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旧版网页] 白杨首页 | 

中传要闻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

分享到:
来源:党委宣传部 融媒体中心    2021-07-23    作者: 浏览量:1377

(通讯员 莫尔思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总体要求,加快学校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进程,7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在明德报告厅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余有根,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前总领事李强民,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主任唐振福受邀出席大会。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专班成员、院系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主持。

余有根副秘书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的基础上,他介绍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余有根副秘书长期待中国传媒大学在“十四五”期间,落实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举措,聚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围绕专业建设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联合科研等工作,打造高质量的国际化教育平台,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建设目标。

段鹏副校长在大会上对《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进行了总体汇报。2019年底,学校成立了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专班。一年半以来,召开专班会议40余次,新增及修订相关制度文件20多个,规划30易其稿。学校党委常委会多次审议,对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工作举措进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立足于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战略定位,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围绕国际传播学科专业新高地建设、一流国际化传媒人才培养、卓越国际科研与艺术创作提升三项核心任务,做好优秀国际化师资队伍引育、全球战略合作网络构建、智能互联国际化校园打造、高效协同涉外管理等四项基本支撑工作,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实现学校国际化水平整体跃升的目标,为学校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的战略转型奠定坚实基础。在规划框架下,新增《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实施方案(试行)》《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本科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办法(试行)》《中国传媒大学校级涉外协议签署评估与实施管理规定》《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年度目标评测实施办法(试行)》等12项管理制度,修订了相关制度13项,专班还针对海南国际学院办学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新增编制8项管理制度。

在专家主题报告环节,李强民秘书长以“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为主题作了主旨发言。他对国际形势以及国际传播格局进行了解读,同时用他多年在美工作的亲身经历,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提升战略传播水平的路径。

李强民秘书长高度评价了中国传媒大学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认为其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期待中国传媒大学成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的中流砥柱。

何昌垂院士聚焦“新时代全球治理人才的双重使命与胜任力培养”,强调随着中国对全球治理参与程度的加深,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介绍了全球治理人才应当具备的特质与能力,对新时代全球治理人才的使命与培养提出了独到见解。对学校对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的高度重视以及围绕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全面的规划给予高度赞誉。

唐振福主任针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建设”,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入手,解读了相关政策要求,从办学思路、管理机构、师资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说明了中外合作办学认证的要求。

围绕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任务和工作举措,中国传媒大学专班成员分别进行了汇报。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周建新聚焦“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聚焦“国际化传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处处长贾秀清聚焦“国际科研与艺术创作提升”,人事处处长曹坤围绕“国际化师资队伍引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舒笑梅围绕“全球合作网络与涉外协同管理”,海南国际学院院长赵新利围绕“海南国际学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建设”进行了详细汇报。

最后,廖祥忠书记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对外发布并全面启动,是把握时代机遇,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国家需求,谋篇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发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我校迈向未来高等教育和智能传媒教育,实现从国内一流向国际一流跨越而绘制的历史性蓝图。

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吹响了国际传播新征程的号角。围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核心工作,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构建了包括新闻传播、语言传播、大众传播、文化传播、艺术传播、情感传播、音乐传播、创新传播、政治传播、品牌传播、公共传播和信息传播等多个交叉领域在内的国际传播学术图谱,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齐心协力和步调一致的人才队伍。

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说,中国传媒大学将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升级,发挥中传特色学科优势和专业能力,积极回应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要求。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国内外,贯通本、研的国际传播人才培育体系;科学研究方面,通过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拓展海外研究中心等举措,学校形成了国际传播研究的科研平台矩阵效应;艺术创作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发挥艺术学科特色和优势,坚持师生联合创作,以高质量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廖祥忠书记强调,全校上下必须紧紧抓住高等教育与传媒业态双重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对标对表、对题对需,汇聚特色学科和人才资源,为集中发力国际传播的学科、理论和实践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必须紧紧抓住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重点布局好以信息传播学为引领的国际传播学科专业图谱,推进好覆盖全球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以技术为底层,以语言和文化为两翼,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落到实处。

廖祥忠书记在讲话中表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为发展目标,中国传媒大学将紧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时代机遇,立足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特色和创新精神,争创世界一流,从三个方面引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其一,要以信息传播学引领国际传播理论创新,在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背景下形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新理论范式;其二,以国别与区域研究拓展国际传播学科边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其三,以创新艺术手段实现跨文化共情传播,用符合国际受众尤其是互联网原住民的方式,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十四五”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将充分依托“小综合”的学科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两个一流学科的带动作用和小语种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国别研究、区域研究,实现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全覆盖;将充分发挥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头雁效应、孔子学院的外溢效应和海南国际学院的带动效应,整合校内外研究资源,拓展国际化合作网络,实现跨国界、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和机构整合,为推动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建设贡献中传力量。

(编辑:宋佳音 王雷亭)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