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2-05-06
我校在建团100周年北京市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中喜获四项荣誉
(通讯员 齐雨菡 朱羽佳)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出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在本次评比表彰中,我校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团委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3班团支部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周子颜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电视学院2021级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霍逸凡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传媒大学各级团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团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
2022-05-06
我校在建团100周年北京市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中喜获四项荣誉
(通讯员 齐雨菡 朱羽佳)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出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在本次评比表彰中,我校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团委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3班团支部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周子颜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电视学院2021级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霍逸凡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传媒大学各级团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团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
2022-05-06
访企拓岗丨王晖副校长带队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
(通讯员 甄锐)4月24日上午,我校“访企拓岗”专项工作组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王晖副校长牵头,学生工作部(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广告学院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北京广播电视局副局级巡视员卢辉热情接待了我校“访企拓岗”团队一行。卢辉巡视员表示,长期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广泛合作,在精品创作、重大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合密切,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为首都广电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广电局今年将举办多项重大活动,希望中国传媒大学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将首都广电活动矩阵做大做强,希望双方借此次访企拓岗交流,深化产学研对接,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合作模式。王晖副校长向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部署,我校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校紧扣国家战略、汇聚相关学院和国重实验室师资力量,探索面向综合交叉学科、适应深度媒体融合时代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此次交流活动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准职业定位,也是希望了解单位需求、提
2022-05-06
访企拓岗丨王晖副校长带队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
(通讯员 甄锐)4月24日上午,我校“访企拓岗”专项工作组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王晖副校长牵头,学生工作部(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广告学院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北京广播电视局副局级巡视员卢辉热情接待了我校“访企拓岗”团队一行。卢辉巡视员表示,长期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广泛合作,在精品创作、重大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合密切,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为首都广电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广电局今年将举办多项重大活动,希望中国传媒大学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将首都广电活动矩阵做大做强,希望双方借此次访企拓岗交流,深化产学研对接,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合作模式。王晖副校长向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部署,我校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校紧扣国家战略、汇聚相关学院和国重实验室师资力量,探索面向综合交叉学科、适应深度媒体融合时代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此次交流活动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准职业定位,也是希望了解单位需求、提
2022-05-04
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
(通讯员 谢斯予)4月25日下午,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就海南办学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沟通协调。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文涛对我校在海南举办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传考文垂学院”的正式批设表示祝贺,并介绍了试验区共享区和专享区建设的总体进展。他表示,试验区管理局将全力以赴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在海南的各项办学工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和支持保障平台,推动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我校副校长段鹏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海南办学工作的部署与推进,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要求全面考虑办学条件的保障度,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培养平台。希望双方在本次会议中进一步扎实落实海南办学落地的各项细节,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办学条件、做好风险防控、提高办学质量。双方工作团队还就试验区发展规划、各方的权责关系、办学软硬件条件保障、人才引进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照办学准备问题清单逐一梳理问题,进行了坦诚而积极的沟通。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常务副院长徐宝泉、副院长唐培林,广告学院院长
2022-05-04
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
(通讯员 谢斯予)4月25日下午,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就海南办学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沟通协调。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文涛对我校在海南举办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传考文垂学院”的正式批设表示祝贺,并介绍了试验区共享区和专享区建设的总体进展。他表示,试验区管理局将全力以赴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在海南的各项办学工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和支持保障平台,推动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我校副校长段鹏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海南办学工作的部署与推进,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要求全面考虑办学条件的保障度,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培养平台。希望双方在本次会议中进一步扎实落实海南办学落地的各项细节,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办学条件、做好风险防控、提高办学质量。双方工作团队还就试验区发展规划、各方的权责关系、办学软硬件条件保障、人才引进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照办学准备问题清单逐一梳理问题,进行了坦诚而积极的沟通。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常务副院长徐宝泉、副院长唐培林,广告学院院长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李众副书记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座谈
(通讯员 张倩)为落实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4月27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并就访企拓岗、就业育人、深度合作进行座谈。中国财经报社社长万平对李众副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财经报社的基本情况。中国财经报社是国家财政部主管的事业单位,下设《中国财经报》和子报《中国会计报》及《中国政府采购报》三张平面媒体,以及多个新媒体平台。万平社长表示,希望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机,持续深化供需对接、校企合作。李众副书记介绍了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他代表学校感谢中国财经报社对学校的支持。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进中国财经报社,希望能通过调研,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财经报社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加强双方的深度合作,着力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契合度,更好地助力毕业生就业。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介绍了艺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育人的具体合作意向。他表示,研究院将发挥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李众副书记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座谈
