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10-30
    “元宇宙”系列主题沙龙在我校成功举办
    (通讯员 张毅钦 许莹)10月22日下午,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BIGC)游戏理论研究中心的系列主题沙龙“元宇宙”,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302报告厅成功举办。这是继北京市游戏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沙龙。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发起,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支持,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电子竞技产业协会、中国时度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众和智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承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丁野,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祖铁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出席本次沙龙活动。理论研究中心院校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系主任张兆弓,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孙佳山,与会嘉宾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清华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及游戏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本场沙龙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
  • 2021-10-30
    “元宇宙”系列主题沙龙在我校成功举办
    (通讯员 张毅钦 许莹)10月22日下午,北京国际游戏创新大会(BIGC)游戏理论研究中心的系列主题沙龙“元宇宙”,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302报告厅成功举办。这是继北京市游戏理论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举办的首场沙龙。本次沙龙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发起,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支持,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电子竞技产业协会、中国时度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众和智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承办。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丁野,北京市委宣传部出版处祖铁刚,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秘书长唐贾军,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出席本次沙龙活动。理论研究中心院校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游戏系主任张兆弓,中国艺术研究院团委副书记、副研究员孙佳山,与会嘉宾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清华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及游戏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活动。本场沙龙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
  • 2021-10-30
    我校召开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研讨会
    (通讯员 孙芊芊 摄影 高诗涵)10月29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明德楼1018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围绕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跨学科合作进行了研讨交流。会议由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郇瓛主持。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在致辞中感谢学校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指出,在教育部增设“交叉学科”门类的背景下,我校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亟需重新审视与思考。熊院长表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将从三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一是依靠学校整体优势,加强校内跨学科合作,推进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二是优化师资队伍,探索建立“双聘教授”机制;三是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作为学校“微专业”建设试点。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从学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学院规划三个方面,汇报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思路。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龙,动画与数字艺
  • 2021-10-30
    我校召开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研讨会
    (通讯员 孙芊芊 摄影 高诗涵)10月29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明德楼1018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围绕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跨学科合作进行了研讨交流。会议由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郇瓛主持。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在致辞中感谢学校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大力支持,指出,在教育部增设“交叉学科”门类的背景下,我校文化产业学科定位亟需重新审视与思考。熊院长表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将从三方面推进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一是依靠学校整体优势,加强校内跨学科合作,推进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二是优化师资队伍,探索建立“双聘教授”机制;三是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作为学校“微专业”建设试点。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从学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学院规划三个方面,汇报了学院的学科建设思路。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龙,动画与数字艺
  • 2021-10-29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来校指导
    (记者 宋佳音 胡雅晗 摄影 王雷亭)10月26日下午,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成员田萌来校指导督导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重点听取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开展情况、实地走访“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同时听取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长杨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作汇报。巡回指导组一行首先走访了立德楼改造工程。在修葺一新的教学楼,校党委书记廖祥忠详细介绍了立德楼的历史以及此次改造情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坚持高标准、严落实,切实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8月,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在施工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对立德楼的老旧教学环境及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同时对智慧教学软硬件、教学专网进行建设升级。特别是加装电梯、设施改善等系列暖心措施,全面提升教学服务质量,赢得师生交口称赞;智慧化教学系统的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室教学使用、管理、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加快了学校智慧化、创新化教学转变的步伐。随后,巡回指导组一行沿银杏路、中传大道、图书馆路、传媒大学东路实地考察校园建设管理情况,现场听取汇
