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06-18
    ​中传国际学子在“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北京赛区)闪耀光芒 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通讯员 郭玥鑫 摄影 魏达)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中外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由”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组委会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2025“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北京赛区)6月15日在北京圆满结束。本次大赛以“欢聚水立方、乐伴十五载”为主题,持续通过中文歌曲构建中外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大赛执委会主任、北京市政府侨办主任王都伟,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领导以及来自京津冀地区高校的代表老师出席了此次活动,来自国家级艺术院团和高校的专家担任比赛现场评委。此次赛事成功吸引了来自京津冀地区多所知名高校的众多留学生热情参与,在6月15日晚举行的决赛盛典上,星光熠熠,青春洋溢。我校马来西亚籍202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萧国庆同学担任了决赛盛典主持人,以其稳健大气的台风和流利纯熟标准的中文,为现场观众展现了中传风采。我校印度尼西亚籍硕士生刘陈凰同学,凭借深厚的演唱功底和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在高手云集的决赛舞台上稳定发挥,最终凭借一曲深情演绎的《我爱你,中国》荣获大赛铜奖,充分展现了中传学子的艺术素养和对中华文化的深
  • 2025-06-18
    第二届北京高校巡察工作坊(第四组)暨中国传媒大学巡察工作专题培训顺利举行
    (通讯员 焦健 摄影 李思琪)6月12日,第二届北京高校巡察工作坊(第四组)暨中国传媒大学巡察工作专题培训在我校学术会议中心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教育部巡视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牛燕冰,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处(巡察办)二级调研员吴雪疆、四级调研员张晓斌、干部王希,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徐红梅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学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主任(处长)、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主持。吴雪疆首先代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工作处(巡察办)对学校精心筹备组织此次交流研讨表示衷心感谢,对第四组各成员单位巡察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并传达了中央和北京市委对巡察工作的有关要求。他希望各高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交流互鉴实现共研、共享、共进,为解决高校巡察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更多思路,为推动巡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夯实实践基础。牛燕冰以《围绕高校巡视巡察,以巡视巡察成效提升师生干部的获得感》为题作专题讲座,为高校全流程做好巡察工作,提升综合监督效能给予系统指导。一是精准阐释巡视巡察的政治定位。他指出,巡视巡察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其功能兼具“政治体检
  • 2025-06-18
    中国传媒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 2025-06-17
    中国传媒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6月15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党委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柴剑平,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校长助理金炜以及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5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毕业盛典。典礼由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主持。上午八点四十分,八名退役大学生士兵高举学校70周年校庆当天于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入场。廖祥忠、张树庭及退役大学生士兵共同持旗,全场起立并高唱国歌,毕业典礼正式开始。李新军宣读《2025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资格及学位授予决议》。刘守训宣读《2025届硕士、博士学位毕业资格及学位授予决议》。毕业典礼现场,23名来自不同学院的毕业生代表发言。同学们对学校的培养表示感谢,讲述了自己在校学习期间的收获与感悟,并分享了未来的规划与愿景。毕业生们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传全体师生回信里的殷切嘱托,怀揣传媒报国的赤诚理想,投身科技创新行业一线,扎根社会治理基层沃土,坚守新闻舆论时代阵地,践行国际传播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奔赴各行各业最前沿。张绍
  • 2025-06-16
    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 2025-06-16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班
  • 2025-06-16
    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通讯员 战京娟 摄影 高鹏)6月11日,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中传科协委员会听取了秘书处关于中传科协第二年度工作汇报和第三年度工作设想,并提出意见建议。会议通过了团体会员单位增设名单、第一届委员会增补委员名单,审议通过设立学生科协和提名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代表校党委致辞,中传科协主席吕锐作总结讲话,科协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中传科协秘书长殷复莲主持。吕锐充分肯定了中传科协上一年度有关服务人才发展、创建基层品牌项目和提升科普能力等工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期望:一是按照党委“三真”的要求,做好科协常态工作;二是完善科协机制,搭建夯实科协平台;三是做好科普工作,做好科学家精神传承和传播。柴剑平首先对中传科协两年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表示,中传科协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同时担负起了学校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重要作用,也形成了凝聚、服务、培育科技人才的平台。学校将高度重视科协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一是服务国家战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二是积极作为,持续强化科协作用发挥;三