(通讯员 张倩)为落实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4月27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并就访企拓岗、就业育人、深度合作进行座谈。中国财经报社社长万平对李众副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财经报社的基本情况。中国财经报社是国家财政部主管的事业单位,下设《中国财经报》和子报《中国会计报》及《中国政府采购报》三张平面媒体,以及多个新媒体平台。万平社长表示,希望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机,持续深化供需对接、校企合作。李众副书记介绍了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他代表学校感谢中国财经报社对学校的支持。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进中国财经报社,希望能通过调研,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财经报社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加强双方的深度合作,着力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契合度,更好地助力毕业生就业。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介绍了艺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育人的具体合作意向。他表示,研究院将发挥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王晖副校长带队线上走访广州广播电视台
(通讯员 王雨晨 邸国桐)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4月28日下午,王晖副校长带队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在线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校台交流会,会议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主持。广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安勇对王晖副校长一行线上走访广州台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广州台的基本情况。广州广播电视台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业态涵盖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和影视制作、内容集成、网络传输、广告经营及演艺代理等传媒文化领域。安勇副总编辑谈到,近年来,广州台逐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已搭建起1+2+N的新媒体矩阵,未来十分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展开人才培养、实习实践、联合科研以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深层次合作。王晖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王晖副校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非常重视与行业的合作,近年来与广州广播电视台互动频繁、接触深入,希望通过本次校台交流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同时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不断增强学校人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王晖副校长带队线上走访广州广播电视台
(通讯员 王雨晨 邸国桐)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深入挖掘就业资源,拓宽就业渠道,4月28日下午,王晖副校长带队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在线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校台交流会,会议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主持。广州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安勇对王晖副校长一行线上走访广州台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广州台的基本情况。广州广播电视台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业态涵盖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和影视制作、内容集成、网络传输、广告经营及演艺代理等传媒文化领域。安勇副总编辑谈到,近年来,广州台逐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已搭建起1+2+N的新媒体矩阵,未来十分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展开人才培养、实习实践、联合科研以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深层次合作。王晖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王晖副校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一直非常重视与行业的合作,近年来与广州广播电视台互动频繁、接触深入,希望通过本次校台交流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同时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不断增强学校人
2022-05-01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孙芊芊)2 4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段鹏副校长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活动,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会上,全体中心组成员集体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新闻视频,共同学习了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六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做了重点发言。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郇瓛以《培育时代新人,回答时代之问》为题汇报了学习心得和工作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以《努力打造高精尖思政课 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为题,围绕思政课建设阐发了四点见解。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廖祥忠书记校长春季工作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为题结合学院工作汇报了自己的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发言的主题是《建设马院科研平台,服务思政课质量提升》。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
2022-05-01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孙芊芊)2 4月2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榜样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段鹏副校长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活动,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会上,全体中心组成员集体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新闻视频,共同学习了总书记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六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做了重点发言。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郇瓛以《培育时代新人,回答时代之问》为题汇报了学习心得和工作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以《努力打造高精尖思政课 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为题,围绕思政课建设阐发了四点见解。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廖祥忠书记校长春季工作会议布置的工作任务》为题结合学院工作汇报了自己的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发言的主题是《建设马院科研平台,服务思政课质量提升》。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
2022-04-3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开讲思政第一课
(通讯员 李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落实《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科研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教授、院长刘剑波教授分别走进研究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和本科生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并给予指导。立足于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的目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按照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二字写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课程采用双师讲授形式,将丰富的案例与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让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有方向,思想教育有落点,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有收获,价值观念有提升。4月11日上午,李增瑞教授走进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的课堂,在线为媒体融合与
2022-04-3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开讲思政第一课
(通讯员 李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落实《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科研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要求,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教授、院长刘剑波教授分别走进研究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和本科生思政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并给予指导。立足于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学好思政课的目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按照大思政课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将“思政”二字写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课程采用双师讲授形式,将丰富的案例与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思政课入脑入心,让思政课的政治引领有方向,思想教育有落点,使学生的理论学习有收获,价值观念有提升。4月11日上午,李增瑞教授走进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自然辩证法》的课堂,在线为媒体融合与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68
/
56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