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2-01-07
学校召开2021年第四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通讯员 焦健)2021年12月31日下午,学校召开2021年第四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委书记、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达品,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众出席会议。会议由王达品副书记主持。会议分别听取了第六轮校内常规巡察和第二轮专项巡察组组长刘灵、战琦、李本固同志的工作汇报,并对巡察报告进行了审议。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向领导小组汇报了第二轮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整体情况。会议对“回头看”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王达品副书记强调,此次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对相关部门存在的问题发现精准、相互印证,为下一步举一反三落实整改提供了依据。要将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明年监督工作的重点,立足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廖祥忠书记对第六轮校内常规巡察、第二轮专项巡察和第二轮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工作严谨、思路清晰、善于创新,高质量推进了学校政治巡察工作;各巡察组担当尽责,能够把学校党委部署落到实处,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巡察报告专业规范,干部政治画像清晰真实;各组组长不负重托,忠诚履职,体现了对学
2022-01-07
学校召开2021年第四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通讯员 焦健)2021年12月31日下午,学校召开2021年第四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党委书记、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达品,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众出席会议。会议由王达品副书记主持。会议分别听取了第六轮校内常规巡察和第二轮专项巡察组组长刘灵、战琦、李本固同志的工作汇报,并对巡察报告进行了审议。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向领导小组汇报了第二轮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整体情况。会议对“回头看”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王达品副书记强调,此次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对相关部门存在的问题发现精准、相互印证,为下一步举一反三落实整改提供了依据。要将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明年监督工作的重点,立足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廖祥忠书记对第六轮校内常规巡察、第二轮专项巡察和第二轮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工作严谨、思路清晰、善于创新,高质量推进了学校政治巡察工作;各巡察组担当尽责,能够把学校党委部署落到实处,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巡察报告专业规范,干部政治画像清晰真实;各组组长不负重托,忠诚履职,体现了对学
2022-01-07
新闻学院推出“邮票中的党史”融媒体新闻产品
(通讯员 姚衣凰 刘嘉慧)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新闻学院党委联合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以“邮票中的党史”为主题进行融媒体新闻产品创作,目前10期融媒体产品已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新闻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从1947年7月1日发行第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邮票至今,我国共发行了10套建党纪念邮票,纪念邮票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串联起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为了高效完成10套纪念邮票的采访和制作任务,在前期周密策划基础上,学院党组织8个学生党支部50多名党员组成融媒新闻产品生产团队,团队成员既明确分工又协同合作,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召开10多次策划讨论会,分别进行6次线下线上采访,5次赴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参观学习,高质量完成了10期融媒体新闻产品。这些融媒体新闻产品通过采访集邮家和邮票设计师,深度挖掘邮票背后的党史故事,让静态的邮票变得更为亲近和鲜活。得到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高度赞誉。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专业实践活动在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同时,既广泛传播了邮票中的党史内容,也结合专业优势,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闻实
2022-01-07
新闻学院推出“邮票中的党史”融媒体新闻产品
(通讯员 姚衣凰 刘嘉慧)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新闻学院党委联合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以“邮票中的党史”为主题进行融媒体新闻产品创作,目前10期融媒体产品已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和新闻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从1947年7月1日发行第一套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邮票至今,我国共发行了10套建党纪念邮票,纪念邮票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串联起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为了高效完成10套纪念邮票的采访和制作任务,在前期周密策划基础上,学院党组织8个学生党支部50多名党员组成融媒新闻产品生产团队,团队成员既明确分工又协同合作,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召开10多次策划讨论会,分别进行6次线下线上采访,5次赴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参观学习,高质量完成了10期融媒体新闻产品。这些融媒体新闻产品通过采访集邮家和邮票设计师,深度挖掘邮票背后的党史故事,让静态的邮票变得更为亲近和鲜活。得到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高度赞誉。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专业实践活动在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同时,既广泛传播了邮票中的党史内容,也结合专业优势,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闻实
2022-01-06
“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专家研讨策划会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7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资助项目“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家研讨策划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专业院校和媒体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充分介绍项目后,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对项目相关的人才选拔、课程设置、融媒时代的演播特点、IP选择、市场规律、行业发展、流量变现等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 杨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积极应对传媒行业发展变化、服务于社会需求和传媒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项目,将会为相关行业发展储备坚实的生力军,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学科建设、演播领域的发展大有裨益,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指出声音艺术在未来的智媒时代承载着探索性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文化创新的使命,并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本项目承载的传媒责任、社会使命和艺
