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3-29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黄建)3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联学活动中,与会人员集中收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视频新闻,一致表示要筑牢理性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四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作重点发言。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以“担使命 创一流 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为题汇报了“担当使命、强化作风、勇创一流”的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教授以“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走好必由之路 实现高速飞行”为题,从历史逻辑遵循、理论逻辑遵循和实践逻辑起点三个维度解读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论断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含义;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李智教授就“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阐发了自己的思考;马克思
  • 2022-03-29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黄建)3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联学活动中,与会人员集中收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视频新闻,一致表示要筑牢理性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四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作重点发言。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以“担使命 创一流 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为题汇报了“担当使命、强化作风、勇创一流”的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教授以“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走好必由之路 实现高速飞行”为题,从历史逻辑遵循、理论逻辑遵循和实践逻辑起点三个维度解读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论断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含义;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李智教授就“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阐发了自己的思考;马克思
  • 2022-03-27
    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丨中传信息化建设提速升级再部署
    (通讯员 张弛 摄影 周维一)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自2018年以来,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治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学校成立专班高质量完成“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赋能、机制革新、制度保障”三策并举,为学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廖祥忠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2022年,教育部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进行了整体部署。“行动”明确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怀进鹏部长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了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使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力地
  • 2022-03-27
    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丨中传信息化建设提速升级再部署
    (通讯员 张弛 摄影 周维一)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自2018年以来,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治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学校成立专班高质量完成“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赋能、机制革新、制度保障”三策并举,为学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廖祥忠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2022年,教育部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进行了整体部署。“行动”明确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怀进鹏部长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了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使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力地
  • 2022-03-26
    我校三部作品入选《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记者 张旭)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开展的“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遴选结果揭晓,我校三部作品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入选作品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孵化的优秀成果。《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以沉浸式朗诵和表演的形式,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故事性强、饱含家国情怀的视听语言创作;《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系列短视频以“铭记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为主题,融入学校文化象征“小白杨”,通过口述历史方式讲述北京的红色故事;《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采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女兵张蔡琴奶奶,了解其个人经历和事迹,还原志愿军在后勤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中艰苦奋斗的故事。《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
  • 2022-03-26
    我校三部作品入选《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记者 张旭)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开展的“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遴选结果揭晓,我校三部作品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入选作品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孵化的优秀成果。《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以沉浸式朗诵和表演的形式,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故事性强、饱含家国情怀的视听语言创作;《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系列短视频以“铭记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为主题,融入学校文化象征“小白杨”,通过口述历史方式讲述北京的红色故事;《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采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女兵张蔡琴奶奶,了解其个人经历和事迹,还原志愿军在后勤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中艰苦奋斗的故事。《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
  • 2022-03-25
    我校与智利大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
    (通讯员 钟婉初)3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智利大学国别研究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形象与传媒学院就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合作事宜进行了线上洽谈,双方就共建海外研究中心达成共识,并计划于近期签署合作备忘录。李怀亮院长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和海外中心建设情况,期待双方未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研究领域展开更多紧密、深度的合作。李怀亮院长提到,智利大学历史悠久,是蜚声拉美的一流大学,他衷心希望双边能共同努力,促进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发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李怀亮院长致辞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表示,寻求共同价值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彼此关系时的普遍共识,智利大学十分期待未来与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术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国别研究学院副院长里卡多·甘博亚提到,智利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合作,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促进中国和智利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致辞智利大学形象与传媒学院凯西·索托马约尔、国别研究院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
  • 2022-03-25
    我校与智利大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
