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珏)2016年9月23日,艺术学部2016年度“艺英课程建设计划”中期验收评审会在西配楼2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年度入选“计划”的16门课程全部参加了评审。评审会对课程建设的中期成果进行了验收,就下一步优化建设进行了交流,并对成绩显著、效果突出的课程予以了升级,加大了扶持建设力度。
评审会由艺术学部本科教学办公室主任周建新主持,评委会专家包括艺术学部教授会主席李兴国、副主席路应昆,教学督导组组长李献文、刘晔原,艺术学部付龙等专家。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在致辞中提出,课堂教学是本科教育质量的基础,直接反映了常态教学水平和专业品牌实力,“艺英课程建设计划”的推出旨在搭建课堂教学改革平台,打造一批具有专业影响力、教育品牌力、典型示范力的优质课程。
在验收过程中,许多课程展示了丰富的建设成果,如:在教学方法上,《流行音乐类型导论》采取了还原音乐类型发生的历史阶段的思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在课程内容上,《综艺娱乐节目概论》、《中外娱乐节目模型分析》等课程新增了大量国内外的新鲜案例,《影视导演创作》、《观察生活小品》等课程则打造了国际学生短片优秀案例集、典型学生短片剧本案例集、优秀学生短片作业案例集、原创剧本集等学习素材,旨在增强学生深入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在教学形式上,《新媒体音乐编辑与传播》开办了微信公众号,方便学生课下的拓展学习与即时互动,《游戏心理学》则将授课内容做成了课堂小游戏,围绕学生兴趣增强教学趣味;在课程设计上,《流行音乐录音》通过教学顺序的调整,进行“逆向”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厘清学习脉络、增强学习动力。评审专家也分别就各门课程的教材修订、知识构成、理论提升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最终,有三门课程升级为重大建设课程,十门课程升级为重点建设课程。
本次评委会主席李兴国教授指出,“艺英课程建设计划”深受教师欢迎,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优化教学体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此次评审过程中,已明显看到不少课程的可喜变化,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课程整体上更为开放,与学生的互动有效增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对象开展教学。路应昆教授表示,学部内课程的交流、打通与融合是需要且必要的,扬长避短、发挥集群作用是未来课程建设的方向,应多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跨学院听课,广泛进行教学交流。
李献文教授提出,“艺英课程建设计划”有效扶持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建设,并利于形成梯字结构的教师团队,与业界与学界的亲密接触能够助力教师们视野的提升与空间的增容,在专业水平上纵向挖掘,在学术视野上横向拓展,在学科互动上交叉渗透。刘晔原教授表示,教师参加“计划”的热情度很高、进行建设的投入度很大,应加大鼓励力度与扶持力度,对优秀的课程成果予以广泛展示与隆重推出,让更多教师能够加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军中来。
此次中期验收后,艺术学部将以评审中成果突出的课程为范例,在三个学院开展本科教学经验交流活动,通过示范课、交流会等形式,为教师们提供观摩与切磋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
“艺英课程建设计划”是艺术学部“艺术英才培育计划”系列工程的一部分,旨在集中建设一批内容扎实、形式丰富、教法先进的课程,并打造一批专业度高、创新力强、融合度好的课程团队。此外,“艺术英才培育计划”还包括“艺英创作培育计划”、“ 艺英钜献联合展演”两部分,前者致力于培养精英艺术创作人才、培育优质艺术作品、打造艺术创作团队,后者倾力于激活学生作品展演资源、丰富本科实践教学成果。该系列举措在艺术课程资源的优化、艺术教育团队的打造、艺术创作作品的推出、艺术展演规模的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立体化的建设,将进一步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