  • 2021-10-29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来校指导
    (记者 宋佳音 胡雅晗 摄影 王雷亭)10月26日下午,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成员田萌来校指导督导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重点听取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开展情况、实地走访“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同时听取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长杨懿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作汇报。巡回指导组一行首先走访了立德楼改造工程。在修葺一新的教学楼,校党委书记廖祥忠详细介绍了立德楼的历史以及此次改造情况。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坚持高标准、严落实,切实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8月,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在施工时间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对立德楼的老旧教学环境及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同时对智慧教学软硬件、教学专网进行建设升级。特别是加装电梯、设施改善等系列暖心措施,全面提升教学服务质量,赢得师生交口称赞;智慧化教学系统的升级,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室教学使用、管理、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加快了学校智慧化、创新化教学转变的步伐。随后,巡回指导组一行沿银杏路、中传大道、图书馆路、传媒大学东路实地考察校园建设管理情况,现场听取汇
  • 2021-10-29
    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专家组来我校现场检查职称评审工作
    (通讯员 邓扬 摄影 王雷亭)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稳步推进部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专家组于10月25-26日对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专家组组长由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俊担任,专家组成员有北京大学人事部部长方方、中央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傅怡静、东北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谷国锋、山东大学人事部部长刘健。廖祥忠书记、校长陪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专家组考察校园入校检查期间,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陪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以及专家组成员考察校园建设情况,并就学校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深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等进行了交流。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监管现场检查工作专题汇报会10月26日上午,在明德报告厅召开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专题汇报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胡俊主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出席会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相关同志、专家组成员、学校各学院领导
  • 2021-10-29
    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专家组来我校现场检查职称评审工作
    (通讯员 邓扬 摄影 王雷亭)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稳步推进部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专家组于10月25-26日对我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行了现场检查。专家组组长由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胡俊担任,专家组成员有北京大学人事部部长方方、中央美术学院人事处处长傅怡静、东北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谷国锋、山东大学人事部部长刘健。廖祥忠书记、校长陪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专家组考察校园入校检查期间,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陪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领导以及专家组成员考察校园建设情况,并就学校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深化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等进行了交流。中国传媒大学教师职称评审监管现场检查工作专题汇报会10月26日上午,在明德报告厅召开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专题汇报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胡俊主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小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出席会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相关同志、专家组成员、学校各学院领导
  • 2021-10-29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创新课程思政“双师+融合”教学模式
    (通讯员 翁佳 刘奕彤 蔡紫涵 摄影 刘玉杉 王巧至 王子涵 洛桑曲巴 崔伟玮)10月21日上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级播音本科班的同学们在“新闻播音主持(时政国际)”专业小课中获得了全新的课程体验。“双师+融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深入到新闻播音主持专业小课中,六位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的专业老师在各自的小课中分别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波老师就“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双师访谈、师生研讨、播报展示、互动点评等教学活动。新闻播音主持〔时政国际〕课程“双师”教学团队课堂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洪岩、翁佳、刘楠、成倍、廉伟、章晓杰等老师与赵波老师组成深入小课组的“双师”团队,他们默契配合,深入解析“乡村振兴”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主题,围绕“农民丰收节”“农民收入”“全面小康”“同步小康”“中国方案”“制度优势”六个主题展开互动研讨式教学。这堂生动活泼的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让自己更懂中国,更知世界,更善传播;“乡村振兴”不仅是稿件中的重点、播音中的重音,更是有温度和深度的中国故事。深入播音专业小课的课程思政“双师课”为了上好这一
  • 2021-10-29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创新课程思政“双师+融合”教学模式
