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5-06-16
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通讯员 战京娟 摄影 高鹏)6月11日,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中传科协委员会听取了秘书处关于中传科协第二年度工作汇报和第三年度工作设想,并提出意见建议。会议通过了团体会员单位增设名单、第一届委员会增补委员名单,审议通过设立学生科协和提名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代表校党委致辞,中传科协主席吕锐作总结讲话,科协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传科协秘书长殷复莲主持。吕锐充分肯定了中传科协上一年度有关服务人才发展、创建基层品牌项目和提升科普能力等工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期望:一是按照党委“三真”的要求,做好科协常态工作;二是完善科协机制,搭建夯实科协平台;三是做好科普工作,做好科学家精神传承和传播。柴剑平首先对中传科协两年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表示,中传科协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同时担负起了学校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凝聚、服务、培育科技人才的平台。学校将高度重视科协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服务国家战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二是积极作为,持续强化科协作用发挥;三
2025-06-16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班
6月16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建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田卉副教授,校内外授课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主持。“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培训项目,旨在培育兼具文化底蕴、数字思维与治理能力的复合型文旅管理人才。该项目聚焦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设计,构建了涵盖政策解读、创新理念、实战案例及跨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将通过“集中授课+实地采访+工作坊实践”模式,助力广地域、多层次和全类型的城市把握数字经济和社交媒体革命的时代机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在繁荣城市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市文化发展的遍地开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在开班
2025-06-16
我校代表团到访希腊出席“古都文明对话”等活动
2025-06-16
我校代表团到访希腊出席“古都文明对话”等活动
(通讯员 刘俊摄影 刘俊 甄锐 希中网等)6月8日至11日,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率代表团出访希腊,在雅典出席“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茶和天下”文化推介会,拜会中国驻希腊大使、参加大使官邸文化交流,并赴希腊西阿提卡大学交流访问。6月10日,在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在希腊雅典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学术对话以“文明与和平”为主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与希腊雅典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近40位来自中国、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与会学者,就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张树庭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张树庭校长出席“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活动张树庭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长期致力于通过传媒、艺术、文化的方式,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合作、共融、互鉴的努力。(详见报道《文明与和平|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雅典举行》[说明:此处嵌入6.10学校官微官网报道的链接])在“古都文明对话”上,我校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教授,发表了题为《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及其早期成因》的发
2025-06-15
“青春两岸,炽爱依然”大型诗会璀璨启幕
2025-06-15
“青春两岸,炽爱依然”大型诗会璀璨启幕
(通讯员 周诗云)6月6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大型诗会在中传学术中心盛情举办。本次诗会以“青春两岸,炽爱依然”为主题,邀请《诗刊》社、中华诗词学会等指导单位与我校师生共襄盛举,通过诗词吟诵搭建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青春的对话桥梁。诗会开始前,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来到诗会现场,与中华诗词协会会长周文彰、《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杨锦等嘉宾交流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诗词创作对于立德树人、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张树庭表示,高校有责任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中华诗词在校园里传播,在年轻人心里生根。举办诗会有助于引导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在诗会致辞中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一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我们期待以诗为媒,连接更广阔的山海,与更多朋友相逢相知。诗会是人文学院的品牌文化活动,本届诗会以“青春”为桥,“炽爱”为魂,诠释青春浪漫,礼赞家国河山,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作品思政”“活动思
2025-06-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北京闭幕
2025-06-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北京闭幕
(通讯员 郇瓛)6月10日,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我校主办的“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活动在希腊雅典大学启幕,并成功开展分论坛“文明与和平”“保护与再现”的主题对话。6月14日,恰逢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中希学者再度聚首北京,继续分论坛“文明与社会”和“创新与未来”的主题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出席。本次活动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宣部对外推广局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海淀区委宣传部、希腊雅典大学哲学院联合承办,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帕特农神庙管委会、圆明园管理处、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支持。对话中方主席为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熊澄宇,希方主席为欧盟议员、雅典前市长季米特里斯·阿夫拉莫普洛斯(Dimitris Avramopoulos)。分论坛开始前,与会嘉宾首先重温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发表的视频致辞。王毅部长指出,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文明对话是发展的动力、文明对话是友谊的桥梁,要从做文明平等的捍卫者、
