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19-12-03
    中传MBA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通讯员 汪琴 蒋洁)11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MBA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传MBA校友齐聚一堂,共同纪念十年成长岁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庆典活动。陈文申书记在致辞中指出,MBA教育项目是衡量一个高校办学广度的重要指标,中传MBA在历任领导、老师和校友们的同努力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短短十年里独树一帜,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陈书记勉励大家继续砥砺前行,向第二个十年再次集结、再次出发。“筑梦十年,行稳致远”,中传MBA十年风雨征程,始终秉持初心,立足爱与责任,将“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温情脉脉的十年回顾短片,将现场所有校友的思绪拉回到十年的回忆中。“回首十年”“商科十年”“发展十年”“感动十年”“创业十年”“激扬十年”“未来十年”等七个部分,带领大家一起重温逐梦岁月,展望铿锵篇章。玉壶存冰心,九州遍桃李。十年来,中传MBA培养了大量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在庆典活动中,MBA创业校友代表讲述了在过去十年中各自的创业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雪涛结合传媒未来发展趋势和MBA办学特色,分享了学院对于创新创
  • 2019-12-03
    中传MBA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通讯员 汪琴 蒋洁)11月30日,中国传媒大学MBA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4K演播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传MBA校友齐聚一堂,共同纪念十年成长岁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庆典活动。陈文申书记在致辞中指出,MBA教育项目是衡量一个高校办学广度的重要指标,中传MBA在历任领导、老师和校友们的同努力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短短十年里独树一帜,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内涵。陈书记勉励大家继续砥砺前行,向第二个十年再次集结、再次出发。“筑梦十年,行稳致远”,中传MBA十年风雨征程,始终秉持初心,立足爱与责任,将“懂文化传媒、善经营管理”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温情脉脉的十年回顾短片,将现场所有校友的思绪拉回到十年的回忆中。“回首十年”“商科十年”“发展十年”“感动十年”“创业十年”“激扬十年”“未来十年”等七个部分,带领大家一起重温逐梦岁月,展望铿锵篇章。玉壶存冰心,九州遍桃李。十年来,中传MBA培养了大量各领域的精英人才。在庆典活动中,MBA创业校友代表讲述了在过去十年中各自的创业故事,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雪涛结合传媒未来发展趋势和MBA办学特色,分享了学院对于创新创
  • 2019-12-03
    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在我校举办
    2019年11月26日至27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联合中国城市报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承办的“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业界文化、媒体、人工智能及城市品牌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对“文化融媒驱动城市更美好”和“未来世界城市标准是什么”的主题发言和交流讨论,汇集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发展结合的前沿观点和研究成果,从而促进媒体深度融合、构筑城市未来更加美好发展的蓝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辞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我校作为唯一的高等院校正式被批准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因此本次“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在全国率先实现由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跨越的重要历史节点,中传将紧抓融媒体发展机遇,切实解决媒体融合领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形成在媒体融合领域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成果,建立面向媒体融合的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新理论、新模式,开创媒体融合与传播发展的新格局。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致辞王世明主任对“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认为
  • 2019-12-03
    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在我校举办
    2019年11月26日至27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联合中国城市报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承办的“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业界文化、媒体、人工智能及城市品牌研究等诸多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对“文化融媒驱动城市更美好”和“未来世界城市标准是什么”的主题发言和交流讨论,汇集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发展结合的前沿观点和研究成果,从而促进媒体深度融合、构筑城市未来更加美好发展的蓝图。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致辞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我校作为唯一的高等院校正式被批准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因此本次“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在全国率先实现由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跨越的重要历史节点,中传将紧抓融媒体发展机遇,切实解决媒体融合领域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形成在媒体融合领域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成果,建立面向媒体融合的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新理论、新模式,开创媒体融合与传播发展的新格局。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致辞王世明主任对“首届文化融媒与城市未来论坛”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认为
  • 2019-12-02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中国传媒大学调研指导