    (通讯员 钟婉初)3月24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与智利大学国别研究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形象与传媒学院就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智利研究中心合作事宜进行了线上洽谈,双方就共建海外研究中心达成共识,并计划于近期签署合作备忘录。李怀亮院长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成立背景和海外中心建设情况,期待双方未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和跨文化研究领域展开更多紧密、深度的合作。李怀亮院长提到,智利大学历史悠久,是蜚声拉美的一流大学,他衷心希望双边能共同努力,促进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发展、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李怀亮院长致辞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表示,寻求共同价值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彼此关系时的普遍共识,智利大学十分期待未来与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术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国别研究学院副院长里卡多·甘博亚提到,智利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合作,希望通过双方合作,促进中国和智利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智利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爱德华·维拉致辞智利大学形象与传媒学院凯西·索托马约尔、国别研究院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
  • 2022-03-25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近日,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Stuttg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官方网站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徐然的作品《蝴蝶飞落的痕迹》与2018级动画专业学生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的作品《树洞》双双入围青年动画单元(Young Animation),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我校作品连续第三年入围这项国际顶级赛事的竞赛单元。斯图加特动画节官网发布的入围名单截图《蝴蝶飞落的痕迹》是徐然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洪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短片,该片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以颇具油画风格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对过世外祖母往昔生活的回忆,情感深沉,打动人心。《树洞》是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高薇华、刘大宇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联合创作短片,讲述了一个每天被无数人当成倾诉对象的木偶人从一个抱着好奇心的孩子那里收获意外礼物的温暖故事,画风清新,创意十足。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创办于1982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画节之一,也是具有奥斯卡奖
  • 2022-03-25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近日,2022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Stuttg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官方网站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徐然的作品《蝴蝶飞落的痕迹》与2018级动画专业学生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的作品《树洞》双双入围青年动画单元(Young Animation),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我校作品连续第三年入围这项国际顶级赛事的竞赛单元。斯图加特动画节官网发布的入围名单截图《蝴蝶飞落的痕迹》是徐然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洪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短片,该片取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以颇具油画风格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对过世外祖母往昔生活的回忆,情感深沉,打动人心。《树洞》是蔡冬敏、余沛玲、马锐、袁心满、魏钰凌、卿韵欣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高薇华、刘大宇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联合创作短片,讲述了一个每天被无数人当成倾诉对象的木偶人从一个抱着好奇心的孩子那里收获意外礼物的温暖故事,画风清新,创意十足。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创办于1982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画节之一,也是具有奥斯卡奖
  • 2022-03-25
    我校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舆情传播动力学研究系列进展
    (通讯员 冀美琪)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了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领域研究系列进展。近日,课题组以“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Global Vaccination Campaigns to Combat COVID-19”为题在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期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中国传媒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殷复莲教授,第二作者为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冀美琪,第三作者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杨忠良,通讯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胡智文教授。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疫苗犹豫情绪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WHO列为危害全球健康的首位。因此,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深度剖析加剧疫苗犹豫和反疫苗运动的内在因素和外生变量,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疫苗推广政策,从而解决全球社会差异,实现群体免疫。文章作者以社交媒体Twitter为主要平台,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公众对新冠疫
  • 2022-03-25
    我校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舆情传播动力学研究系列进展
    (通讯员 冀美琪)经过多年科研攻关,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殷复莲教授课题组取得了网络信息传播动力学领域研究系列进展。近日,课题组以“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Global Vaccination Campaigns to Combat COVID-19”为题在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期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中国传媒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论文第一作者为殷复莲教授,第二作者为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冀美琪,第三作者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杨忠良,通讯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胡智文教授。在当前全球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疫苗犹豫情绪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WHO列为危害全球健康的首位。因此,各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深度剖析加剧疫苗犹豫和反疫苗运动的内在因素和外生变量,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疫苗推广政策,从而解决全球社会差异,实现群体免疫。文章作者以社交媒体Twitter为主要平台,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公众对新冠疫
  • 2022-03-25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选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
    (记者 张旭)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中,我校推荐申报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负责人:曾祥敏)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团队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相协同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课堂、入脑、入心”,形成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育人体系。课程体系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为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评选,全国共有100所高校的100个项目入选,涵盖思政育人、乡村振兴、首都建设等领域。项目培育建设周期为2年,2023年2月底前,教育部组织进行中期评估;2024年2月底前,教育部对各项目开展验收工作,公布结项结果。(编辑:阎玺)
  • 2022-03-25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选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
    (记者 张旭)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的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入选名单中,我校推荐申报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负责人:曾祥敏)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名单。《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团队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相协同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于新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课堂、入脑、入心”,形成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育人体系。课程体系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为国家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出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评选,全国共有100所高校的100个项目入选,涵盖思政育人、乡村振兴、首都建设等领域。项目培育建设周期为2年,2023年2月底前,教育部组织进行中期评估;2024年2月底前,教育部对各项目开展验收工作,公布结项结果。(编辑:阎玺)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1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76/56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