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映月”全新亮相,中传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来源:新闻网浏览次数:10发布时间:2025-11-27

(通讯员 郑雪如 吴佩琳 摄影 袁冶 李思琪 杨中天 李歆 郇瓛)11月26日傍晚,中国传媒大学“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及师生代表为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启动仪式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主持。

“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将校园西南角改造为集专业教学、艺术创作、实践展演于一体的“露天课堂”,以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为特色,能够满足以艺术学为代表的多专业常态化展演需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育教学、美育实践的崭新空间,也是承载师生艺术梦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

启动仪式以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学生带来的昆曲《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开场,婉转悠扬的传统戏曲搭配气势恢宏、青春洋溢的舞旗表演,尽显戏剧戏曲艺术的意境之美与传媒青年的蓬勃朝气。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介绍了“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的施工建设情况,回顾了学校党委对这一教学实践基地从理念擘画到统筹建设的过程,并对参与建设工作的学校各部门和基地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表示感谢。李新军表示,这一沉浸式教学空间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课堂的局限,让传统戏剧艺术在教学实践中焕发活力,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传校园沃土中发扬光大,为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表示,“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训基地的落成,是学校党委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文化育人的生动实践,是学校将深厚文化底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创新探索。基地不仅为师生打造了提升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的高水平实践平台,更是学校探索“新文科”建设,推动科技、艺术、人文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实践教学与创作,在传承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的道路上砥砺深耕,在中国戏剧戏曲艺术的丰饶土壤中汲取不竭的文化滋养与创新力量。

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表示,“芙蕖映月”将中国传统园林的美学智慧巧妙嵌入现代校园肌理,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典美的熏陶,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和美育形式。该基地不仅为台前的戏剧戏曲表演实践构建了专业化舞台,更为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光环境设计、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等专业拓展了协同实践的多维场域。学院将以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大力推动跨学科协作、多专业联合实践项目,为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戏剧影视学院戏文系教授王永恩表示,戏剧戏曲艺术不是孤立的书本知识,需要鲜活的场景滋养以及灵动的意境启发。“芙蕖映月”基地的建立,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戏剧戏曲学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更为教学实践搭建了一方充满意境的舞台。未来将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开展“月下戏剧沙龙”“实景戏剧工作坊”等更多丰富多彩的戏剧戏曲活动,让更多师生感受戏剧戏曲艺术的魅力,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教授赵娟表示,“芙蕖映月”连接起传统与现代、课堂与舞台,是锤炼专业的工坊、创作灵感的摇篮、通往社会的桥梁。未来,学生们将不再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地,而是能在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环境中,更深刻地体悟戏剧戏曲的程式之美、意境之妙,让在“案头”的文字与曲谱,真正化为“场上”的声情与神韵。

戏剧影视学院校友、2019级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王正分享了自己在戏曲学习中的成长收获,寄语师弟师妹们珍惜全新的教学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传统戏剧戏曲现代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方实践基地中播撒青春才华,创作出更多精品佳作。

党委书记廖祥忠,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孙德元和学生代表共同为“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主任李立宏领衔戏剧影视学院表演专业、戏剧创作专业学生代表带来情景诗朗诵《芙蕖映月》,以青春之声表达爱校荣校、守正创新、传承中华文脉的志向与豪情。

“芙蕖映月”戏剧戏曲教学实践基地总占地面积2486平方米,其中水中景观区域1300平方米,是学校“润心工程”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也是一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学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各教学科研单位、党政职能部门、直(附)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师生代表,以及基地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