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徐若昭 张梦雨)2019年10月27日下午1点30分,Aniwow!2019动画学术季游戏研究单元(金蔷薇特别单元)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放映厅顺利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主办,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会、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承办,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张梦雨老师主持。论坛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教授致开幕词,南京艺术学院游戏化实验室主任严宝平副教授、中国学院奖游戏协会副秘书长张兆弓老师、北京化工大学蒋蕊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朱小枫老师四位嘉宾老师进行专家点评。
论坛中入围的七位青年学者来自全国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他们的文章聚焦了游戏研究中的不同问题,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作者们的观点和思考给观众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并且为国内游戏研究注入了一股年轻的力量。
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张容正在演讲
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生张毅以共情为切入点,从游戏的最小意义单元入手探讨游戏中的期待机制等问题,对4X类型游戏的情绪唤醒机制与游戏动力的生成进行了论证。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硕士生吴璐瑶着重对功能游戏进行了思考,结合设计作品探讨并总结了功能游戏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蔡佳宁从MDA模型入手对游戏进行解构,探讨了游戏中的“力”与现实中“力”的关系,提出了异质同构游戏设计方法,并结合实践作品验证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来自电影学院的博士生张容从数据库、化身认同、隐性引导几个方面,结合《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从控制和认同着手围绕开放世界中“自由”这个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定的思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汪博老师正在演讲
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汪博老师从游戏用户体验入手,结合了语言学、社会学等知识对agent和agency这两个关键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旨在探索游戏中用户体验的实质。来自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王瑶敏锐的察觉到虚拟艺人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现阶段虚拟艺人在不同领域的跨平台、跨领域合作形式,以及与电子游戏合作的可能性。最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生余如月从游戏的纬度、游戏中的道德感等方面入手,深刻的探讨了当代游戏设计师的社会使命及主体间性对当代游戏评析的启示等问题。
嘉宾与青年学者合影
在场的四位嘉宾老师和动画学术趴的创始人刘书亮老师对各位青年学者的论文进行了深入的逐一点评,对各位青年学者能够聚焦于某一兴趣点进行研究给予了肯定,并对文章的逻辑思路、论文深度、理论支撑等问题进行了指导。到场的观众积极提问并与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们进行了对话和探讨,最后嘉宾老师们为入围的青年学者颁发了入围证书,本次论坛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完美落幕。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