与国家关系学术共同体”会议,并做嘉宾发言。

8月17日,院长张付教授等5名教师赴韩国首都首尔,参加了第四届“全球化时代中的东亚生活价值与当代传播”学术研讨会,同时对韩国首尔大学、成均馆大学和东国大学进行了访问。

暑期实践“重走红军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全体研究生于2016年7月4日到天津杨柳青博物馆中参观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陈列展”,并以“杨柳青博物馆展览在反腐传播方面的作用”为主题进行了调研。展览馆里有大量的实物和图片等史料,充分展示了革命功臣走向罪恶深渊的历史过程。学生分为问卷组和访谈组两个小组分别对展览馆进行了有侧重的观察和研究。本次调研活动的重点没有停留在针对反腐败现象的研究,而是将着眼点聚焦在反腐败陈列展在反腐宣传警示工作中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既发挥了同学们的研究专长,又为当地展馆提供了有意义的工作参考。

今年恰逢建党九十五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8日,学院分团委组织同学们赴陕西开展了为期4天的 “华夏赤子心,探访老红军的革命之路”暑期实践活动,探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实践团先后来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和延安新闻纪念馆等地走访学习。通过实践,同学们领悟到,革命精神就是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我们党总结经验,及时纠正片面的理论错误,联系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思政课集体备课 开展新教师上岗培训

暑假中,老师们纷纷牺牲了宝贵的休息时间参加各项学习培训活动中。来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四个教研室的10名老师参加了北京市教工委及各专业课程研究会组织的暑期集体备课会;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赵瑞琦老师参加了天津师范大学举办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程师资培训班的学习;近两年新入职的吴俊、张寒、须大为三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由市教工委组织的为期两周的思政课新教师上岗培训。


开学后,学院还将就老师的参访收获、培训交流心得和学生的调研成果以报告会、分享会等形式分别进行展示研讨,以便将暑期各项成果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传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了全校所有层次、所有年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拥有一支过硬的优秀教学队伍,多年来获得了来自学生和学校领导同仁的好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并获得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项荣誉。但是,学院没有满足于所取得成绩,而是以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作为鞭策自身前进的动力,不断完善不断进取,老师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新的学年中,思政课整体教学水平和学院育人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编辑:阎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