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市区大量的老旧厂房再利用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7月31日,由我校与北京市文促中心、首农食品集团联合主办,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双桥农场、塞隆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承办的首届“首农·文化双桥暨工业遗产文创转型”论坛在塞隆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召开。
我校副校长张树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卞靖研究员、中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于亚杰会长、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马俊以及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曹三省、齐勇锋教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殷秩松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首农食品集团下属企业和北京市相关文创产业园区代表共八十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我校张树庭副校长为论坛开幕致辞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张树庭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步入新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秉承“全面整合学校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国家重大需求”的理念与定位,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积极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我校协同创新中心齐勇锋教授领衔,与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组成联合课题组,对首农食品集团双桥农场文创转型做专题研究,提出“文化双桥”概念,深入挖掘文化双桥内涵,开展工业遗产文创转型系列研究和项目策划,对推动双桥农场文创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办学理念。
与会专家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工业遗存的文创转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论坛上,北京市文促中心主任梅松在《全面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的主题演讲中,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如何加快体制机制建设等进行了全面介绍。
我校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勇锋认为,工业文明是农业文明的发展和飞跃,其核心价值是科学精神、契约精神、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建国以来,我国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推动工业化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鞍钢宪法、铁人精神,成就举世瞩目。但与物质财富的巨大成果相比,工业文明及其精神文化财富的积累则远远不足。由于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内涵挖掘和传播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规范,导致信用缺乏、腐败、造假,以及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等问题蔓延。因此,应当在工业遗产改造和文创转型中补上这一课,结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挖掘并升华工业文明价值。对于工业遗存的文创转型,与会专家表示,以老旧厂房为代表的工业遗存具有历史、科技、社会、建筑等特殊价值,其历史文化风貌、建筑特色、功能格局等资源及其特色,可以承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创意书店、艺术影院、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功能,可大大拓展文创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水平。
与会嘉宾参观园区
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马俊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发言中提出首农食品集团未来发展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标“四个服务”,依托土地与资本优势,加快推动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希望能够与中国传媒大学等智库机构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方面迈上新的台阶。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