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11-27
学工团委党支部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张芊)11月24日上午,学工团委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支部特邀学校关工委专家组成员张傅教授做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李众副书记与大家一同学习,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郭婧娜主持。张傅教授为大家讲授《学习党的决议 坚定政治理想》专题辅导,分别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需要发表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个重大成就时期,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的党大跨步迈进新时代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时代机遇方面带领大家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张傅教授还结合学生工作重点,着重从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角度进行了要点分析解读。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张傅教授的辅导报告加深了自己对理论学习的领悟。结合前阶段的自学感悟,支部成员就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发言。支部纪检委员刘兆杰表示,《决议》着眼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优良传统。2022年,我们党将要召开二十大,共青团也将迎来建团100周年。我们要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矢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充分激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
2021-11-27
学工团委党支部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张芊)11月24日上午,学工团委党支部组织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支部特邀学校关工委专家组成员张傅教授做专题辅导报告,校党委李众副书记与大家一同学习,会议由党支部书记郭婧娜主持。张傅教授为大家讲授《学习党的决议 坚定政治理想》专题辅导,分别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需要发表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三个重大成就时期,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以及我们的党大跨步迈进新时代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时代机遇方面带领大家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张傅教授还结合学生工作重点,着重从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角度进行了要点分析解读。支部成员纷纷表示,张傅教授的辅导报告加深了自己对理论学习的领悟。结合前阶段的自学感悟,支部成员就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发言。支部纪检委员刘兆杰表示,《决议》着眼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优良传统。2022年,我们党将要召开二十大,共青团也将迎来建团100周年。我们要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矢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充分激发奋进新时代、建功新时
2021-11-27
我校2020-2021学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审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伍玮 摄影 钟易江)11月22日上午,我校2020-2021学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审会在明德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出席。党政办、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教务处、财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及各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此次评审会。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李萍主持会议。李众副书记评阅学生申请材料按照学校2021年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的评定要求,遵循“优中选优”、“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本人申请,院校两级审核等程序,共有18名研究生和43名本专科生进入本次评审环节。评审开始前,学生工作部(处)为每位评审老师准备了详细的评审汇总材料和学生个人材料,以供评审老师全面了解每位参评学生。现场评审过程中,部分学院的老师对本学院报送学生的申请材料从思想道德水平、学习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说明,给现场评审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评审老师在评审学生材料的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评审会现场图片评审老师交流讨论学生材料评审老师评阅学生申请材料学院老师对学院报送材料进行补充说明 经过现场评委评
2021-11-27
我校2020-2021学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审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伍玮 摄影 钟易江)11月22日上午,我校2020-2021学年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审会在明德楼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出席。党政办、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教务处、财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及各学院(研究生培养单位)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此次评审会。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李萍主持会议。李众副书记评阅学生申请材料按照学校2021年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的评定要求,遵循“优中选优”、“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本人申请,院校两级审核等程序,共有18名研究生和43名本专科生进入本次评审环节。评审开始前,学生工作部(处)为每位评审老师准备了详细的评审汇总材料和学生个人材料,以供评审老师全面了解每位参评学生。现场评审过程中,部分学院的老师对本学院报送学生的申请材料从思想道德水平、学习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说明,给现场评审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参考。评审老师在评审学生材料的同时,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评审会现场图片评审老师交流讨论学生材料评审老师评阅学生申请材料学院老师对学院报送材料进行补充说明 经过现场评委评
2021-11-27
学校召开2021年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通讯员 郑成琳 张婧婕)11月2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召开本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刘守训,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李新军,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王晖出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晖副校长主持。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弛向领导小组汇报学校2020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2021年风险评估工作方案以及2022年内部控制建设重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并表示将对内控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全力做好整改工作。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主任天悦向相关部门对学校内控工作的积极投入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本年度风险评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李新军副校长表示,近年来我校内控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强调要关注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第一,要加强学习,各部门要结合部门业务和工作流程认真学习和研究内控相关材料;第二,要重视风险评估,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带队实事求是地梳理风险点;第三,要做好风险应对,对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优化;第
2021-11-27
学校召开2021年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通讯员 郑成琳 张婧婕)11月2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召开本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刘守训,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李新军,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王晖出席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晖副校长主持。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弛向领导小组汇报学校2020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情况、2021年风险评估工作方案以及2022年内部控制建设重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并表示将对内控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全力做好整改工作。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主任天悦向相关部门对学校内控工作的积极投入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本年度风险评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李新军副校长表示,近年来我校内控工作一年一个台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强调要关注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四点工作要求。第一,要加强学习,各部门要结合部门业务和工作流程认真学习和研究内控相关材料;第二,要重视风险评估,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带队实事求是地梳理风险点;第三,要做好风险应对,对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和优化;第
2021-11-26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孙珺)11月16日,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并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进行专题发言。会上,廖祥忠书记表示,荆老师的解读“有深度、有高度、有态度,体现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的良好学风。”同时,廖书记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统筹谋划全会精神学习,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把对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当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院迅速响应、积极组织,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和宝贵智力资源,在师生中掀起学习热潮。11月17日下午,学院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由荆学民教授领学,赵雪波教授、谢进川教授、白文刚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青年教师代表围绕《公报》和《决议》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充分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荆学民教授深度辩证地总结了《决议》中蕴涵的四大关系:两个“确立”的关系、“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关系、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的关系。荆教授指出,本次决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信,反映了我党对自身历史的清醒认知和理论自觉,反映了我党
