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4-01-15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2024年第1次会议暨2023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会
(通讯员 肖怀宇 摄影 申皓文)为做好学校2023年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总结,研究推进相关制度建设,谋划开启新一年度的教师工作,中国传媒大学于1月10日召开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2024年第1次会议暨2023年度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总结会。校党委书记、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廖祥忠,校党委副书记、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众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汇报,审议了《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工作总结》。各成员单位负责人结合职责分工,围绕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逐一汇报了年度开展的重点工作、取得成效和2024年工作设想。会议审议了《中国传媒大学政审工作实施办法(修订)》《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全面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办法(修订)》,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修订完善了相关制度内容,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上级文件精神,融入了学校新的发展要求。李众充分肯定了各成员单位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迎接教育部党组入校巡视和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
2024-01-15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通讯员 张丽)2024年1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张丽主持。会议首先集体学习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离退休干部工作相关上级重要文件精神。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秘书长傅楠从四个工作板块,汇报了我校离退休工作2023年整体情况与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老有所为”,通过校、院两级关工委,学校老教授协会,教学秩序督导员、特邀党建组织员等专项队伍建设,发挥老同志助力学校事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二是“老有所学”,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促使离退休党员教育常态化。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爱好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目标;三是“老有所养”,通过多措并举的关心关爱举措和学校各项涉老助老建设,切实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和普遍关切的问题,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关怀;四是“老有所乐”,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行走的社会实践、多彩的
2024-01-15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通讯员 张丽)2024年1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姜绪范,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张丽主持。会议首先集体学习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离退休干部工作相关上级重要文件精神。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校关工委秘书长傅楠从四个工作板块,汇报了我校离退休工作2023年整体情况与2024年工作计划。一是“老有所为”,通过校、院两级关工委,学校老教授协会,教学秩序督导员、特邀党建组织员等专项队伍建设,发挥老同志助力学校事业发展的独特优势;二是“老有所学”,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促使离退休党员教育常态化。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兴趣爱好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目标;三是“老有所养”,通过多措并举的关心关爱举措和学校各项涉老助老建设,切实解决离退休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和普遍关切的问题,为离退休教职工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关怀;四是“老有所乐”,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行走的社会实践、多彩的
2024-01-15
廖祥忠书记参加传播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张若溪 摄影 张海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1月3日下午,传播研究院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开展了“牢记国际传播使命 坚守矢志报国初心”专题理论学习暨党员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并深入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指导党支部工作。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院长李舒、副书记赵丹、副院长李继东、专职组织员汪立宝、辅导员杨丽莉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由传播研究院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书记付臻主持。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书记付臻首先汇报了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情况。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中国传媒大学“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着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解决“下凉”问题、“温差”问题,曾获中国传媒大学“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正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项目。在政治理论学习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国际传播专题,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新闻视频,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2024-01-15
廖祥忠书记参加传播研究院研究生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张若溪 摄影 张海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24年1月3日下午,传播研究院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开展了“牢记国际传播使命 坚守矢志报国初心”专题理论学习暨党员过“政治生日”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并深入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指导党支部工作。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院长李舒、副书记赵丹、副院长李继东、专职组织员汪立宝、辅导员杨丽莉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由传播研究院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书记付臻主持。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书记付臻首先汇报了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情况。硕士生理论传播党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传承中国传媒大学“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文化基因,发挥“双一流”学科优势,着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解决“下凉”问题、“温差”问题,曾获中国传媒大学“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正在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创建项目。在政治理论学习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国际传播专题,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的新闻视频,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2024-01-10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讨暨教材第三辑工作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
(通讯员 李泓江 刘一霖)1月7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讨暨教材第三辑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致辞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明立志,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相关同志出席会议。刘超表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积极探索,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具有深远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教材及教学资源研发,大力支持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张树庭表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汇聚了国内最前沿、最生动、最权威的新闻传播实践案例,对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意义重大。中国传媒大学
2024-01-10
“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讨暨教材第三辑工作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
(通讯员 李泓江 刘一霖)1月7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承办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研讨暨教材第三辑工作启动会”在京举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致辞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明立志,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相关同志出席会议。刘超表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积极探索,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具有深远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工作,积极开展相关教材及教学资源研发,大力支持高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张树庭表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材汇聚了国内最前沿、最生动、最权威的新闻传播实践案例,对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意义重大。中国传媒大学
2024-01-09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与我校签署就业育人基地合作协议