2022-01-06
“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专家研讨策划会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7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资助项目“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家研讨策划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专业院校和媒体的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充分介绍项目后,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对项目相关的人才选拔、课程设置、融媒时代的演播特点、IP选择、市场规律、行业发展、流量变现等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 杨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融媒时代演播艺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积极应对传媒行业发展变化、服务于社会需求和传媒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项目,将会为相关行业发展储备坚实的生力军,对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学科建设、演播领域的发展大有裨益,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他指出声音艺术在未来的智媒时代承载着探索性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文化创新的使命,并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本项目承载的传媒责任、社会使命和艺
2022-01-06
人事处召开职称系列文件征求意见会
(通讯员 邓扬)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破五唯”要求,进一步规范我校职称评审工作,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人事处面向全校教师召开7场线上征求意见会,全面了解老师们对我校最新修订的职称评审系列文件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负责人、各系列、各类型教师等共计450余人次参加征求意见会。人事处领导班子成员从完善评审组织程序、完善职称分类设置、改革职称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此次职称评审系列文件修订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容变化。他们重点结合“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人才评价十字方针,对各系列职称申报条件作了详细宣讲和解读。对于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职称评审相关文件的改革修订,参会教师纷纷表示积极支持。大家表示,此次文件修订充分考虑了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评价指标设计也更加完善,是对“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人才评价十字方针的积极探索和落地落实。老师们也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前,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在学校党委统一部署下,人事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
2022-01-06
人事处召开职称系列文件征求意见会
(通讯员 邓扬)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破五唯”要求,进一步规范我校职称评审工作,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人事处面向全校教师召开7场线上征求意见会,全面了解老师们对我校最新修订的职称评审系列文件的意见建议。相关单位负责人、各系列、各类型教师等共计450余人次参加征求意见会。人事处领导班子成员从完善评审组织程序、完善职称分类设置、改革职称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此次职称评审系列文件修订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容变化。他们重点结合“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人才评价十字方针,对各系列职称申报条件作了详细宣讲和解读。对于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职称评审相关文件的改革修订,参会教师纷纷表示积极支持。大家表示,此次文件修订充分考虑了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特点,评价指标设计也更加完善,是对“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人才评价十字方针的积极探索和落地落实。老师们也就进一步完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前,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在学校党委统一部署下,人事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
2022-01-06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工作总结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珏 买根 摄影 李晓磊)12月30日,“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工作总结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科研工作坊专场活动在主楼八层报告厅顺利举行。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宋金宝,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副院长金立标,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严威,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艾渤等人出席会议。本次“研露”科研工作坊由科学研究处学术平台发展中心组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主持了活动,他向现场教师介绍了活动嘉宾,并简要说明了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整体安排。随后,科研处副处长宋金宝总结了2021年度我校的科技工作,分析了理工科各单位科研成果的具体数据统计,并指出在校领导的密切指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随后,他向与会老师进行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强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和科学研究建设,鼓励老师们一定要立足国家战略、依托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进行申报准备。随后,科学研究处黄伟老师介绍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文件精神和注意事项,详细为老师们说明了申报制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解读了申报具体类