2021-11-26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孙珺)11月16日,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并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进行专题发言。会上,廖祥忠书记表示,荆老师的解读“有深度、有高度、有态度,体现了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的良好学风。”同时,廖书记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统筹谋划全会精神学习,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把对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当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我院迅速响应、积极组织,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优势和宝贵智力资源,在师生中掀起学习热潮。11月17日下午,学院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由荆学民教授领学,赵雪波教授、谢进川教授、白文刚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青年教师代表围绕《公报》和《决议》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充分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荆学民教授深度辩证地总结了《决议》中蕴涵的四大关系:两个“确立”的关系、“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关系、历史与未来的关系、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的关系。荆教授指出,本次决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信,反映了我党对自身历史的清醒认知和理论自觉,反映了我党
2021-11-26
学校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专业教师校内挂职宣布大会
(通讯员 张师迅 摄影 王雷亭 刘安彤 宋翔堃)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2021年11月19日和25日,中国传媒大学分别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专业教师校内挂职宣布大会,正式宣布13名处级干部、5名专任教师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启为期一年的交叉任职、校内挂职锻炼。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专任教师校内挂职是今年下半年学校党委系统部署、同步推出的两项重大改革举措。通过打破机关和基层、党务和行政、部门和学院、学科和学科、业务和业务间的壁垒,大力推动校内干部的交流、岗位的互动、思想的统一、文化的交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干部队伍,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9日,我校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王晖,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长杨懿等出席会议。李众副书记宣读了13名交叉任职处级领导干部的任职决定。学校党委
2021-11-26
学校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专业教师校内挂职宣布大会
(通讯员 张师迅 摄影 王雷亭 刘安彤 宋翔堃)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中央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2021年11月19日和25日,中国传媒大学分别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专业教师校内挂职宣布大会,正式宣布13名处级干部、5名专任教师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开启为期一年的交叉任职、校内挂职锻炼。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专任教师校内挂职是今年下半年学校党委系统部署、同步推出的两项重大改革举措。通过打破机关和基层、党务和行政、部门和学院、学科和学科、业务和业务间的壁垒,大力推动校内干部的交流、岗位的互动、思想的统一、文化的交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干部队伍,持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11月19日,我校召开处级领导干部交叉任职宣布大会,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王晖,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长杨懿等出席会议。李众副书记宣读了13名交叉任职处级领导干部的任职决定。学校党委
2021-11-26
我校代表团出席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通讯员 叶龙)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网信委主办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交会展馆举办。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兼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组成代表团全程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11月24日,由人民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技术论坛率先举行,技术论坛主题为“创新:技术赋能”,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段鹏副校长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路演环节作了题为“基于信息计算的信息传播”的发言。段鹏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积极对接国家任务,以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研究特色,建立了以引领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科研创新为核心,以搭建面向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发展趋向的先导实验环境为抓手,以培养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为责任,以创建媒体融合
2021-11-26
我校代表团出席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通讯员 叶龙)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东省委网信委主办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广交会展馆举办。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兼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组成代表团全程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11月24日,由人民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技术论坛率先举行,技术论坛主题为“创新:技术赋能”,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曦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段鹏副校长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路演环节作了题为“基于信息计算的信息传播”的发言。段鹏副校长在发言中表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积极对接国家任务,以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研究特色,建立了以引领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科研创新为核心,以搭建面向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发展趋向的先导实验环境为抓手,以培养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高端专业人才为责任,以创建媒体融合
2021-11-25
“明德讲堂”(第二季)“人文与科学”系列第二讲开讲
(通讯员 付李琢)11月18日晚,“明德讲堂”(第二季)“人文与科学”系列讲座第二讲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聚焦在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领域,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志强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李春芳两位老师主讲。戴志强教授讲座的题目为《人工智能创意与艺术虚拟现实》。他从“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创意的创新实践?最新兴起的‘元宇宙’是怎样的概念?如何对艺术虚拟现实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如何认识新文科?”几方面问题入手,从艺术表现与科学认知的视角,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戴志强教授提出,随着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关注人工智能创意的发展,关注艺术虚拟现实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根本在于认知智能,而非行为模仿。他分析了人工智能五个未来领域,分别是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以及自主智能系统。戴志强教授提出,人工智能不一定像脑一样去思考,不一定像人一样去计算,而是可能以超越人的一种模式去思考、去计算,“这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李春芳教授讲
2021-11-25
“明德讲堂”(第二季)“人文与科学”系列第二讲开讲
(通讯员 付李琢)11月18日晚,“明德讲堂”(第二季)“人文与科学”系列讲座第二讲在44号楼一层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主题聚焦在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领域,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志强和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李春芳两位老师主讲。戴志强教授讲座的题目为《人工智能创意与艺术虚拟现实》。他从“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认识人工智能创意的创新实践?最新兴起的‘元宇宙’是怎样的概念?如何对艺术虚拟现实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如何认识新文科?”几方面问题入手,从艺术表现与科学认知的视角,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戴志强教授提出,随着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G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关注人工智能创意的发展,关注艺术虚拟现实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根本在于认知智能,而非行为模仿。他分析了人工智能五个未来领域,分别是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以及自主智能系统。戴志强教授提出,人工智能不一定像脑一样去思考,不一定像人一样去计算,而是可能以超越人的一种模式去思考、去计算,“这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李春芳教授讲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98
/
56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