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2-08-07
我校师生作品提案获评国家广电总局“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创意
(通讯员 许莹)8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公布“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创意的通知》。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保护海洋伙伴珍惜蓝色家园》、《生肖逐梦记》《妈妈的牵牛花》《油子》《树洞》《向天歌》《转生的巨人》等11部师生作品创意提案在全国103所高校和60个制作机构的820个创意提案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创意。这些创意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创新性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体现了创作者较好的主题把握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意识。“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在作品创意征集阶段,共评出100个优秀创意进行下一步创作扶持。作品创作完成后,国家广电总局将组织评审,对评出的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奖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将继续引导师生聚焦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创作推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创意新颖、制作精良的优秀动画短片,努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贡献。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022-08-07
我校师生作品提案获评国家广电总局“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创意
(通讯员 许莹)8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公布“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优秀创意的通知》。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保护海洋伙伴珍惜蓝色家园》、《生肖逐梦记》《妈妈的牵牛花》《油子》《树洞》《向天歌》《转生的巨人》等11部师生作品创意提案在全国103所高校和60个制作机构的820个创意提案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创意。这些创意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创新性强,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体现了创作者较好的主题把握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意识。“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在作品创意征集阶段,共评出100个优秀创意进行下一步创作扶持。作品创作完成后,国家广电总局将组织评审,对评出的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奖励。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将继续引导师生聚焦时代主题、时代精神,创作推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创意新颖、制作精良的优秀动画短片,努力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贡献。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逐梦向未来——第五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022-08-06
奠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今日开工
(记者 曹琬晨 唐佳楠 摄影 申皓文)8月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传播大楼工程开工典礼在中传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张树庭,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校长助理王志;朝阳区三间房地区工委(乡党委)副书记、地区办事处主任(乡长)袁裕中;中建八局副总经理孙士东,华北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曹锋斌,华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健,华北公司北京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潘晓峰;万宇国际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敏;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建筑师洪柏以及各参建单位代表出席开工典礼。李新军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出席开工典礼的嘉宾们表示诚挚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项目建设的上级部门、各级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对辛勤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李新军副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艺术与传播大楼建设,从规划立项、空间布局,到楼宇设计、施工招标,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与班子成员一道全程参与,深入调研、细致规划、反复研讨、
2022-08-04
国奖!我校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二等奖
(通讯员 付李琢)日前,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校电视学院张龙教授领衔的“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汤璇)获正高组二等奖。张龙教授(左10)上台领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三评一竞赛”中面向各学科、各专业、各职称的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大赛围绕“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人才”主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本届大赛于2021年9月启动,经历了校赛、省赛、全国赛网络评审与现场赛。全国31个赛区1195所高校的60879名教师参加校赛、18407名教师参加省赛,全国赛有267所高校406个教师(团队)参加,最终评选出全国一等奖63项,二等奖142项,三等奖201项。为充分做好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准备工作,本科生院制定了详细的备赛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辅导,对教师参赛环节进行问诊把脉。教师团队所在学院也积极组织集体研讨、模拟演练,共同打磨课堂。经过数月精心准备,我
2022-08-04
国奖!我校教师团队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二等奖
