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07-23
    我校集中完成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反馈工作
    (通讯员 柴娟 王飞可)根据学校党委部署,学校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本轮巡察反馈采取分层反馈方式进行。7月19日至23日,六个巡察组分别向人文学院党委、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离退休人员党委、电视学院党委、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广告学院党委、体育部直属党支部11家二级党组织进行了巡察反馈,通报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 学校党委对巡察成果运用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召集党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巡察报告。会议指出,第四轮第五轮巡察报告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报告画像精准、把脉细致,意见建议对症下药,可操作性强,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提供了切实依据和努力方向。会议强调,要压实整改责任,形成整改监督合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把巡察整改纳入到干部年终考核中,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要组建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落实;以巡察整改为抓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会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分别参加分管或联系部门的巡察反馈
  • 2021-07-23
    我校集中完成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反馈工作
    (通讯员 柴娟 王飞可)根据学校党委部署,学校第四轮第五轮常规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本轮巡察反馈采取分层反馈方式进行。7月19日至23日,六个巡察组分别向人文学院党委、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离退休人员党委、电视学院党委、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总支、广告学院党委、体育部直属党支部11家二级党组织进行了巡察反馈,通报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 学校党委对巡察成果运用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召集党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巡察报告。会议指出,第四轮第五轮巡察报告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报告画像精准、把脉细致,意见建议对症下药,可操作性强,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提供了切实依据和努力方向。会议强调,要压实整改责任,形成整改监督合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把巡察整改纳入到干部年终考核中,对于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要组建工作专班,认真研究落实;以巡察整改为抓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会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分别参加分管或联系部门的巡察反馈
  • 2021-07-23
    ​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熊澄宇被聘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7月20日上午,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暨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在北京印刷学院举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被聘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祁述裕、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被聘为副主任。专家委员会成员接受聘书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和北京印刷学院共建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北京市文资中心副主任赵恩国在致辞中指出,成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对市委市政府关于首都新型智库建设要求的积极回应,是落实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希望研究院抓住机遇,为促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市文资中心将大力支持研究院发展,共同打造一流的文化产业科研创新基地。梅松代表专家委员会介绍了研究院成立的背景、意义和作用。他表示,研究院专家来自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覆盖了产学研用各领域,希望大家共同为研究院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打造首都文化产业智库协同创新平台、文化产业重点高端智库和学科发展重镇,
  • 2021-07-23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喜获北京市“三全育人”优秀成果二等奖
    (通讯员 赵波)日前,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三全育人”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申报的《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双师思政课”育人模式研究》项目喜获工作案例类二等奖。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北京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于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三全育人”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各高校认真组织申报,共申报成果188项。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3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3项。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兄弟学院多名教师积极携手实践了“双师思政课”这一国内首创的育人模式,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大建设体系的特点,探索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种类型的教师共同授课,赵波老师的工作案例探索了如何重兵集结上好思政课,“点燃”师生学习热情;怎样梳理专题打磨思政课,“点燃”专业课程教学;怎样沉浸体验温暖思政课,“点燃”党史学习教育;如何活用校友
  • 2021-07-23
    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培训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积极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增进政治共识、强化使命担当,7月18日至20日,我校党委统战部在山西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举办了“学四史 践初心 共砥砺”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培训班。学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委员和统战工作联系人代表及统战部全体成员二十余人参加了培训。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副院长石鼎鼎主持。阳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俊明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阳泉市的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基本情况。阳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海明为本次培训班授旗,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菁接受班旗。李众副书记做开班动员讲话。他对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学员们能够深刻的领悟到此次培训的初衷“学四史 践初心 共砥砺”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同心奋斗”的政治自觉。他还希望大家自觉对标“双一流”建
  • 2021-07-23
    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培训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积极开展以中共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增进政治共识、强化使命担当,7月18日至20日,我校党委统战部在山西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举办了“学四史 践初心 共砥砺”党外人士和统战干部培训班。学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委员和统战工作联系人代表及统战部全体成员二十余人参加了培训。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李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副院长石鼎鼎主持。阳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俊明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阳泉市的历史、地理、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基本情况。阳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刘海明为本次培训班授旗,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菁接受班旗。李众副书记做开班动员讲话。他对阳泉革命传统教育学院的精心安排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希望通过这三天的学习,学员们能够深刻的领悟到此次培训的初衷“学四史 践初心 共砥砺”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听党话、跟党走,与党同心奋斗”的政治自觉。他还希望大家自觉对标“双一流”建
  • 2021-07-23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 莫尔思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总体要求,加快学校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进程,7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在明德报告厅隆重举行。图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余有根,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前总领事李强民,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主任唐振福受邀出席大会。图片图片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专班成员、院系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主持。图片余有根副秘书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的基础上,他介绍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