(通讯员 栾天天 柳宇成 摄影 申皓文)1月8日下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与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基地合作签约仪式在明德楼一层学术中心举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王更辉,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副书记李众等出席签约仪式。张树庭在致辞中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国内知名、极具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在媒介融合发展、多元文化产业拓展等方面坚定且扎实地走出了自己的融合转型之路。中国传媒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重点探索“思政+就业”的工作模式创新,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此次共建就业育人基地,实现学校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平台优势与学校的人才优势,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为企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把人才流动的“高速公路”进一步拓宽、延长。相信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将不断深化了解,谱写校企合作的新篇章。王更辉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一直秉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宝的方针”,因应传媒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南方报业正大力培养全媒型、专
2024-01-09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与我校签署就业育人基地合作协议
(通讯员 栾天天 柳宇成 摄影 申皓文)1月8日下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与中国传媒大学就业育人基地合作签约仪式在明德楼一层学术中心举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王更辉,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副书记李众等出席签约仪式。张树庭在致辞中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国内知名、极具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在媒介融合发展、多元文化产业拓展等方面坚定且扎实地走出了自己的融合转型之路。中国传媒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重点探索“思政+就业”的工作模式创新,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此次共建就业育人基地,实现学校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的强强联合,进一步发挥企业的平台优势与学校的人才优势,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为企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把人才流动的“高速公路”进一步拓宽、延长。相信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将不断深化了解,谱写校企合作的新篇章。王更辉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一直秉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宝的方针”,因应传媒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南方报业正大力培养全媒型、专
2024-01-09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举行“牢记誓词 坚定信仰”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
(通讯员 英子)2023年12月27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新媒体系党支部召开“牢记誓词 坚定信仰”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并做指导讲话。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雷,五级组织员刘灵、党委副书记王芯蕊、副院长陈京炜和新媒体系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参加本次座谈会。座谈会上,新媒体系支部书记李海玲同志首先汇报了支部建设情况。支部曾获校级先进党组织和特色党支部,多位教师党员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院党委指导下,党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到中国传媒大学察尔森农创中心展示平台建设和北双桥村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中,设计科右前旗“察尔森牛”AI数字形象、四川绵阳江油“少年李白”数字人,做好社会服务,讲述时代故事。王烨同志和英子同志于2023年12月通过党组织考察,正式成为中共党员,两位同志汇报了自己在思想认识、理论学习、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感情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随后,3名入党10年、20年、30年的老党员代表杨思博、孙国玉、李海燕同志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表示将牢记教书育人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4-01-09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举行“牢记誓词 坚定信仰”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
(通讯员 英子)2023年12月27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新媒体系党支部召开“牢记誓词 坚定信仰”新老党员交流座谈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出席并做指导讲话。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王雷,五级组织员刘灵、党委副书记王芯蕊、副院长陈京炜和新媒体系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参加本次座谈会。座谈会上,新媒体系支部书记李海玲同志首先汇报了支部建设情况。支部曾获校级先进党组织和特色党支部,多位教师党员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院党委指导下,党支部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到中国传媒大学察尔森农创中心展示平台建设和北双桥村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中,设计科右前旗“察尔森牛”AI数字形象、四川绵阳江油“少年李白”数字人,做好社会服务,讲述时代故事。王烨同志和英子同志于2023年12月通过党组织考察,正式成为中共党员,两位同志汇报了自己在思想认识、理论学习、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表达了对党的深厚感情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随后,3名入党10年、20年、30年的老党员代表杨思博、孙国玉、李海燕同志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表示将牢记教书育人初心、担当立德树人使命,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4-01-09
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九届“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展示汇报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徐艺铭 高艳 岳沁蓉 摄影 肖林林 郭中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周恩来精神,以学生党建引领班级建设,1月4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召开2022-2023学年第十九届“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展示汇报会。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起宝,副馆长张颖、唐凤红,信息资料部蒋金梁、刘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续鸿飞,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楠,获奖班级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联络人出席会议,“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徐艺铭主持。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介绍了本届“周恩来班”评选情况,她表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学院的组织下,在朋辈正能量的影响下,学校持续加强班级建设工作,通过评优树优强化学生思政教育“领头雁”作用,全校争创“周恩来班”气氛浓厚。“周恩来班”所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续鸿飞、武楠,分别就学院以红色基因为思想引领、建设标杆型集体的一系列举措进行汇报,并向学校党委的悉心培育及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周恩来班”学生代表钟瑞奇
2024-01-09
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九届“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展示汇报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徐艺铭 高艳 岳沁蓉 摄影 肖林林 郭中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周恩来精神,以学生党建引领班级建设,1月4日下午,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召开2022-2023学年第十九届“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展示汇报会。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起宝,副馆长张颖、唐凤红,信息资料部蒋金梁、刘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续鸿飞,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楠,获奖班级班主任、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联络人出席会议,“周恩来班”获奖班级学生代表参会。会议由徐艺铭主持。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介绍了本届“周恩来班”评选情况,她表示,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学院的组织下,在朋辈正能量的影响下,学校持续加强班级建设工作,通过评优树优强化学生思政教育“领头雁”作用,全校争创“周恩来班”气氛浓厚。“周恩来班”所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续鸿飞、武楠,分别就学院以红色基因为思想引领、建设标杆型集体的一系列举措进行汇报,并向学校党委的悉心培育及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周恩来班”学生代表钟瑞奇
2024-01-09
戏剧影视学院原创剧目《如君所愿》首轮演出圆满收官
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1月2日,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2021级表演班“剧本精读与角色创作”课程融合实践教学原创剧目《如君所愿》首轮共6场演出在国重大楼黑匣子剧场圆满完成,共计1500余名观众观看了本轮演出。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校长张树庭、原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秘书长郐颖波、上海香蕉计划影视文化有限公司(香蕉影业)执行总裁韦翔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杨立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孙茜、著名演员侯京健等莅临观看,并给予了高度好评。该剧以关汉卿所著元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为蓝本参考和剧情主线,讲述了民国某年子虚县乌有镇镇长钱卫国接到“密报”称中央政府特派文化专员要驾临小镇视察文化建设工作,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荒诞故事。剧目将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荒诞喜剧巧妙嫁接,在编剧、舞美、人物造型、音乐方面大胆吸收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该剧是由戏剧影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近百名师生联合创作,实现了本硕博贯通培养、跨学院多专业融合实践,为观众们带来精彩绝伦的观剧体验。廖祥忠观看演出后称赞了本剧创制团队的出色表现,他指出,这部戏剧作品将跨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91
/
56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