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师资队伍
教学名师
市级教学名师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博士生导师
教学名师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18-11-28
王晓红
姓名王晓红出生年月1968年11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汉性别女最终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授予单位北京广播学院授予时间1996年6月参加工作时间1990年7月高校教龄20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晓红教授相关资料一、个人简历王晓红,教授。1990年毕业于江西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1993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方向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留校。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暨北京市“教育先锋号”团队核心成员,国际新闻人才后备班班主任,多家媒体特邀专家,多项广播电视领域全国奖项评委。曾任韩国东西大学视觉传播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学者,网易-清华大学“未来媒体”高级研修班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电视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等,所主讲《电视画面编辑》为校级精品课。2011年度中国传媒大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度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奖”。二、名师先进事迹王晓红老师在20年的执教生涯中,始终勤勤恳恳,锐意进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
2018-11-28
柴剑平
姓名柴剑平出生年月1967年11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汉性别男最后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授予时间1994年参加工作时间1989年7月高校教龄19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理工学部副学部长柴剑平教授相关资料一、个人简历柴剑平,男、汉族、1967年11月生,籍贯新疆,教授。现担任中国传媒大学理工学部副学部长、宽带网络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有线电视技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免试研究生资格,后去新疆广播电视厅科研所工作锻炼,1991年回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研究生,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一线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承担三门课主讲,潜心研究教改,教学效果显著;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各类横向科研项目近三十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电视、宽带信息网络和数据挖掘支持系统,拥有技术专利九项,研制并应用十几种产品,累计生产达百万台;获得国家级奖励一次、省部级奖励四次和校级奖励十四次,教学、科研和管理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强。二、名师先进事迹教书育人: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担任本科生三门专业基础课主讲,善于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
2018-11-28
潘桦
姓名潘桦出生年月1958年2月政治面貌群众民族汉性 别女最后学历(学位)学士授予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授予时间1982年参加工作时间1976年9月高校教龄31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无潘桦教授相关资料一、个人简历潘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电影学博士导师。1997——1998年受邀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电影系客座教授,主讲“中国当代电影”。编剧并导演的电视剧《金色论创》、《白桦林作证》分别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三等奖;电视节目策划书《全球化教育讲坛》荣获2009年瑞士巴塞尔教育与传媒国际论坛电视节目策划书金奖提名奖;编导和监制的电视作品多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从教31年,主讲“影视导演艺术”课程。教学指导学生创作拍摄的作品获得国际国内奖项百余个,重要奖项40余个。潘桦工作室网站(教学平台) 建立六年来,学生发表学习影视的文章六千余篇,评论几万条,深受国内外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008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一等奖。 2012年荣获中国传媒大学教学名师奖。 2012年推出“中国传媒大学潘桦导演工作室影视系列丛书”五本(200万字),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全国
2018-11-28
李兴国
姓名李兴国出生年月1954年8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满性别男最后学历(学位)大学授予单位授予时间参加工作时间1978年7月高校教龄35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院长李兴国教授相关资料一、个人简历李兴国教授,1978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有34年教龄。他主讲的《摄影构图》课程广受好评,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称号,《电视摄影构图》获得“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称号。他担任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导师,指导研究生100余人次、出版著作40余部、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和“211”课题。作为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李兴国教授对完善影视学科的发展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兴国教授还担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高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也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电影“华表奖”以及中国电视“金鹰奖”等的终评委。2002年他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二、名师先进事迹李兴国老师是典型的老广院人:敬业、爱校、严谨、正直。他1978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在广院的讲台上
2018-11-28
丁迈
