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2-03-01
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寒假期间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与学术交流活动
(通讯员 葛艳玲)寒假期间,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汇集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员机构、孔子学院的学术科研力量,围绕冬奥+春节、国际传播热点开展一系列国内外文化与学术交流活动,在国际上多个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寒假期间获批省部级课题1项,文旅部产业司委托课题2项,研究院在推动国内外文化与学术交流的同时紧抓科研工作,为新学年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线上主题活动2022年1月28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主办、坦桑尼亚公共关系协会协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领导力与公共外交”。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副院长张艳秋和姬德强受邀作主旨演讲,来自亚非多国的5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会议并展开热烈讨论。1月25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的绿色转型:共同应对共同挑战”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办,本次会议邀请中巴两国的学者专家,在线围绕中国绿色转型与环境治理先进政策措施进行讨论。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张苏秋副教授、李喆受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委
2022-03-01
冰雪盛事的志愿颂歌——电视学院小白杨志愿者冬奥之旅回顾
(通讯员 黄天航 吴叶凡卫睿杰 董华茜 宋一丹曲伸 余珊珊)2022年年初,电视学院共56名志愿者整装待发,奔赴北京张家口赛区、主媒体中心、冰立方、北京新闻中心等场馆,发挥所长,坚守岗位,贡献双奥之城的青春力量,共唱冰雪盛事的志愿颂歌。主媒体中心——“第二赛场”的中传力量作为赛时各国媒体和转播商的“主阵地”的主媒体中心场馆,承担着向全世界各国人民传递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实况的工作,可以说是冬奥的“第二赛场”。2020级广播电视学研究生、主媒体中心志愿者董华茜在这里同来自各个高校的实习生、志愿者一起,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去年9月,她作为第二批赛时实习生入职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先后负责采访协调、文稿写作和IOC(国际奥委会)协调等工作,服务中外的媒体记者,为他们提供信息、解决问题。董华茜还入选了北京冬奥宣讲团,走进高校和社区,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而努力。在进入闭环之前,董华茜的工作岗位在位于首钢园的北京冬奥组委总部。每天7点前起床,用将近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到达首钢,再开始一整天的忙碌工作,已经成为了她的“必修课”。“尽管考验重重,我仍然非常庆幸能来到这里
2022-03-01
我校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
(通讯员 孟宁)近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我校于2021年7月申报的数字出版本科专业喜获教育部批准备案,计划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数字出版专业以网络数字媒体编辑、融合出版及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广博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编辑出版的法规与政策,具备釆写编评等新闻业务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交互技术,适应新兴数字技术变革等多方面需要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近年,我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科发展和国家社会需求,持续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创新专业发展机制,拓展专业生长空间,推动本科专业建设由扩展式发展步入精细化发展阶段。此次获批的数字出版专业是我校“规划设计一批”的重点专业,将为学校智能传媒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编辑:阎玺)
2022-03-01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深入学习领会春季工作会精神
“人勤三春早,心齐政院好”。2月25日上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认真学习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安排学院2022年工作。学院党总支书记金勇全面传达了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传达了廖祥忠书记、校长在春季工作会上提出的“四项重大任务”“九项重要部署”和“二十项具体工作”,并对学院2022年党建工作进行了布置。他强调,学院要按照学校工作总体部署要求,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与学校励精图治同频共振、与学校创新图强同向同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新发展。金勇书记传达学校春季工作会精神结合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周亭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对抓实研究生教育质量,落实人才评价、培育、保障三大体系,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周亭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布置分管工作肖欢容副院长对本科教学、博士后科研人员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布置,强调要落实好学院慕课、课程思政、全英文教学等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政治传播系系主任白文刚教授,政治传播系赵雪波教授,公共管理系副
2022-02-25
研究生院组织召开本学期首次工作例会
(通讯员 邓迪)2月24日,研究生院在学生活动中心组织召开本学期首次研究生工作例会。副校长刘守训出席会议,研究生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主管领导、教学秘书一同参加。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主持。按照学校春季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作本学期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等各项工作的通报及布置。任孟山副院长介绍了研究生线上教学运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研究生志愿者教学保障方案、202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研究生论文写作训练营项目等的情况,传达了202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他还就学位学历分离意见施行后,研究生毕业及学位授予管理工作作了重点说明。刘守训副校长在讲话中要求各培养单位结合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他向各培养单位强调,一要强化质量意识,做好匿名评阅、预答辩、答辩等环节的质量把关,确保学位论文质量;二要认真学习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严格贯彻学位学历分离管理政策,把握关键环节,落实各项规定;三要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改革,抓住专业学位培养特点,优化课程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2022-02-25
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一行来我校参观调研
