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4-24
    “中传教师发展活动月”之“科学发声与教学艺术(第三讲)”专题讲座举办
    (通讯员 李俊丽 李霞)4月22日下午,“中传教师发展活动月”第七场活动之“科学发声与教学艺术(第三讲)”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活动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博士王宇红主讲,全校近110余位教师在线参加活动。王宇红副教授围绕“音色、吐字、语气、节奏”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生动的详细讲解和训练实操。她带着老师们深入分析了在“科学发声、吐字归音”等方面的声音问题,通过倾听对比音频作品与老师们的作品,讲述发音分类理论知识,还邀请老师们练习普通话声母发音,在练习中教会老师们如何利用发音部位正确科学的发声。王宇红副教授在引导老师们进行示范练习的过程中,还一对一针对老师的具体发音气口、发音累、气息弱等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提出气息不足之处和完善之策,分类总结练习方法和发声技巧。讲座中,王宇红副教授对部分教师积极训练发声、寻求反馈的做法给予高度赞赏,同时鼓励各位教师投入声音训练、分组展开连声实践。王宇红副教授还就教师们提交的朗诵作品进行了点评指导,指出良好的课堂语言需要做到“字美情真、声情并茂”,并给出了课堂教学语言优化的专业建议。最后,王宇红副教授还邀请播
  • 2022-04-23
    我校召开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通讯员 葛娜 摄影 王雷亭)4月22日,学校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明德楼918举行。党委书记、校长、领导小组组长廖祥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李众主持会议。廖祥忠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对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开展统战工作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廖书记充分肯定了党外代表人士在党委的领导下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在助力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代表党委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落实大统战工作格局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就进一步做好学校统战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深刻理解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将统战工作融入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更好的发展。二是要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抓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学校今年的工作重点。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切实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共同营造担当实干、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巩固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要充分发
  • 2022-04-22
    我校共建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文日”庆祝活动
    (通讯员 孙玉红)当地时间2022年4月20日,第13个“联合国中文日”之际,我校共建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办庆祝“中文日”暨办公教学空间启用仪式活动。智利边境大学校长埃杜瓦尔多·赫贝尔·韦斯、孔子学院智方院长宝拉·奥蕾芙·穆勒线下出席活动并致辞。我校段鹏副校长线上出席并致辞,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政策与发展部主任李宏宇也发来视频表示祝贺。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孔子学院成立一年多以来,克服疫情、距离、时差等困难,在两校通力合作下,成功开设了中文、太极拳、中国商务等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和良好的口碑,增强了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他祝贺此次活动圆满举办,期待孔子学院继续开展更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边境大学韦斯校长对孔子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强调中文学习在当今时代非常重要,号召师生们积极参加中文课程。牛清报大使、李宏宇主任在视频中对孔子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对“中文日”庆祝活动表示祝贺,希望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智利民众到孔子学院学习,为中智两国增进理解、友好交往做出贡献。活动还播放了介绍中国文化、介绍孔子学院的短片
  • 2022-04-2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安阳朝 王锦刚)4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行,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并致辞。廖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北京市的首家高校合作研究基地落户中国传媒大学,既是学校的荣幸,更是艰巨而神圣的使命。学校以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立德树人的模范人”为总目标,多措并举搭建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优质平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为中心,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着力点,打造起了广阔的科研支撑高地。在“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学校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今后,学校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全面布局,抓住机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成果传播、国别区域研究和海外精准传播上发力,强势凝聚合力,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做成优质高端智库平台。揭牌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段鹏主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崔友平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基地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双方有
  • 2022-04-22
    校领导深入后勤保障处走访调研并指导工作
    (通讯员 洪润娜)4月18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王晖来到后勤保障处,调研并指导近期重点工作。校领导深入后勤各部门,了解后勤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勉励大家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以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的工作,做好后勤服务保障。走访结束后,校领导与后勤保障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座谈。廖祥忠书记高度肯定了近期后勤保障处在美丽校园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后勤保障处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劲头,奋发有为,高效率、高质量推进美丽校园建设,如期完成学校主干道樱花、海棠、红枫种植,北苑餐厅牡丹园也建成在即,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再立新功,获得师生交口称赞。廖书记指出,美丽校园建设是学校“润心工程”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与学校“启智工程”同步推进,在两项工程的双轮驱动下,学校的育人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将得到巨大提升。廖书记强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后勤保障处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压实责任,加强相关物资储备,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为师生安全、学校稳定做出应有贡献。廖书记还对学校垃圾分类桶站设置及
