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4-11
    中国传媒大学与拉萨市委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讯员 孙浩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刘安彤)4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与拉萨市委、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拉萨市委副书记廖恳,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并代表双方签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主持签约仪式。廖恳副书记代表拉萨市委、市政府向中国传媒大学表示感谢。他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拉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并指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拉萨市委、市政府通过电视问政、融媒体中心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发挥了传媒在促进当地社会治理水平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拉萨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也对人才工作和融媒体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传媒教育的最高学府,培养了大批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要通过此项合作,努力实现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智力优势与拉萨的文化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扎实推进合作内容的执行落地,助力拉萨的融媒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更上一层楼,实现校地共赢。廖祥忠书记介绍了学校近年来一系列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和成效。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紧紧把握传媒的发展变化趋势,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提出了实现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
  • 2022-04-08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课件制作培训活动
    (通讯员 孙靖)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效果,切实为思政课教师教学技术赋能,4月7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应思政课教师们的需求,邀请我校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申皓文为老师们做了一场PPT课件制作培训分享活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波主持本次活动。申皓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党务、行政管理等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结合自己大量的工作成果与经验,以专业的标准、通俗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分别从长篇文稿的处理和PPT的设计两大方面进行了讲解。经过整体思路、方式、效果的介绍之后,重点结合真实素材就大量具体操作细节展开了手把手的培训,包括尺寸配合和风格、首页和末页的设计、不同层级的设计、字体的选择和嵌入、不同内容的视觉呈现、平滑动画等制作环节。讲解之后,申皓文就老师们提出的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解答交流,并向老师们分享了PPT制作过程中的小技巧、好工具、优质资源。为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精神,拿出切实举措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学院将围绕“媒体融合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适应性提升”开展系列培训指导活动,其中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问诊等系列举措,大力推进中传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传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编
  • 2022-04-08
    《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重磅发布 聚焦中国智能媒体创新亮点
    (通讯员 梁宇)4月8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新媒体研究院与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自201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与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启动了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研究系列课题,每年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成果,忠实记录中国智媒发展风雨历程,解析中国智媒发展突围之路,深入挖掘中国智媒案例经验,共同见证中国智媒的创新力量和无限潜能。经过三年精心打磨,《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系列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智能媒体领域产学研用协作创新的重磅成果。《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全面盘点了2021年间中国智能媒体发展八大亮点;第二部分基于针对44家各级各类媒体机构的调查反馈,描摹我国智能媒体应用生态版图及其迭代态势;第三部分深度呈现中国智能媒体十大年度案例(按机构名称拼音排序:百度智能云、哔哩哔哩、津云新媒体、快手、芒果TV、每日经济新闻、微博、新蓝网、新浪新闻、央视网),深度解析行业最佳实践;第四部分立足智能媒体落地趋势及热点,研判2022-2023年智能媒体发展短期趋势。第五部分“特别篇”辑录了2021年三大
  • 2022-04-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迈教授应邀为我校讲授前沿课
    (通讯员 宋洋)4月7日下午,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迈教授为我校博士生讲授前沿课。课程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教授主持,学院2021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和老师参加课程。因疫情防控原因,课程通过线上进行。此次前沿课的主题为“通往沉浸式媒体体验之路:全景视频感知、质量评价与压缩”。徐迈教授简要介绍了全景视频的研究背景与思路,以及包括全景感知模型、全景质量评估方法、全景感知压缩技术在内的研究工作,并与学院师生分享了自己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次讲座,在场师生对全景视频感知模型、带宽受限下全景视频压缩的质量优化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程结束后,学院师生同徐迈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徐迈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原创探索、优青以及北京市杰青等项目。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研究兴趣为视频压缩、图像处理。近五年,在IJCV、IEEE TPAMI、TIP、JSAC
  • 2022-04-07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会议