  • 2021-07-23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 莫尔思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的总体要求,加快学校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跨越进程,7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工作推进会在明德报告厅隆重举行。图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余有根,察哈尔学会秘书长、中国驻休斯顿总领事馆前总领事李强民,联合国粮农组织前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主任唐振福受邀出席大会。图片图片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专班成员、院系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主持。图片余有根副秘书长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教育国际合作所面临的新环境新问题的基础上,他介绍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
  • 2021-07-22
    我校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举行
    (通讯员 黄江 李鸣宇)为促进全国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各高校大学生对我校学科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鼓励优秀学生来我校学习深造,2021年7月8日至16日学校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有17个学院(研究院、实验室)参加此次活动。本届夏令营面向2022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营员,吸引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2588名应届本科生报名,较去年增加12%。申请人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按要求填写报考信息并提交申请材料,各学院(研究院、实验室)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夏令营入营名单。经审核,最终共有1387名学生获得入营资格,营员规模较去年增加了60%。夏令营期间,各培养单位组织丰富多彩的“云”活动,包括“云开营”“云宣讲”“云端学术报告”“云参观”“云展映”等,“云”活动的开展加深了营员们对学校的了解。“云”活动结束后,各培养单位成立考核专家小组,通过在线学术汇报、在线交流、网络远程面试等方式对营员们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夏令营中表
  • 2021-07-22
    我校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举行
    (通讯员 黄江 李鸣宇)为促进全国优秀大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各高校大学生对我校学科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鼓励优秀学生来我校学习深造,2021年7月8日至16日学校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有17个学院(研究院、实验室)参加此次活动。本届夏令营面向2022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营员,吸引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2588名应届本科生报名,较去年增加12%。申请人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按要求填写报考信息并提交申请材料,各学院(研究院、实验室)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夏令营入营名单。经审核,最终共有1387名学生获得入营资格,营员规模较去年增加了60%。夏令营期间,各培养单位组织丰富多彩的“云”活动,包括“云开营”“云宣讲”“云端学术报告”“云参观”“云展映”等,“云”活动的开展加深了营员们对学校的了解。“云”活动结束后,各培养单位成立考核专家小组,通过在线学术汇报、在线交流、网络远程面试等方式对营员们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外语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夏令营中表
  • 2021-07-22
    “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主题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通讯员 冷爽 刘雯 李怡滢)7月17-18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题培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晓虹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红主持。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得到了各新闻传播院校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全国51所高校的77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在开班仪式上,张庆国首先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致欢迎辞。他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必须勇担时代使命,立足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前沿,主动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和社会发展进步,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帮助大家系统地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深刻认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提升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国际传播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
  • 2021-07-22
    “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主题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通讯员 冷爽 刘雯 李怡滢)7月17-18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骨干教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题培训”。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晓虹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晓红主持。此次培训旨在贯彻落实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得到了各新闻传播院校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全国51所高校的77位骨干教师参加此次培训。在开班仪式上,张庆国首先代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致欢迎辞。他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必须勇担时代使命,立足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前沿,主动服务国家国际传播战略和社会发展进步,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帮助大家系统地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深刻认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提升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国际传播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
  • 2021-07-22
    “智媒时代音频内容创新研究”项目在我校启动
    (通讯员 陈昊原)7月19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建行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承办的“智媒时代音频内容创新研究”项目暨“听·建-音频艺术与技能训练营”在我校正式启动。我校副校长段鹏、建行大学执行副校长于宝月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我校教育基金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鹏,广告学院党委副书记韩伟,以及建行大学校委办副主任刘东杰,科技发展处处长邵亮等出席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指出,专业建设要与时代变化同频共振、要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要与人才建设同频共振。此项目充分发挥我校在智能信息传播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建行大学平台的实践经验,以“听·建-音频艺术与技能训练营”为载体,就音频技术的革新、声音形象的塑造、文字与声音的转换、音频节目的创新、音频产品的设计、音频平台的运营等7个方面进行实践性专项研究,通过教学研讨和工作坊互动等方式,为建行大学解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同时实现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有力推动我校新文科的专业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辞建行大学执行副校长于保月在致辞中首先对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建行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结合信息技术革新趋
  • 2021-07-22
    “智媒时代音频内容创新研究”项目在我校启动
    (通讯员 陈昊原)7月19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建行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承办的“智媒时代音频内容创新研究”项目暨“听·建-音频艺术与技能训练营”在我校正式启动。我校副校长段鹏、建行大学执行副校长于宝月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我校教育基金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鹏,广告学院党委副书记韩伟,以及建行大学校委办副主任刘东杰,科技发展处处长邵亮等出席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指出,专业建设要与时代变化同频共振、要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要与人才建设同频共振。此项目充分发挥我校在智能信息传播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建行大学平台的实践经验,以“听·建-音频艺术与技能训练营”为载体,就音频技术的革新、声音形象的塑造、文字与声音的转换、音频节目的创新、音频产品的设计、音频平台的运营等7个方面进行实践性专项研究,通过教学研讨和工作坊互动等方式,为建行大学解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同时,同时实现项目研究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有力推动我校新文科的专业建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辞建行大学执行副校长于保月在致辞中首先对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指出,建行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结合信息技术革新趋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0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28/56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