    (记者 王维家 阎玺 摄影 张亮 王雷亭 方嘉仪)艳阳高照,冬日融融。在全校师生喜庆建校65周年,凝心聚力建设“奋进中传”、携手同心迈进新时代之际,12月2日上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调研指导,让全校师生倍觉温暖、倍感振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兼新闻办主任续梅等陪同调研。陈宝生部长在学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心、校史馆考察调研,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办学成就等。在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心,陈宝生部长认真听取了中心负责人的有关情况介绍,对中心在精准扶贫、光明影院项目、好记者讲好故事、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对学校开展的“作品思政”育人实践探索表示肯定。在校史馆,陈宝生部长一边认真听取负责人的介绍,一边细心观看展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感受学校特色文化,并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校史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校史馆发挥传媒特色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呈现学校发展历史“活起来”的做法表示赞许。参观考察结束后,在动画与
  • 2019-12-02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中国传媒大学调研指导
    (记者 王维家 阎玺 摄影 张亮 王雷亭 方嘉仪)艳阳高照,冬日融融。在全校师生喜庆建校65周年,凝心聚力建设“奋进中传”、携手同心迈进新时代之际,12月2日上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到中国传媒大学调研指导,让全校师生倍觉温暖、倍感振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兼新闻办主任续梅等陪同调研。陈宝生部长在学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到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心、校史馆考察调研,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办学成就等。在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心,陈宝生部长认真听取了中心负责人的有关情况介绍,对中心在精准扶贫、光明影院项目、好记者讲好故事、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对学校开展的“作品思政”育人实践探索表示肯定。在校史馆,陈宝生部长一边认真听取负责人的介绍,一边细心观看展陈,了解学校发展历史,感受学校特色文化,并饶有兴致地体验了校史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校史馆发挥传媒特色优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呈现学校发展历史“活起来”的做法表示赞许。参观考察结束后,在动画与
  • 2019-12-02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揭牌仪式嘉宾合影(通讯员姬德强摄影葛艳玲)2019年11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一理论在国际社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中国传媒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设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系统化研究和国际传播方面的国际学术平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英国、德国、巴西、黑山共和国、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外交使节、智库和企业领导人、大学校长等五十余位嘉宾及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学校机关直属各部门、各学院领导、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廖祥忠校长主持揭牌仪式陈文申书记致欢迎辞揭牌仪式由廖祥忠校长主持。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致辞中指出,系统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是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决定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将系统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这一思想的全球传播,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应有的贡献。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戈达纳局长和帕约维奇大使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随后,党
  • 2019-12-02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揭牌仪式嘉宾合影(通讯员姬德强摄影葛艳玲)2019年11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举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这一理论在国际社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中国传媒大学发挥自身学科优势,设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系统化研究和国际传播方面的国际学术平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英国、德国、巴西、黑山共和国、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外交使节、智库和企业领导人、大学校长等五十余位嘉宾及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学校机关直属各部门、各学院领导、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廖祥忠校长主持揭牌仪式陈文申书记致欢迎辞揭牌仪式由廖祥忠校长主持。党委书记陈文申在致辞中指出,系统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用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是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决定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将系统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推动这一思想的全球传播,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作出应有的贡献。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戈达纳局长和帕约维奇大使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随后,党
  • 2019-12-02
    我校教师入选2018—2019年度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2018—2019年度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5号),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共有41位教师,中央新闻单位共有31位编辑记者入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于然入选。根据《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7号),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于2018年9月联合启动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根据工作安排,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中央新闻单位的互聘交流“双千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公布,其他高校和地方新闻单位的入选人员名单由所在地区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联合公布。(编辑:阎玺)
  • 2019-12-02