(通讯员 付李琢)日前,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在西安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大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校电视学院张龙教授领衔的“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汤璇)获正高组二等奖。张龙教授(左10)上台领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一项纳入教育部“三评一竞赛”中面向各学科、各专业、各职称的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大赛围绕“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人才”主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本届大赛于2021年9月启动,经历了校赛、省赛、全国赛网络评审与现场赛。全国31个赛区1195所高校的60879名教师参加校赛、18407名教师参加省赛,全国赛有267所高校406个教师(团队)参加,最终评选出全国一等奖63项,二等奖142项,三等奖201项。为充分做好本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准备工作,本科生院制定了详细的备赛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辅导,对教师参赛环节进行问诊把脉。教师团队所在学院也积极组织集体研讨、模拟演练,共同打磨课堂。经过数月精心准备,我
2022-08-03
中国传媒大学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通讯员 乐琦)8月1日,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15家单位被授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是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国内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所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建设,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根据《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发布)显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依托单位为人文学院,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任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申报工作,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牵头,以人文学院为具体依托部门申报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下一步,我校将按照中国文联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科发展特色,加大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学术“造峰”计划,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高水平文艺评论阵地。(编辑;阎玺 尚新英)
2022-08-03
中国传媒大学获批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通讯员 乐琦)8月1日,全国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15家单位被授予“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是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国内高水平教学科研单位所共建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建设,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根据《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发布)显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依托单位为人文学院,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任基地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申报工作,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牵头,以人文学院为具体依托部门申报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下一步,我校将按照中国文联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的总体部署,结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科发展特色,加大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学术“造峰”计划,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建设高水平文艺评论阵地。(编辑;阎玺 尚新英)
2022-08-02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与北京市文资中心联合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
(通讯员 施昕怡)7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与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北京文化产业较为全面、权威的重要窗口。本次发布的《白皮书》客观反映了2021年北京文化产业总体情况、重要进展和年度特色,并结合首都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文化产业的新思路。报告提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首都北京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积极主动应变求新、稳中求进,顶住疫情压力,实现了“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智库,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发挥学科优势,致力于以科研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文化发展。积极投身首都文化实践,聚焦首都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多年来持续为北京市及各区编制相关文化政策及纲领文件,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2022年是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受北京市文资中心委托,第六年承担《白皮书》撰写任务。课题组由萧盈盈副教
2022-08-02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与北京市文资中心联合发布《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
(通讯员 施昕怡)7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与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了解北京文化产业较为全面、权威的重要窗口。本次发布的《白皮书》客观反映了2021年北京文化产业总体情况、重要进展和年度特色,并结合首都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北京文化产业的新思路。报告提出,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首都北京紧紧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立足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积极主动应变求新、稳中求进,顶住疫情压力,实现了“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的重要智库,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发挥学科优势,致力于以科研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文化发展。积极投身首都文化实践,聚焦首都文化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多年来持续为北京市及各区编制相关文化政策及纲领文件,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2022年是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受北京市文资中心委托,第六年承担《白皮书》撰写任务。课题组由萧盈盈副教
2022-08-02
“中传创品”入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合作单位