  • 2022-04-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邓成教授受邀为我校讲授前沿课
    (通讯员 王丹煜)4月21日下午,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邓成教授为我校博士生讲授前沿课。课程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教授主持,学院2021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和老师参加课程。因疫情防控原因,课程通过线上进行。此次前沿课的主题为“多模态数据的认知与推理”。邓成教授介绍了现今多模态数据的认知与推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多模态表示学习、多模态语义挖掘、多模态知识推理和可信计算四个方面介绍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这次讲座,在场师生对多模态智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程结束后,听课的部分师生同邓成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邓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奖(标兵称号)。担任2018-2022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多模态数据感知计算与分析推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等科研课题
  • 2022-04-22
    经济与管理学院“微专业”开课
    (通讯员 王佳琦)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方式,便于学生快速系统掌握某领域核心课程,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22年启动了“微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项目。近日,首批立项的两个“微专业”——“创业创业管理”和“传媒产业投融资”顺利开课。因疫情防控原因,前期课程采用线上授课方式进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技术迭代,传统知识传授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经济与管理学院立足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发展需求,经过科学评估,决定申报“微专业”来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涵养。“微专业”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来作为课程核心内容,实现“让外行不再外行”。学生可以将“微专业”作为公选课来进行学习。在首周的课程上,经济与管理学院张黎炎老师主讲的“传媒产业投融资”、刘钰老师主讲的“财务基础”以及大创讲座等等课程,都收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本学期“创业营销策划”“创新创业大赛实践”“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传媒经济学”“公司金融”等课程也会陆续开课。(编辑:阎玺)
  • 2022-04-22
    第三期“大创”系列指导讲座举行
    (通讯员 纪鸿阳)4月13日,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双创协会承办,学院学生会协办的第三期“大创”系列指导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和“互联网+”大赛的相关注意事项,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蒋洁老师主讲,讲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共有近200位同学参与。蒋洁老师指出,一个好的大创项目需要团队与导师之间的配合与交流、成员之间合理的分工合作,还需要认真阅读相关通知。蒋老师详细介绍了立项、中期、结项的评审标准,项目经费报销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报销的注意事项,让同学们对于整个大创项目过程有了详细了解,帮助同学们更加准确地准备材料,有助于同学们少走弯路。蒋老师还结合往届同学在项目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讲座中,蒋老师还重点讲解了如何实现“大创”项目到“互联网+大赛”的转化。蒋老师介绍了两个赛事的区别,重点讲解了“互联网+”大赛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和一个引领,即创新维度、团队维度、商业维度、就业维度和引领教育。蒋老师从评委的专业角度为同学们的项目准备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明白了怎样打造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和吸引力的项目。此外,蒋老师还对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提供
  • 2022-04-22
    访企拓岗丨中传-人民网开启“以传媒促就业”新平台
    (摄影 申皓文)为落实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和要求,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就业,4月21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率队赴人民网开展商谈合作,签署就业育人备忘录,共同开启“以传媒促就业”新平台。双方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座谈。人民网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叶蓁蓁,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唐维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孙海峰,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人民网编辑委员会委员、移动中心主任张玉珂主持。叶蓁蓁董事长热情欢迎廖书记一行的到访。他表示,长期以来,人民网同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密切,领域广泛,成果丰硕,去年开展的“红色云展厅”项目通过创新性的系列融媒体产品,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血脉,在各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叶蓁蓁董事长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特别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长讲话成为爆款级网络文化现象,广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叶蓁蓁董事长指出,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更好做到人岗匹配、更好树立正确就业观,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网积极落
  • 2022-04-22
    访企拓岗丨经济与管理学院走访北京市大数据中心
