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11-20
    中国传媒大学北美校友会一行来母校交流
    (通讯员 王治丰 韦健宇 摄影 田真玮)11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北美校友会会长屈建平携陈天皓、黄煊赫、安博一行4人来访母校。围绕促进校友交流、推进校友工作、共建校友服务平台、实现校友与学校优势资源的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伴随悠扬的校歌响起,北美校友会一行回访母校座谈会正式开始。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兼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首先代表学校对校友一行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广大北美校友致以问候与祝福。刘首兵主任表示,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间有天然的情感联结,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与校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十四五”这一创新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学校也将优先利用校友资源开展交流合作与校友工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讲话她同时就国内交流与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的部门设置、工作情况与未来规划进行了介绍,近期将上线涵盖联系校友组织、成绩单办理、毕业/学位证明补办、图书馆阅览、场馆预约等功能的全新校友服务平台,搭建沟通网络,更好地服务广大校友。校友发言交流座谈中,屈建平会长回顾了北美校友会作为中传首个校
  • 2021-11-20
    中国传媒大学北美校友会一行来母校交流
    (通讯员 王治丰 韦健宇 摄影 田真玮)11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北美校友会会长屈建平携陈天皓、黄煊赫、安博一行4人来访母校。围绕促进校友交流、推进校友工作、共建校友服务平台、实现校友与学校优势资源的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伴随悠扬的校歌响起,北美校友会一行回访母校座谈会正式开始。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兼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首先代表学校对校友一行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广大北美校友致以问候与祝福。刘首兵主任表示,校友与学校、校友与校友间有天然的情感联结,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与校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巨大发展空间。在“十四五”这一创新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学校也将优先利用校友资源开展交流合作与校友工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讲话她同时就国内交流与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的部门设置、工作情况与未来规划进行了介绍,近期将上线涵盖联系校友组织、成绩单办理、毕业/学位证明补办、图书馆阅览、场馆预约等功能的全新校友服务平台,搭建沟通网络,更好地服务广大校友。校友发言交流座谈中,屈建平会长回顾了北美校友会作为中传首个校
  • 2021-11-19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熊澄宇院长领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通讯员 何震 摄影 廖欣)11月17日下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熊澄宇院长作领学报告,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郇瓛主持,校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科科长张旭应邀列席。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上,郇瓛书记就参加11月16日学校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情况进行交流,传达了廖祥忠书记讲话要求,分享了荆学民教授、姬德强教授、杨洋老师会上所做的辅导报告要点。郇书记表示,学院党总支要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要求,将学习全会精神及《决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力求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熊院长作学习《决议》专题领学辅导报告。为深入领会《决议》精神,熊院长回溯剖析了我党历史上前两个决议的产生背景、内容框架及重要历史结论,重点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开创”四个关键词,对《决议》内容进行了深度解析,并结合自身几十年深耕文化领域的经历,向参会老师分享了他对文化建设成就的体悟。熊院长建议老师们结合《决议》中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和要求,进一
  • 2021-11-19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熊澄宇院长领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通讯员 何震 摄影 廖欣)11月17日下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熊澄宇院长作领学报告,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郇瓛主持,校党委宣传部张旭老师列席学习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上,郇瓛书记传达了11月16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会议精神、廖祥忠书记关于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工作部署。表示学院党总支要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将学习全会精神及《决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熊澄宇院长作《决议》专题领学辅导报告,他深入回溯剖析了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内容框架和重要历史结论,提出要通过前两个历史决议认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熊院长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开创”四个核心关键词,对《决议》进行了深度解读
  • 2021-11-19
    我校出版社“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有声书)”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项目”揭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有声书)”荣誉入选,从此次全国出版单位共申报的49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由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担任总主编,已出版《中国历史通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哲学通识读本》四本图书。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基础上,组织播音主持艺术学院37位专家诵读录制成有声书。图书和有声书的出版集合了我校优质的学科和专家资源,实现了全媒体形态出版,是我校推动全国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助力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迄今已举办过四届,此次评选,旨在进一步引导推动有声读物创作生产,以精品庆祝建党百年,重点扶持以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立体呈现、生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声读物,以及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展现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信心面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有声读物。未来,我校出版社将持续加强融媒体、音视频内容建设,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充
  • 2021-11-19
    我校出版社“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有声书)”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项目”揭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有声书)”荣誉入选,从此次全国出版单位共申报的49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文史哲通识读本丛书”由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担任总主编,已出版《中国历史通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中国哲学通识读本》四本图书。在出版纸质图书的基础上,组织播音主持艺术学院37位专家诵读录制成有声书。图书和有声书的出版集合了我校优质的学科和专家资源,实现了全媒体形态出版,是我校推动全国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助力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迄今已举办过四届,此次评选,旨在进一步引导推动有声读物创作生产,以精品庆祝建党百年,重点扶持以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立体呈现、生动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声读物,以及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展现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信心面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有声读物。未来,我校出版社将持续加强融媒体、音视频内容建设,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充
  • 2021-11-19
    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申皓文 缑宇 覃宝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11月18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学校人才工作经验和成效,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发布并实施人才重大工程计划和系列人才制度文件,重磅推出“创作型青拔人才培育项目”、“‘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教授聘任”实施办法等重大改革举措,创造性提出并系统建构“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十字方针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从毕业生到“大先生”的人才培养链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有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中传落地见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全体正处级领导干部;教学科研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副处级领导干部;非处级中层干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入选人员、青年拔尖人才,师资博士后代表、教授代表和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代表等300余人在主会场中传礼堂出席会议。其他教职工近千人通过线上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王晖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人才工作报告。王晖副校长首先全