    我校教师入选2018—2019年度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2018—2019年度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5号),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共有41位教师,中央新闻单位共有31位编辑记者入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于然入选。根据《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7号),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于2018年9月联合启动了高校与新闻单位互聘交流“双千计划”。根据工作安排,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中央新闻单位的互聘交流“双千计划”入选人员名单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公布,其他高校和地方新闻单位的入选人员名单由所在地区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宣传部门联合公布。(编辑:阎玺)
  • 2019-12-02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申金霞)2019年11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舆情研究》中期检查与推进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教授,河南大学原校长、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娄源功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吕文妙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处处长贾秀清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杨旭东教授6位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贾秀清处长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中期检查会议的专家表示了感谢,并期待更多专家关心学校的科研发展。刘贵华副主任代表全国教育规划办致辞,他表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每年设立的重大(重点)课题非常有限,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传媒大学王保华教授团队能够拿到这个重大课题非常不易,课题组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期待课题结项时有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现。课题中期检查专家组组长娄源功教授主持中期检查会议,课题组首席专家王保华教授从课题研究已做工作、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下一步研究安排三个方面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专家组成员对课题进展进行审核、点
  • 2019-12-02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会议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申金霞)2019年11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舆情研究》中期检查与推进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刘贵华教授,河南大学原校长、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娄源功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吕文妙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处处长贾秀清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瑞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辑杨旭东教授6位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贾秀清处长代表学校对参加本次中期检查会议的专家表示了感谢,并期待更多专家关心学校的科研发展。刘贵华副主任代表全国教育规划办致辞,他表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每年设立的重大(重点)课题非常有限,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传媒大学王保华教授团队能够拿到这个重大课题非常不易,课题组已经取得了丰富的阶段性成果,期待课题结项时有更多研究成果的出现。课题中期检查专家组组长娄源功教授主持中期检查会议,课题组首席专家王保华教授从课题研究已做工作、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下一步研究安排三个方面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专家组成员对课题进展进行审核、点
  • 2019-12-02
    党委宣传部召开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大会
    (记者 蔡润民 摄影 缑宇 王雷亭)11月29日下午2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大会在明德报告厅举行。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作平、副部长王维家出席会议并作为颁奖嘉宾为优秀学生记者颁奖。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各家校级媒体的指导老师列席会议。大会由王维家副部长主持。会议由一段校级媒体在2018-2019年拍摄的优秀短片引入,王维家副部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的决定。徐漠芸、梁楠等82名优秀学生记者获得表彰。获奖者分批次从两位领导手中接过奖状和《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媒体操作手册》并合影留念,与会学生记者纷纷给予掌声。在随后的获奖代表发言阶段,各校级媒体的学生代表回顾了自己在媒体工作一年的实习、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校报学生代表、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韩睿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情”, 从不放松对稿件质量的追求,相信校报文字的力量。白杨网学生代表、17级汉语言专业的郭会在发言中提出,白杨网对微信编辑错误“零容忍”,这是她在党委宣传部学习到的“工匠精神”。官微学生代表、17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专业的申皓文则说,
  • 2019-12-02
    党委宣传部召开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大会
    (记者 蔡润民 摄影 缑宇 王雷亭)11月29日下午2点,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表彰大会在明德报告厅举行。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作平、副部长王维家出席会议并作为颁奖嘉宾为优秀学生记者颁奖。党委宣传部主管的各家校级媒体的指导老师列席会议。大会由王维家副部长主持。会议由一段校级媒体在2018-2019年拍摄的优秀短片引入,王维家副部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记者的决定。徐漠芸、梁楠等82名优秀学生记者获得表彰。获奖者分批次从两位领导手中接过奖状和《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媒体操作手册》并合影留念,与会学生记者纷纷给予掌声。在随后的获奖代表发言阶段,各校级媒体的学生代表回顾了自己在媒体工作一年的实习、实践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校报学生代表、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韩睿表示自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值得人们关注的事情”, 从不放松对稿件质量的追求,相信校报文字的力量。白杨网学生代表、17级汉语言专业的郭会在发言中提出,白杨网对微信编辑错误“零容忍”,这是她在党委宣传部学习到的“工匠精神”。官微学生代表、17级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专业的申皓文则说,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2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49/567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