2025-06-14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圆满举办国际中文传播系列主题讲座
(通讯员 乐琦 刘梦华 于瑾摄影 洛家泠 徐红梅)5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于52号楼人文书屋圆满举办了“全球传播视域下的国际中文传播图景”及“国际中文传播能力考试(CTCC)政策解读”系列主题讲座。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裴鸣、院长王永、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乐琦、HSK考务办主任刘梦华以及我校传播学国际中文传播方向中外博士生、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中外硕士生参与学习。此次“国际中文传播系列主题”讲座特邀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人才研究中心)专职副书记、国际中文传播能力考试办公室主任韩立强,以及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国际中文传播教师证书考试办公室副主任宋晓媛担任主讲嘉宾。王永代表学院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师资、学生等各方面介绍了人文学院的现状,表示“在全球化与智能化交织的新时代,国际中文传播能力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此次讲座既是学科前沿的深度对话,更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回应。”希望下一步与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人才研究中心)展开全方位合作。讲座由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副主任乐琦教授主持。她首先公布
2025-06-14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圆满举办“时光字迹——汉字书体美学特展”暨2025“国际中文日”研学活动
(通讯员 乐琦 吴易霏 刘子涵 李红梅摄影:刘梦华 命运(加纳) 林思恩)5月23日下午,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组织中外学生赴玉渊潭公园参观“时光字迹——汉字书体的美学流变”主题展览,旨在以汉字为纽带,聆听文明对话,见证一场跨越金石、笔墨、铅火与数据的美学觉醒。中心充分考虑到国际学生的中文水平,组织国际学生进行分组研学,每组都由语言进修生、本科国际学生和专硕国际学生共同组成。安排了中心专业老师、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国内生)进入各组,协同国际学生体验汉字研学活动,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此次研学活动由人文学院副院长兼汉教中心主任张婧带队,各班班主任带领各国中外组员开启汉字研学之旅。汉字,是刻在龟甲上的信仰、写在竹帛上的诗行、印在纸页上的法典、跃于屏幕上的星光。本次展览以时间为叙事脉络,从甲骨文的原始神秘到数字字体的跨界创新,追溯汉字三千年书体演变的史诗旅程。汉教中心的老师们带领中外同学通过此次活动溯源汉字历史演变脉络,以沉浸式体验深化了中外学子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国情的理解,整个研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顺利进行。从玉渊潭公园西门出发,研学队伍沿湖岸缓步前行。初夏时节,两岸树木枝叶繁茂,绿荫成片,湖面泛
2025-06-14
柴剑平副校长带队走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06-14
柴剑平副校长带队走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通讯员 李岸东 摄影 洪义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工作要求,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6月6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带领传播研究院师生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开展访企拓岗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强、副总经理王磊、人文分社总编辑瞿江虹、人力资源部主任张宗芳、办公室主任刘渝、市场部主任黄蓉,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党委副书记赵丹、王京山、赵丽华、王同媛、杨石华、李岸东、张潇月老师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交流。座谈会上,柴剑平首先介绍了学校情况和本次访企拓岗的安排。他表示,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我校着力推动出版学学科专业转型和人才培养体系升级。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希望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深化双方在实习就业、实践教学等领域的合作。李永强书记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成就,重点讲解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主题出版、融合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国际出版的六大产品体系,以及出版分社、分销公司、连锁书店、海外机构的综合性网络。付长海书记介绍了传
2025-06-14
中国传媒大学合唱团献礼《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十周年现场活动
(通讯员 黎映彤、谢俣祺)2025年5月31日上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的第38个世界无烟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十周年宣传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校合唱团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并以精彩的演出为盛会增添了青春靓丽的色彩。此次参演意义重大的控烟宣传活动,是中国传媒大学校合唱团积极服务社会、展现青年担当的生动实践。合唱团青年学子们充分发挥艺术专业所长,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歌声向公众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拒绝烟草的正能量。这场表演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舞台展示,更是一次围绕青春价值、健康责任与艺术服务社会的深刻实践,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运用专业能力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活动圆满落幕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门发来感谢信,对校合唱团的出色表现和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诚挚感谢。信中不仅褒奖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也充分肯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在此次活动中给予的全力支持。本次演出任务从精心筹备排练到舞台上的完美呈现,每一步都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和相关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倾力支持,对此深表感谢。演出虽已结束,但中国传媒大学青年学子投身健
2025-06-13
校工会召开2025年度教职工协会工作会议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8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3
/
564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