(通讯员 曲海)近日,我校文创品牌“中传创品”入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合作单位名录。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是全市性文化消费重要品牌活动,自2013年首创实施以来,成功举办九届,累计实现直接消费金额1009.2亿元,已成为辐射京津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消费综合服务平台。活动期间,“中传创品”将得到消费季活动官方矩阵平台宣推、联盟媒体报道、视频探访体验、视频直播、精准投放和策划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宣传推广我校文创品牌,介绍数字创品业务、文创产品业务及文创产品矩阵,提升我校文化品牌影响力。同时,“中传创品”还将适时推广官方文创产品以及传媒人IP“可有国潮”和“fakeactor”等品牌新品。官方文创产品:“星空的秩序”笔记本官方文创产品:大阅城陪伴你在中传的每个日日夜夜官方文创产品:中传人专属书签传媒人文创产品:可有国潮传媒人文创产品:FakeActor“中传创品”由北京中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该品牌兼顾我校文化底蕴和流行时尚元素,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中传学子创新创意思维,开发、生产、销售文创产品,并进行IP内容创作与数字创品出版运营。(编辑:阎玺)
2022-08-02
“中传创品”入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合作单位
(通讯员 曲海)近日,我校文创品牌“中传创品”入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合作单位名录。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是全市性文化消费重要品牌活动,自2013年首创实施以来,成功举办九届,累计实现直接消费金额1009.2亿元,已成为辐射京津冀、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消费综合服务平台。活动期间,“中传创品”将得到消费季活动官方矩阵平台宣推、联盟媒体报道、视频探访体验、视频直播、精准投放和策划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宣传推广我校文创品牌,介绍数字创品业务、文创产品业务及文创产品矩阵,提升我校文化品牌影响力。同时,“中传创品”还将适时推广官方文创产品以及传媒人IP“可有国潮”和“fakeactor”等品牌新品。官方文创产品:“星空的秩序”笔记本官方文创产品:大阅城陪伴你在中传的每个日日夜夜官方文创产品:中传人专属书签传媒人文创产品:可有国潮传媒人文创产品:FakeActor“中传创品”由北京中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该品牌兼顾我校文化底蕴和流行时尚元素,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中传学子创新创意思维,开发、生产、销售文创产品,并进行IP内容创作与数字创品出版运营。(编辑:阎玺)
2022-08-02
我校教师作品《怪奇的虫洞》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优
(通讯员 许莹)7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文件,由我校作为联合出品方出品的动画片《怪奇的虫洞》获得广电总局推荐 2022 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怪奇的虫洞》是由北京空速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担任总导演、总编剧,王漪老师担任美术总监,段雯锴老师担任制作总监的奇幻儿童动画情景剧。《怪奇的虫洞》第一季共26集,每集25分钟,计划于2023年元旦至寒假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怪奇的虫洞》通过温暖幽默的表达讲述了一个当代中国城市普通家庭的故事。故事围绕小怪、奇奇姐弟和他们的家人、同学、老师展开。两个普通的中国孩子意外制造出一个时空虫洞,穿越而来的不同史前动物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天翻地覆,生动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关系中有趣温暖的一面,力图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怪奇的虫洞》在创作之初就受到了国际动画界的关注和肯定,多年来屡获国际大奖。2017年进入新加坡亚洲电视论坛(ATF)动画作品竞赛的决赛环节(Finalist);2018年入围全球四个A级动画节之一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的Pitch This竞赛单元全球十强;2019年入
2022-08-02
我校教师作品《怪奇的虫洞》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优
(通讯员 许莹)7月2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文件,由我校作为联合出品方出品的动画片《怪奇的虫洞》获得广电总局推荐 2022 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怪奇的虫洞》是由北京空速动漫文化有限公司出品,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出品,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王雷担任总导演、总编剧,王漪老师担任美术总监,段雯锴老师担任制作总监的奇幻儿童动画情景剧。《怪奇的虫洞》第一季共26集,每集25分钟,计划于2023年元旦至寒假期间与广大观众见面。《怪奇的虫洞》通过温暖幽默的表达讲述了一个当代中国城市普通家庭的故事。故事围绕小怪、奇奇姐弟和他们的家人、同学、老师展开。两个普通的中国孩子意外制造出一个时空虫洞,穿越而来的不同史前动物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天翻地覆,生动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关系中有趣温暖的一面,力图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怪奇的虫洞》在创作之初就受到了国际动画界的关注和肯定,多年来屡获国际大奖。2017年进入新加坡亚洲电视论坛(ATF)动画作品竞赛的决赛环节(Finalist);2018年入围全球四个A级动画节之一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的Pitch This竞赛单元全球十强;2019年入
2022-07-31
中国传媒大学计算广告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周婉卿)7月22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计算广告专业建设研讨会”,来自国内以及广告业界代表机构的专家相聚云端,对如何认识数字技术带来的广告产业结构及运作模式变化、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广告专业如何推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技术对广告日益深刻的嵌入,广告的外部环境、基本内涵、运作模式、产业结构等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计算广告这一具有跨学科、交叉性的概念逐渐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领域,也给广告专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2021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联合建设的广告学(计算广告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启动招生,积极探索文理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正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应。值此专业建设推进一周年及广告学院建院二十周年之际,中国传媒大学于7月22日举办“计算广告专业建设研讨会”,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及广告业界领先机构的20余位嘉宾,围绕“数字化时代广告的解构与计算广告的定义”“计算广告运作模式及人才需求的变化”“计算广告专业建设的挑战与回应”三个核心议题开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54
/
56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