  • 2025-06-16
    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班
    6月16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处处长周建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田卉副教授,校内外授课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主持。“文旅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管理人才培训”是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培训项目,旨在培育兼具文化底蕴、数字思维与治理能力的复合型文旅管理人才。该项目聚焦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设计,构建了涵盖政策解读、创新理念、实战案例及跨学科知识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将通过“集中授课+实地采访+工作坊实践”模式,助力广地域、多层次和全类型的城市把握数字经济和社交媒体革命的时代机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赋能城市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在繁荣城市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市文化发展的遍地开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在开班
  • 2025-06-16
    我校代表团到访希腊出席“古都文明对话”等活动
  • 2025-06-16
    我校代表团到访希腊出席“古都文明对话”等活动
    (通讯员 刘俊摄影 刘俊 甄锐 希中网等)6月8日至11日,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率代表团出访希腊,在雅典出席“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茶和天下”文化推介会,拜会中国驻希腊大使、参加大使官邸文化交流,并赴希腊西阿提卡大学交流访问。6月10日,在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在希腊雅典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学术对话以“文明与和平”为主题,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与希腊雅典大学哲学院联合主办,近40位来自中国、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与会学者,就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张树庭出席活动,并发表致辞。张树庭校长出席“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古都文明对话”活动张树庭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长期致力于通过传媒、艺术、文化的方式,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合作、共融、互鉴的努力。(详见报道《文明与和平|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雅典举行》[说明:此处嵌入6.10学校官微官网报道的链接])在“古都文明对话”上,我校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教授,发表了题为《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及其早期成因》的发
  • 2025-06-15
    “青春两岸,炽爱依然”大型诗会璀璨启幕
  • 2025-06-15
    “青春两岸,炽爱依然”大型诗会璀璨启幕
    (通讯员 周诗云)6月6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第四届大型诗会在中传学术中心盛情举办。本次诗会以“青春两岸,炽爱依然”为主题,邀请《诗刊》社、中华诗词学会等指导单位与我校师生共襄盛举,通过诗词吟诵搭建起传统与现代、文化与青春的对话桥梁。诗会开始前,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来到诗会现场,与中华诗词协会会长周文彰、《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杨锦等嘉宾交流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诗词创作对于立德树人、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张树庭表示,高校有责任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中华诗词在校园里传播,在年轻人心里生根。举办诗会有助于引导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在诗会致辞中指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一直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浪漫,我们期待以诗为媒,连接更广阔的山海,与更多朋友相逢相知。诗会是人文学院的品牌文化活动,本届诗会以“青春”为桥,“炽爱”为魂,诠释青春浪漫,礼赞家国河山,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大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作品思政”“活动思
  • 2025-06-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北京闭幕
  • 2025-06-14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在北京闭幕
    (通讯员 郇瓛)6月10日,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我校主办的“古都文明对话:从帕特农神庙到圆明园”活动在希腊雅典大学启幕,并成功开展分论坛“文明与和平”“保护与再现”的主题对话。6月14日,恰逢我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中希学者再度聚首北京,继续分论坛“文明与社会”和“创新与未来”的主题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出席。本次活动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宣部对外推广局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海淀区委宣传部、希腊雅典大学哲学院联合承办,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帕特农神庙管委会、圆明园管理处、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支持。对话中方主席为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熊澄宇,希方主席为欧盟议员、雅典前市长季米特里斯·阿夫拉莫普洛斯(Dimitris Avramopoulos)。分论坛开始前,与会嘉宾首先重温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全球主题活动发表的视频致辞。王毅部长指出,文明对话是和平的纽带、文明对话是发展的动力、文明对话是友谊的桥梁,要从做文明平等的捍卫者、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9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0/571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