丁迈姓名丁迈出生年月1970.1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汉性别女最后学历(学位)博士授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授予时间2007年参加工作时间1992.7高校教龄23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新闻学院副院长丁迈教授相关资料一、个人简历丁迈,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生于北京;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获硕士学位(广电网络工程)和博士学位(传播学);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新闻学院副院长,国家话语研究会视觉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调查统计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7月进入本校任教至今23年,一直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先后开设了《传播统计学》、《定性研究方法系列》、《传媒市场调查与分析》、等10几门课程,年平均主讲课时320个左右。平均评教成绩一直是优秀(A级),参评人次达1700人次。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并负责新闻学院本科及研究生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学督导工作。二、名师先进事迹作为理工科出身的老师,丁迈老师时常笑言自己来到传媒界的“黄埔军校”,并且一待就是二十余年。然而,严谨的理工科思维与传媒大学充满自由和创造力的天地发生了奇妙的
2018-11-28
曾志华
曾志华姓名曾志华出生年月1962.7政治面貌群众民族汉性别女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授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授予时间2007年参加工作时间1983年7月高校教龄33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无个人资料曾志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国家级测试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类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播音主持业务、电视节目策划、广告配音艺术等。主要论著:《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影响力研究》、《影响历史进程的新闻发布会》、《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主持人语言中“留白”的机理探微》、《从受众的审美期待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建立对受众文化品位的先导与提升》、《传统意蕴中的现代追求——从凤凰“台声”看海外华语播音的风格定位》、《中国故事广播频率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与思考》、《普通话语音教程》、《广告配音教程》等。参与撰写了《中国播音学》、《广播节目播音主持》、《全国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训练教材》、《电视节目策划学》、《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语言和谐艺
2018-11-28
周涌
周涌姓名周涌出生年月1968.1治面貌中共党员民族汉性别男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博士)授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授予时间2008年7月参加工作时间1992年7月高校教龄24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艺术学部副学部长个人简历周涌,出生于1968年1月,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为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自1992年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以来,先后担任本科《影片分析》、《影视剧作》、《剧本创作》,硕士研究生《电影剧本创作》、《影视剧作研究》及博士研究生《电影学前沿》等核心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学工作。2001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近3年共计指导硕士研究生17人(包含学术硕士及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3人,博士后1人。现任《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第七届“夏衍电影文学奖”终评委,中国电影家协会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查委员会委员。入选“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以及“北京市跨世纪文艺人才百人工程”。先进事迹周涌教授系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学科带头
2018-11-28
陈晓鸥
陈晓鸥陈晓鸥教授姓名陈晓鸥出生年月1960.10政治面貌党员民族汉性别女最后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授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授予时间2011参加工作时间1977年3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工龄33年专业技术职务教授行政职务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主任个人简历陈晓鸥,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部主任。1984年从本校播音系毕业留校,至今已从教30多年。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主讲课程为播音创作基础,兼讲其它课程,如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广播电视口语基础、广播电视文体业务等,主要授课对象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其它各类层次的学生,每年都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以近三年为例,仅为本科生授课就达682学时,年均227学时。先进事迹陈晓鸥自留校任教以来,本着教学大于天的理念,几十年如一日,远离浮躁,认认真真面对每一次教学,其敬业态度和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肯定。一、敬业爱岗,严谨治学作为一名教师,陈晓鸥把教学看作是头等大事,几十年来从组织教学、备课、上课都认真严谨,以保证教学质量。多年来她针对播音主持教学的特殊性,坚持组织教学组老师集体备课,一方面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
2018-11-28
吴敏苏
吴敏苏个人简介吴敏苏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她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英语播音与主持和演讲艺术等。她兼任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台等机构英文节目顾问,以及孔子学院全球培训专家,负责跨文化传播培训与英文演讲指导。著有《和谐世界与国际报道》、《国际新闻报道》、《英语播音发声教程》等专著并主讲英语新闻节目评析、英语演、国际新闻采、ComparativeStudiesonChineseandForeignNewsPrograms等课程。她主讲的视觉新闻获评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课品牌课程。她自2003年始,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21世纪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国际公共英语演讲比赛”等赛事,获得世界亚军、全国冠军等二十多个奖项。先进事迹一、不忘初心,勤勤勉勉当园丁吴敏苏老师任教30年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推陈出新。她曾在1988年学校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将良好的教学效果保持30余年,受到尊敬。1、面对教学任务,不推脱。过去三年里,她承担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授课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