    (通讯员 徐驰)4月21日,为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毛建国带队前往北京市大数据中心走访调研,北京市大数据中心党总支委员、数据管理部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贾晓丰接待了调研组一行。数据管理部负责人贾晓丰在座谈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大数据中心的历史背景、业务开展、具体职能和未来规划。北京大数据中心于2019年12月挂牌,核心职能是汇聚政府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更好地为智慧城市、相关便利应用提供支持,同时也负责政务云的体系及应用建设。贾晓丰也在座谈中谈及近年来在招聘、用人方面的变化趋势,介绍了员工进入单位后的发展路径及目前需求较强的部门和岗位。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毛建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黄晓兰、系副主任王静几位老师分别就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培养方向、学生素质等向北京市大数据中心介绍了我校及学院的基本情况。作为大数据方面的权威专家,贾晓丰回应了学院在专业建设、学术合作、交流访问等方面的建议,并就将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等事宜达成初步意向。此次校企交流旨在深入了解大数据等专业在相关单位的用人需要,更好地结合当前业界实践推进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院将在近
  • 2022-04-21
    我校举办在站博士后集中培训
    (通讯员 李霞)4月19日至20日上午,为帮助博士后进一步了解学校相关政策,适应学校各项工作要求,顺利完成在站工作任务,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发中心联合人事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了在站博士后线上培训。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教授、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智能科学系主任刘杉副教授、电视学院国际新闻传播系副主任汤璇副教授、人事处副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胡洪春以及壹心理的心理培训专家安之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贺洪增老师,先后围绕相应主题对全校59位在站博士后进行了线上培训。培训活动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霍淑芬主持。此次博士后培训分为六个板块,历时一天半。活动分别就博士后相关政策解读、情绪管理及压力调节、职业生涯规划及个人发展定位、大学课程的教与学、教学能力探索与思考以及博士后日常工作与政策解读做了专题培训。4月19日,人事处副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胡洪春围绕博士后管理制度、出站条件、人才计划和相关基金等方面详细解读了博士后政策,并就部分博士后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随后,壹心理心理培训专家安之就情绪与压力的认知及管理进行讲解,并为博士后提供了有效的情绪管理及压力调节建议。当天下午,
  • 2022-04-21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朋辈云课堂”企业就业经验分享会
    (通讯员 王思巍)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思路,充分发挥校友带动作用,全方位挖掘就业资源,在就业“冲刺”期为同学们办实事、解难事,4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朋辈云课堂”第三场之企业专场成功举办,这也是“朋辈云课堂”系列主题就业交流会的收官活动。学院特邀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分别就职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先正达集团中国的张雪婷、庄佳浩、田文娟作交流分享。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王博主持,学院全体研究生线上参会。张雪婷以“拒绝盲从,认识自我”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如何明确就业方向及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准备。她指出,应有充分的自我认知和明确的规划,做好前期准备;重视实习的作用,但也要平衡好与学业的关系,不要本末倒置。庄佳浩以“转变思维,调整心态”为主题,分享了自己总结的应聘相关要点及入职后的感受。他坦言从学生到职场的过渡过程并不容易,学会转变思考模式非常重要,在校生要放平心态,积极提升学习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渐成长。田文娟以“明确所爱,牢记使命”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工作的具体内容及目前的工作状态。她指出,一定要首先明确自己热爱什么,不忘初心,始终饱含热情和使命感,
  • 2022-04-21
    我校承办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主题庆祝活动
    (通讯员 郑博文 于海琪 王楚楚 赖明发摄影 赖明发 王楚楚 罗圣寅 张儒裕 章如玉 韩琳红 于海琪 杨依婷)4月20日下午,“中文:共筑美好未来”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主题庆祝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曼谷中心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协办。中国常驻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代表柯友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会议事务处代表陈嵩,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曼谷中心事务代表王会昌出席活动并致辞。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主持人韩佳主持。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媒体融合发展部主任王浩,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侯隽,科研处副处长周建新(主持工作)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代表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中文爱好者们参加了此次活动。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双语播音硕士生一鸣(加拿大)为此次活动作了全程中英双语同声传译。段鹏副校长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对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表示热烈祝贺。他
  • 2022-04-20
    我校共建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系列庆祝活动
    (通讯员 孙玉红 武晓燕)2022年4月20日是第十三个“联合国中文日”,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迎接国际中文日的到来。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白岚玲教授带领孔子学院教师精心设计了中文日活动方案,包括“中文进企业”和“诵·中华经典”活动。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一直积极融入巴西城市、社区,通过中文教学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与中文爱好者共同感受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孔子学院这一理念与国际中文日主题高度契合,2022年4月中旬,孔子学院深入所在的巴西南大河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的企业,结合员工需求,以志愿者教师武晓燕主讲的特别课程“中文第一课”为主要载体,以多种形式互动交流,开启了许多巴西企业员工人生中的第一堂中文课。各企业员工及负责人在座谈中对“中文进企业”活动均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在活动中体验了中文的特色和魅力,对中国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我校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武晓燕主讲“中文第一课”孔子学院教师的“中文第一课”得到了企业员工的热烈欢迎孔子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合影在“中文进企业”活动紧锣密鼓进行的同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09/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