    (通讯员 王玉婷 王博)4月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召开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线上参会,会议由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王博主持。学院副院长王锦刚教授首先就研究生培养质量工作作了分析部署,重点对学院学位授权点建设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工作情况、制定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责任清单(试行)、落实研究生指导记录单制度、制定实施研究生基本文献考试前置办法(试行)、制定实施研究生导师培养和培训计划、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月活动等6个专项工作计划进行了解读。王锦刚副院长强调,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工作重在平时、重在沟通、重在落实。下一步,学院将借鉴兄弟学院的经验,出台实施细则,继续明确具体要求,以日趋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传达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及中国传媒大学有关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明确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列要求。针对疫情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傅楠书记强调,在继续推动学生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防疫要求的基础上,要努力完善家校协同防控机制,及时回应学生关切问题,化解危机和矛盾。傅楠书记就“访企拓岗”等推动就
  • 2022-04-07
    “中传教师发展活动月”之“疫情防控与春季中医养生”专题讲座举办
    (通讯员 李霞)4月4日下午,“中传教师发展活动月”第二场活动之“疫情防控与春季中医养生”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灸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侯中伟主讲,全校230余位教师在线参加活动。讲座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王晓丽主持。王晓丽部长对侯教授主任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本次主讲嘉宾的专业背景。侯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春季养生的特点和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他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介绍了春季养生之道,带领老师们进行调息养生训练,提供多个防治颈椎病的办法;紧接着,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特点,侯教授讲解了通经、健肺、点穴、扶正、固元五种方法,帮助老师们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此外,侯教授还带来了“六合一”立体康复法,并提供了多种实用而简单易学的健康防护小妙招。讲座别开生面、气氛活跃,不仅为老师们带来疫情防控与春季养生的知识,还结合教师工作特点,提供多种多样的养生妙招,帮助老师们在疫情期间能保持健康状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后续,“中传教师发展活动月”将继续推出系列活动,主动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助力教师为心赋能、悦纳自我,切实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助力教师成长。(编辑:阎玺)
  • 2022-04-06
    人文学院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 文文 郝玥)为贯彻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精神和相关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学院就业工作,人文学院于4月1日下午组织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裴鸣主持,院长张晶、副院长贾振魁等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会。就业工作联系人郝玥通报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针对目前毕业生存在的“就业目标模糊、就业观念偏差、慢就业”等现象,毕业年级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负责人等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议指出,在当前国内外大环境下,要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助力毕业生跑好就业“最后一公里”。同时,学院上下要充分挖掘校友资源,落实访企拓岗工作要求,下大力气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会议强调,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带动下,毕业年级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各系、各专业要形成合力,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想方设法实现毕业生充分、满意就业。(编辑:阎玺)
  • 2022-04-0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教学案例指导分享会
    (通讯员 魏飞)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做“大先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人一策”师资提升创优工程和“双线助推六要”新师培养计划,提高青年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水平,4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了“解密教学大赛,实现提质增效”教学案例指导分享会,特邀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电视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入选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涂凌波教授进行主讲。此次分享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与近年入职的青年教师一同参加了分享会,分享会由原晋菲老师主持。在教学问诊环节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青年教师景满华和魏飞分别进行了20分钟思政课现场试讲,由涂凌波教授、傅楠书记对两位老师的试讲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教学问诊环节之后,涂凌波教授结合其教学经验、案例积累和参赛经历,与在座老师分享了他的教学体会。涂凌波教授认为,青年教师是教学一线的生力军,教学工作理应成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要倾注心血精心打磨好自己所讲授的
  • 2022-04-0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2022年度荣休暨师德传承典礼
    (通讯员 原晋菲)3月3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线上+现场”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2022年度荣休暨师德传承典礼。2022年荣休教师齐向梅老师以及部分教职工出席典礼,其他老师通过线上参加。典礼活动由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傅楠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向光荣退休的齐向梅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齐向梅老师所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深情地回顾了与齐老师共事求教的难忘往事,表达了对齐老师的敬爱与不舍。青年教职工代表向齐向梅老师赠送了荣休礼物“我们”,送出了写满学院老师们真心实意、承载着大家爱戴与祝福的寄语集册。现场和线上参会的老师们热情踊跃发言,深情回顾了齐老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珍贵画面,表示将会以荣休前辈为榜样,接过担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政课教学和立德树人事业中去。齐向梅老师发表荣休感言,从自己职业生涯的三个阶段回望了从教三十三来的工作、生活、心路历程,字字句句都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对学院、对老师们的感激和眷恋,并表示退休以后将始终不渝地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祝福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刘东建院长代表学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
  • 2022-04-06
    我校将定点扶贫案例生动融入少数民族预科班教学