2022-01-06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工作总结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珏 买根 摄影 李晓磊)12月30日,“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工作总结暨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动员会”科研工作坊专场活动在主楼八层报告厅顺利举行。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宋金宝,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副院长金立标,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严威,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艾渤等人出席会议。本次“研露”科研工作坊由科学研究处学术平台发展中心组织,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主持了活动,他向现场教师介绍了活动嘉宾,并简要说明了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整体安排。随后,科研处副处长宋金宝总结了2021年度我校的科技工作,分析了理工科各单位科研成果的具体数据统计,并指出在校领导的密切指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随后,他向与会老师进行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强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和科学研究建设,鼓励老师们一定要立足国家战略、依托学科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积极进行申报准备。随后,科学研究处黄伟老师介绍了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文件精神和注意事项,详细为老师们说明了申报制度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解读了申报具体类
2022-01-06
中传官方视频号入选“2021年度综合影响力百强榜”
(记者 申皓文)为更好展现全国高校在媒体融合时代运用短视频助力网络思政工作的创新探索,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近日,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公布了“全国普通本科院校2021年度官方视频号综合影响力百强榜”和“2021年度高校优秀视频号单项奖”。本次评选根据各高校视频号活跃度、传播力、互动值,以及重点网络文化活动参与度、示范带动作用等维度列出百强榜单,同时评选出“年度最佳名片奖”“年度思政力量奖”“年度突出贡献奖”等十项单项奖。中国传媒大学官方视频号入选“综合影响力百强榜”,并荣获“年度创意表现奖”。官方视频号于2021年4月2日开通,截止目前,粉丝数超过4万,共发布190余条视频动态,13条阅读量突破10万,其中2022年招生宣传片阅读量达196万。累计完成招生宣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新年音乐会等近30场重大校园活动直播,总播放量达超过100万。2021年,视频号在高校毕业季短视频传播力榜单上排名第8。中传官方视频号充分发挥视听传播优势,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特色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继官方微信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宣传平台阵地。今年,学校各媒体平台持续发力,获得了一系列
2022-01-05
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大型融媒采访活动举行
(通讯员 胡庭瑜)12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在山东济南、临沂全面启动。本次融媒采访活动首次采用“云参与”“云报道”“云直播”的融媒传播方式,山东广播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分赴济南、临沂“云报道”,全国百城百台交通广播播出机构同步“云直播”,国家广电总局、中广联合会、中国记者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等领导在线“云参与”“云启动,在弘扬传承红色沂蒙精神的同时,检验了媒体转型成果成效,得到了千万网友的“云围观”。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田玉红、国家广电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杨峥、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等通过视频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李新军副校长致辞说,“党性教育基地”活动再出发,既是一次融媒传播的实战与练兵,又是一次党史教育的生动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党史学习与新闻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将红色革命基因深深根植于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心灵深处,成为永不消失的红色印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田玉红指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水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续新的
2022-01-05
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大型融媒采访活动举行
(通讯员 胡庭瑜)12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大型融媒采访活动在山东济南、临沂全面启动。本次融媒采访活动首次采用“云参与”“云报道”“云直播”的融媒传播方式,山东广播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分赴济南、临沂“云报道”,全国百城百台交通广播播出机构同步“云直播”,国家广电总局、中广联合会、中国记者协会、中国传媒大学等领导在线“云参与”“云启动,在弘扬传承红色沂蒙精神的同时,检验了媒体转型成果成效,得到了千万网友的“云围观”。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范卫平、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田玉红、国家广电总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杨峥、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等通过视频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李新军副校长致辞说,“党性教育基地”活动再出发,既是一次融媒传播的实战与练兵,又是一次党史教育的生动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党史学习与新闻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将红色革命基因深深根植于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心灵深处,成为永不消失的红色印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田玉红田玉红指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水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续新的
2022-01-05
我校师生参与创作的舞台剧《盛世欢歌》(《笑颜人》)成功上演广受好评
(通讯员 杨杨)2021年12月24日至26日,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出品,全国首个文物活化舞台剧《盛世欢歌》暨2018级音乐剧双学位班毕业大戏《笑颜人》,在中传小礼堂成功上演。《盛世欢歌》(《笑颜人》)取材于《史记》《乐府诗集》《战国策》《后汉书》等史学专著,讲述了俳优跨越千年欢笑的戏剧人生。该剧融话剧、音乐剧、戏曲、曲艺、歌舞、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在尊重历史基础上,从人物造型、视频背景、舞美、音乐等方面入手,兼顾新时代特点与传统民族精神,让沉睡两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舞台上苏醒,着力打造具有“新古典主义”色彩的历史剧。《盛世欢歌》(《笑颜人》)的主创团队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和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师生组成。负责编剧、导演、舞美、灯光、音乐和表演指导的老师们曾荣获“中国戏剧奖”“全国戏剧文化奖”“华表奖”“金鸡奖”“金鹿奖”“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我校音乐剧本科专业2018级音乐剧双学位班的同学们参演,2020/2021级戏剧专业硕士(MFA)、2020/2021级戏剧戏曲学学术硕士(MA)、2020级广播电视领域(编剧)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87
/
56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