    (通讯员 翁佳 刘奕彤 蔡紫涵 摄影 刘玉杉 王巧至 王子涵 洛桑曲巴 崔伟玮)10月21日上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级播音本科班的同学们在“新闻播音主持(时政国际)”专业小课中获得了全新的课程体验。“双师+融合”的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深入到新闻播音主持专业小课中,六位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的专业老师在各自的小课中分别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波老师就“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了双师访谈、师生研讨、播报展示、互动点评等教学活动。新闻播音主持〔时政国际〕课程“双师”教学团队课堂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洪岩、翁佳、刘楠、成倍、廉伟、章晓杰等老师与赵波老师组成深入小课组的“双师”团队,他们默契配合,深入解析“乡村振兴”这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主题,围绕“农民丰收节”“农民收入”“全面小康”“同步小康”“中国方案”“制度优势”六个主题展开互动研讨式教学。这堂生动活泼的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性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程让自己更懂中国,更知世界,更善传播;“乡村振兴”不仅是稿件中的重点、播音中的重音,更是有温度和深度的中国故事。深入播音专业小课的课程思政“双师课”为了上好这一
  • 2021-10-29
    崔守军教授为我校市级思政课“形势与政策”作专题讲座
    (通讯员 夏军秀)2021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崔守军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举办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全球能源地缘政治转型”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级思政课暨2021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时政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二讲,共有来自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动画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近500名本科学生参加。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武闽副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崔守军教授首先从近期中国多地拉闸限电、印度煤炭短缺导致大规模停电、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价格飙升等国内外最新能源热点入手,介绍了当前正在席卷全球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随后,崔守军教授紧紧围绕“国际能源政治与大国能源外交”、“全球能源危机与全球能源秩序”、“气候变化与新能源技术创新”以及“中国崛起与能源外交的战略部署”四个理论层面展开论述,结合详实有趣的典型案例,抽丝剥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给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对国际能源转型与大国政治博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给同学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崔守军教授重点提到,能源技术变革具有鲜明的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属性,而应对气候
  • 2021-10-29
    崔守军教授为我校市级思政课“形势与政策”作专题讲座
    (通讯员 夏军秀)2021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崔守军教授应邀来到我校举办了主题为“气候变化与全球能源地缘政治转型”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级思政课暨2021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时政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二讲,共有来自2020级播音与主持艺术、行政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动画以及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近500名本科学生参加。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武闽副教授主持。讲座伊始,崔守军教授首先从近期中国多地拉闸限电、印度煤炭短缺导致大规模停电、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价格飙升等国内外最新能源热点入手,介绍了当前正在席卷全球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随后,崔守军教授紧紧围绕“国际能源政治与大国能源外交”、“全球能源危机与全球能源秩序”、“气候变化与新能源技术创新”以及“中国崛起与能源外交的战略部署”四个理论层面展开论述,结合详实有趣的典型案例,抽丝剥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给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带来的深刻变化,并对国际能源转型与大国政治博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给同学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崔守军教授重点提到,能源技术变革具有鲜明的大国地缘政治竞争属性,而应对气候
  • 2021-10-29
    校园建设处党支部组织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通讯员 张馨予)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10月23日,校园建设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参加活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位于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1943年10月,曹火星结合民歌曲调《霸王鞭》谱写了满怀激情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展览以此歌曲为统领,以百年党史为主线、以革命歌曲为载体,分为“历史回响人民心声”“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让心中的歌代代传唱”三个部分,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蜡像、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呈现了200余首歌曲及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大家认真观看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史料图片、一篇篇革命歌谱,聆听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曹火星的朴素衣物、创作时弹的钢琴、低矮的窝棚、破旧的土炕等,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再次深刻理解和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十送红军》《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展板前,大家情不自禁歌唱起来,从明畅悠扬的旋律中感受信仰的力量。青山巍峨,党旗飘扬。参观结束,大家在纪念馆前960平方米的巨幅党旗下伫立良
  • 2021-10-29
    校园建设处党支部组织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
    (通讯员 张馨予)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10月23日,校园建设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参加活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位于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1943年10月,曹火星结合民歌曲调《霸王鞭》谱写了满怀激情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展览以此歌曲为统领,以百年党史为主线、以革命歌曲为载体,分为“历史回响人民心声”“深山里飞出不朽的歌”“让心中的歌代代传唱”三个部分,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蜡像、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呈现了200余首歌曲及丰富的历史图片和文物。大家认真观看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史料图片、一篇篇革命歌谱,聆听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曹火星的朴素衣物、创作时弹的钢琴、低矮的窝棚、破旧的土炕等,把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再次深刻理解和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十送红军》《在太行山上》等歌曲展板前,大家情不自禁歌唱起来,从明畅悠扬的旋律中感受信仰的力量。青山巍峨,党旗飘扬。参观结束,大家在纪念馆前960平方米的巨幅党旗下伫立良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04/56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