    (通讯员 宾田田 李威颖)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月24日,我校“双师”模式再现2021级少数民族预科班课堂,多位领导老师凝心聚力、齐聚云端为少数民族预科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本次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威颖主讲,教学设计中将我校定点帮扶民族地区的案例生动融入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教学之中,用中传人自己的案例讲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主题中,李威颖老师连线了正在西藏民族大学挂职的张树庭副校长。张树庭副校长结合援藏工作切身感受强调,民族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首要特征,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一项总原则和总政策,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张树庭副校长走进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课堂,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民族理论知识,也体现了学校领导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怀与重视,更是落实学校领导联系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举措。在“民族团结”主题中,课程连线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东建院长。
  • 2022-04-06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疫’路同行,从‘心’出发”线上团体活动
    (通讯员 王玉婷)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延迟返校期间的居家学习时光,做好疫情防控非常时期的“心理防护战”,了解自我、增强自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30日发起开展了“‘疫’路同行,从‘心’出发”线上团体活动,特邀国家心理咨询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老师作为带领人,同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研究院和艺术研究院的近6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云上互动。傅楠老师以“自我赋能”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和数字的选择,开启了五轮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在近三个小时的活动中,傅楠老师创新应用了体验式的互动和对话式的反思等活动形式,大家在鼓励、关心、肯定和帮助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消弭了一部分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傅楠老师鼓励大家以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心态直面当前困境,学会悦纳自我、主动作为,她强调“无论你想要怎样的目标和改变,都需要从当下开始做起”,隔离不隔心,离校不离学,从过去汲取经验,就当下展开行动,向未来增添力量。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配合学校延缓学生返校的疫情防控政策,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传播研究院、艺术研究院共同牵头,针对同学们因疫情反复拉大的心理距
  • 2022-04-06
    实践教学中心师生助力“新中学者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
    (通讯员 向笠)在大型活动中发挥专业本领,在国际化交流中提升自我。日前,中华文化传承主题活动“新中学者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红楼梦》与现代管理”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教学中心魅力声音工作坊项目组的同学们发挥专业优势,从活动宣传策划、微信公众号推送、海报设计制作、活动直播录制、后期剪辑制作等方面全程参与,为本次讲座的顺利开展助力。本次讲座由新加坡红楼梦学会主办、南洋国际俱乐部联合新加坡全球联系司承办,并获得南洋诗社、南洋理工大学北京校友会、中国红楼梦学会、新加坡作家协会、新加坡文艺协会、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等学术机构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开幕式上,诸多领导与嘉宾发言并致辞,表达对“新中学者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的赞赏与期待,如新加坡外交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新加坡红楼梦学会会长孙侠、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林得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馆长、中华语言文化中心主任游俊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曲景毅等。讲座由中国传媒大学向笠教授担任中文主持,新加坡青年发明家潘正祥博士担
  • 2022-04-06
    我校召开2022年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
    (通讯员 禹学军)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实验室安全工作,4月1日上午,我校召开了实验室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出席会议,学校各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工作相关人员及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68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主持。会上,刘杰锋处长首先传达了近期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钟登华副部长的讲话精神,特别强调了钟副部长对2022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提出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张润简要汇报了学校2021年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总体情况,并对2022年实验室安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张润副处长在会上明确了2022年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及进度安排,并强调实验室安全工作应抓早、抓小、抓细、抓实、抓严,要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平稳运行、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和谐稳定。杨懿校长助理肯定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成立以来在实验室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他表示,目前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工作模式规范化持续推进,希望大家戒骄戒躁,以查
  • 2022-04-04
    我校荣获北京市“建设诚信高校”系列活动多个奖项
    (通讯员 胡诗丹)近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经信局、团市委共同组成活动委员会,各高校为成员单位,联合开展的“知信、用信、守信,建设诚信高校”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我校荣获诚信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来自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万昱麟、依斯坎的尔·艾合买提在“第二届首都大学生诚信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胡译匀荣获二等奖。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部署,进一步强化校园诚信文化建设,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联合举办了以“以诚取信”为主题的“首都大学生诚信演讲比赛”校内选拔赛。经过前期精心组织,严格筛选,最终选拔推荐胡译匀、依斯坎的尔·艾合买提、万昱麟三名同学代表我校参加“首都大学生诚信演讲比赛”市赛。线上初赛线下复赛复赛结束后,校团委联合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为参加市赛的选手们精心录制了参赛视频,并指导同学们完成后期剪辑、市赛申报等后续工作。三位同学在市赛中表现出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传媒青年对诚信的理解和感悟,发出了“做信用体系的建设者,做诚信创建的赶考人”的时代强音,彰显了传媒学子争做诚信道德的践行者和弘扬者的青春风采,最终斩获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2/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