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10-12
    中国传媒大学在罗马承办“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
    (通讯员、摄影:杜景鑫)当地时间9月28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意大利—中国友好关系协会、意大利路易斯大学联合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城市文明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2025中意城市文明对话”活动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来自中意两国政府、高校、智库和城市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脉赓续与城市文明建设”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小勇、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李智慧、中宣部文明实践局副局长王小河、中国精神文明网总编辑管萍、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同济大学副校长李翔宁、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韩绪和意大利—中国友好关系协会主席玛利亚·莫莱尼、意大利阿斯蒂省省长毛里齐奥·拉赛罗、意大利前驻华大使白达宁等出席活动。胡凯红主任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日新月异的现代化,也要守护历久弥新的历史文脉。中国正在积极探索一条让城市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意大利在古迹保护、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社区文化传承等方
  • 2025-10-09
    “科普新途・实践领航”2025科学传播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 2025-10-09
    “科普新途・实践领航”2025科学传播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通讯员 战京娟)9月25日,“科普新途・实践领航”2025科学传播交流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特邀政府、科研机构、媒体及高校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科学传播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度研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苏国民代表北京市科协首先致辞。苏国民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北京市科协统筹各方资源,实现了科普活动的常态化。与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的此次交流活动,是探索科学传播新路径、新模式的重要实践。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吕锐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吕锐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依托新闻传播、艺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在科学传播领域将持续深耕,打造优质内容创作与传播平台,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科普场景中的应用,让公众通过互动体验感受科学魅力。学校将积极推进科普内容研发与传媒技术深度融合,为行业输送更多既懂科学又
  • 2025-10-08
    中传联合主办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欧洲论坛成功举办
  • 2025-10-08
    中传联合主办的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欧洲论坛成功举办
    9月26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欧洲分论坛在曼彻斯特成功举行,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位大学校长和专家学者参会。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率团参加了此次会议。本届论坛以未来教育·女性领导力为主题,聚焦欧亚高等教育对话、未来教育:人与科技、多元文化下的女性领导力三大议题。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原主席、曼彻斯特大学原校长南希·罗斯威尔、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刘继南、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匈牙利约翰·冯·诺依曼大学副校长诺本尔塔·萨吉等嘉宾先后做了主旨发言。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原主席、曼彻斯特大学原校长南希·罗斯威尔在致辞中表示,曼彻斯特大学将借论坛契机继续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女性领导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并持续服务曼彻斯特社区。柴剑平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辞。柴剑平认为,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历经24年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创新成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的民间桥梁。柴剑平指出,教育作为文明的基石和未来的引擎,其发展方向与路径尤为重要。未来教育的变革与女性影
  • 2025-10-07
    中传举办第六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
    9月27日,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在国重大楼光影空间实验剧场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人工智能与教育强国:数智时代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创新”为主题,下设新闻传播分论坛、戏剧影视分论坛、人工智能分论坛、艺术分论坛、设计分论坛、人文分论坛、中国画分论坛、国际研究生学术分论坛8个平行分论坛。论坛面向海内外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科研工作者征稿,共收到436篇高质量论文,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128所高校及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德国科隆大学、马来西亚泰莱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等12所海外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参与。论坛由研究生院与校团委联合主办,新闻学院、戏剧影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艺术研究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信息传播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出席本次活动。论坛特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贾京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尊举、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谐担任学术点评专家。各分论坛
  • 2025-10-06
    中传举办第六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
  • 2025-10-05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学术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 2025-10-05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学术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
    9月2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主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墨西哥、阿根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尼日利亚等1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文化官员及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联合国80周年:迈向命运共同体》等五部智库成果正式发布。▲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此次发布的系列成果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现实的锐度,是中外学者携手以联合科研回应共同挑战的生动实践。▲ 巴基斯坦政府国家遗产与文化部国家语言推广司总干事萨利姆·马扎尔致辞巴基斯坦政府国家遗产与文化部国家语言推广司总干事萨利姆·马扎尔在致辞中表示,中巴友谊是国际友好关系的典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出版多部展现中巴友好的书籍,未来将持续以语言传播和文化交流为纽带,推动跨国文化互鉴与合作,为促进各国友好关系、丰富人类文明交流贡献力量。▲ 新书发布仪式9时45分,发布仪式正式启动。五部新书在聚光灯下同步亮相。《联合国80周年:迈向命
  • 2025-10-03
    中传举行2025年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迎新座谈会
  • 2025-10-03
    中传举行2025年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迎新座谈会
    近日,2025年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迎新座谈会在中传学术中心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霄、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培训交流处处长刘洋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全体特培学员导师及18名特培学员参加了座谈。座谈会由人事处处长曹坤主持。王晖在欢迎辞中,对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王霄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向各位学员来校进修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学校少数民族特培工作开展情况。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提高培养质量、拓展培养形式、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特色工作。目前,学校已接收培养少数民族特培学员近20年,培养学员超过200人。他勉励特培学员们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为民族地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培养单位代表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介绍了近年来电视学院的工作经验。电视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特培工作,组建了由高晓虹教授领衔的专家队伍,围绕全媒体传播能力提升,为特培学员提供全方位的学术、科研、创作指导,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培学员导师代表郑月、喻梅勉励学员们尽快转变身份,不断提升审美、拓宽视野,表示将尽心、尽力、尽情支持学员成
  • 2025-10-02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2025“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工作坊
  • 2025-10-02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2025“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工作坊
    9月26日上午,2025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工作坊在中传学术中心开幕。本次工作坊以“Z世代共话现代化”为主题,邀请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13位东盟国家青年代表与中传青年师生交流对话。工作坊由中国传媒大学和衢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和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特别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根兴在致辞中回顾了前两届工作坊的成果,总结了本次工作坊的三个关键词“Z世代”“体验”与“共创”。他对与会青年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大家积极思辨,在观点的碰撞中激荡思想火花;二是希望大家深入体验,用脚步丈量大地;三是希望大家敞开心扉,在交流中收获跨越国界的珍贵友谊。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侯隽主持。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李红茹在发言中勉励与会青年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在对话中增进理解,在交流中激发灵感,成为文化的转译者与共创者。她指出,“天涯若比邻”已成为中国与东盟青年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外文局愿与各方一道,持续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国际青年交流
  • 2025-09-30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建院3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01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573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