  • 2021-11-19
    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申皓文 缑宇 覃宝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11月18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近年来学校人才工作经验和成效,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集中发布并实施人才重大工程计划和系列人才制度文件,重磅推出“创作型青拔人才培育项目”、“‘金核桃’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教授聘任”实施办法等重大改革举措,创造性提出并系统建构“代表作、贡献度、主观评价”的十字方针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从毕业生到“大先生”的人才培养链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有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在中传落地见效,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全体在校校领导;全体正处级领导干部;教学科研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副处级领导干部;非处级中层干部;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入选人员、青年拔尖人才,师资博士后代表、教授代表和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代表等300余人在主会场中传礼堂出席会议。其他教职工近千人通过线上形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王晖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人才工作报告。王晖副校长首先全
  • 2021-11-18
    我校本科生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通讯员 王雨晨 蒋青苗 吴艾秋)近日,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简称国赛)揭晓奖项。经过多轮评选,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张亚娜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吴艾秋、许睿思、贾博舒在本科组4507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同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由冀艳鹏、尹安琪、姚泽斌组成的学生参赛团队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我院学生参与的其他11个团队也获得了北京赛区级别奖项,实现了获奖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国家级一等奖获奖团队(张亚娜老师、吴艾秋、许睿思、贾博舒)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竞赛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3人一组,在72小时内独立完成查阅资料、创建数学模型、求解、编程和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等步骤。学生团队答辩思路今年,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1566所院校(校区),共49529支团队、
  • 2021-11-18
    我校本科生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
    (通讯员 王雨晨 蒋青苗 吴艾秋)近日,202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简称国赛)揭晓奖项。经过多轮评选,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张亚娜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的吴艾秋、许睿思、贾博舒在本科组45075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同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由冀艳鹏、尹安琪、姚泽斌组成的学生参赛团队在此次比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我院学生参与的其他11个团队也获得了北京赛区级别奖项,实现了获奖质量和数量的双提升。国家级一等奖获奖团队(张亚娜老师、吴艾秋、许睿思、贾博舒)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之一。竞赛目的是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3人一组,在72小时内独立完成查阅资料、创建数学模型、求解、编程和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等步骤。学生团队答辩思路今年,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的1566所院校(校区),共49529支团队、
  • 2021-11-18
    “最初的年代——中国直播电视剧时代”主题展在传媒博物馆开展
    (通讯员 薛文伟 胡庭瑜摄影 肖雪)11月15日上午10时,“最初的年代——中国直播电视剧时代”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举行。展览利用大量珍贵图片、史料和实物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我国电视事业诞生初期直播电视剧的发展历史。该展览是我国首个关于早期直播电视剧主题的展览。展览开幕式启动现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芶鹏,校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教授,校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副主任储钰琦;校戏剧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博导李胜利教授,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编剧陈庚的家属陈征、熊雄,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陈宪芝以及相关专业领导、嘉宾、学生代表等出席开展仪式。仪式由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主持。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教授致辞潘力馆长介绍策划此次展览的历史渊源,他表示,该展览作为传媒博物馆落实学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的重要活动之一,希望能够以展览的形式帮助受众全面了解人民电视事业创业的艰辛,也更加深入认识中国电视人的初心和使命。传媒博物馆作为学校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展示平台,在服务智能传媒教育实践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将发
  • 2021-11-18
    “最初的年代——中国直播电视剧时代”主题展在传媒博物馆开展
    (通讯员 薛文伟 胡庭瑜摄影 肖雪)11月15日上午10时,“最初的年代——中国直播电视剧时代”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举行。展览利用大量珍贵图片、史料和实物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我国电视事业诞生初期直播电视剧的发展历史。该展览是我国首个关于早期直播电视剧主题的展览。展览开幕式启动现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芶鹏,校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教授,校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刘首兵、副主任储钰琦;校戏剧影视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博导李胜利教授,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编剧陈庚的家属陈征、熊雄,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高级经理陈宪芝以及相关专业领导、嘉宾、学生代表等出席开展仪式。仪式由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主持。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教授致辞潘力馆长介绍策划此次展览的历史渊源,他表示,该展览作为传媒博物馆落实学校党委“党史学习教育”部署的重要活动之一,希望能够以展览的形式帮助受众全面了解人民电视事业创业的艰辛,也更加深入认识中国电视人的初心和使命。传媒博物馆作为学校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展示平台,在服务智能传媒教育实践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将发
  • 2021-11-17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记者 张旭 摄影 王雷亭 刘安彤)11月1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会议,全体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职能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洋分别作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发言。荆学民教授以“深度辩证掌握《决议》蕴含的四大关系”为题,提出深度把握全会精神,需要把握两个“确立”的关系、“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关系、《决议》中的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和《决议》的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的关系。姬德强教授以“百年建党的世界意义:历史逻辑与传播动力”为题,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角度,解读了公报的叙事逻辑和传播潜能。杨洋老师以“‘十个坚持’: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新时代密码”为题,提出牢牢把握“十个坚持”是我们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锁钥。与会人员在交流中一致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两个
  • 2021-11-17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记者 张旭 摄影 王雷亭 刘安彤)11月16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会议,全体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主要负责同志,部分职能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洋分别作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发言。荆学民教授以“深度辩证掌握《决议》蕴含的四大关系”为题,提出深度把握全会精神,需要把握两个“确立”的关系、“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关系、《决议》中的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和《决议》的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的关系。姬德强教授以“百年建党的世界意义:历史逻辑与传播动力”为题,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角度,解读了公报的叙事逻辑和传播潜能。杨洋老师以“‘十个坚持’: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新时代密码”为题,提出牢牢把握“十个坚持”是我们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的重要保障,是我们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关键锁钥。与会人员在交流中一致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在“两个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00/56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