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视域下的中国思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题研讨会召开

来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浏览次数:559发布时间:2022-04-18

(通讯员 钟婉初)4月13日,由意大利国家研究理事会法律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视域下的中国思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题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由中心负责人法比奥·马切利主持,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柳华文、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拉美研究中心负责人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钟婉初参与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高海红指出,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之一,在全球价值链当中位置特殊,由于中国疫情控制较好,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需求高涨,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当下国际交流合作十分重要,未来中国不仅将持续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也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柳华文提到,国际法的普及与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对国际法学科发展十分重视,在全球抗疫大背景下,国际法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法律框架。

钟婉初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英翻译的变化,结合“一带一路”“大国外交”等热点词汇翻译的变化,阐释了政治术语在翻译中不仅要尊重原文语义,更应该注重翻译的交际效果,考虑全球对话语境,避免歧义与消极语义,同时应兼顾并注重目标语言对应文化及意识形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以事实为据,保持客观性,一定程度上,政治术语翻译中所遵循的上述原则,与国际法中强调的国际合作精神有契合之处。

玛丽亚·弗朗西斯卡·斯塔亚诺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确立不仅遵循了中国本国法律,更遵循了国际法中强调的诸多重要原则。她强调,国际法在法律界中达成共识,并建立起共同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提供了中国方案。

(编辑:阎玺)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