2月22日下午,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副总裁倪世春、节目总监周文军等一行18人来到我校参观调研,我校原党委书记李培元陪同调研,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王晖热情接待了王平主席一行。在国重大楼,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张远教授、国家舆情实验室执行主任沈浩教授、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周亭教授向王平主席一行介绍了国重实验室和国家舆情实验室的情况,以及相关科研团队在舆情研判与危机应对等方面的研究。电视学院白晓晴老师和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占昕教授通过“红色传统文化传播模式创新研究”“‘服务云端互联观众互动体验系统’应用扮靓北京冬奥冰球比赛”等鲜活案例,现场展示了我校在媒体融合与传播服务模式、媒体融合技术与5G智能运用等领域的研究情况和最新成果。在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王平主席一行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以及传媒各领域的历史演进、行业发展,充分感受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特色、发展成就和文化积淀。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王平主席一行先后参观了中国动漫艺术陈列馆、智能媒体与未来影像实验室以及定格动画与动漫衍生品设计工作室,观看学校宣传片及师生获奖作品,与相关师生深入交流
2022-02-25
齐越播音生涯百个瞬间短视频创作启动会顺利召开
2月23日,在齐越老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当天,“做党的喉舌,为人民发声”——齐越播音生涯百个瞬间短视频创作启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国家督学、“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首席专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姚喜双教授,齐越教育馆馆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播音史”课题组总顾问黄勇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分组负责人、齐越教授研究生代表敬一丹老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管理中心副召集人、“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顾问、播音指导贾际老师,央视网项目主管、齐越老师亲属代表任今航女士,“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支持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馆长潘力教授,“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分组负责人新闻学艾红红教授,校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院实验室主任涂中文老师,“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分组负责人、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岩教授以及学院领导班子在线下参会。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百年中国播音史”项目分组负责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院长鲁景超教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
2022-02-25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问渠讲堂第一季“按图索骥”圆满结束
(通讯员 王晓芳)为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理论为源,创新为旨”,服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于2021-2022学年寒假期间主办“问渠讲堂”。讲堂第一季以“按图索骥”为主题,面向广大师生期间开展四场讲座,通过串讲学科地图,引导硕士生关注理论的缘起和演进,窥探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承发展,思考过往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勾连,进而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和论文质量。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周亭教授主持第一季系列讲座,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邵梓捷、讲师高波、师资博士后张畅和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授张磊分别从政治科学,公共管理学,国际关系,传播学的学科脉络进行主题分享。学科地图1: 政治科学研究的知识脉络(小标题)第一讲邵梓捷老师从政治科学的光谱与地图、研究范式和视角的定义、政治科学的研究范式及其评价、政治科学研究的宏观理论、政治科学研究的微观理论、中国政治科学的本土化问题六大方面勾勒政治科学的学术地图,为听众搭建起政治科学的研究框架。讲座最后邵老师强调“面对理论一方面要有谦卑敬畏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更新迭代理论的使命感与创新精神”,
2022-02-25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春话冬奥,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
(通讯员 冯雪莹)2月1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春话冬奥,一起向未来”主题活动,全体研究生共同学习冬奥精神,研究体育思政,诠释星星之火面向未来的坚定信心。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王玉婷表示,壬寅年立春日,北京重新点燃了奥林匹克运动火种,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在体育与文化的交相辉映中彰显大国担当。年轻的学子们或在充满速度与激情的竞技赛场,或在志愿服务的各个岗位前,将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身体力行地体悟着冬奥这堂大思政课。中华儿女筑梦赛场,体育强国跃然显现。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高梦瑶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东方大国的文明和竞技体育精神,收获了各个国家运动员的一致好评。选手们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青年虎虎生威的雄风和在竞技体育中不断挑战自己的勇气,正如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我们“一起向未来”!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贺昕谈到,在全球疫情肆虐的高压形势下,我国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给世界带来了一场成功的冬奥盛会,
2022-02-25
新闻学院与多家中央媒体开展冬奥主题专业实训
(通讯员 柳帆 郭晓歌)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和张家口成功举办,我校新闻学院在冬奥期间与多家中央媒体密切合作,发挥专业育人特色,展示师生志愿风采。新闻学院学生在人民网发表新闻评论作品在新闻学院詹新惠老师、柳帆老师的指导下,多篇学生的新闻评论作品在人民网发表。评论作品分别聚焦于“绿色办奥”“竞技比赛背后的友谊”“科技冬奥”“齐广璞夺冠”“场下运动员服务奥运”等主题。论点清晰明确,论据科学充分,论证过程合理,体现了新闻学子的专业水准。其中,《竞技拼博背后的友谊同样打动人心》《坚毅之心映风雪,“无冕之王”终夺冠》《以另一种身份“上场”,同样值得掌声》被全网转发,2021级新闻学本科班李孟熹同学的作品《竞技拼博背后的友谊同样打动人心》更是在“今日头条”热榜置顶。新闻学院学生作品登上热榜同时,在新闻学院团委与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开展合作,分别对新闻学院师生志愿者和参与冬奥的校友进行了报道和传播。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报道新闻学院学生志愿者、校友事迹新闻学院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学生对学生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意义,党政领导牵头多次召开专项会议,安排专业课教师、学工团队分工
2022-02-25
校庆70周年筹备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筹备策划会
校庆70周年筹备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2月17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活动策划会在2号楼918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校庆70周年筹备工作办公室组织,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姜纳新主持会议并介绍了70周年校庆活动策划的相关情况。教务处王晓红、党委教师工作部王晓丽、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贾秀清、科学研究处周建新、财务处朱军红、校友工作办公室刘首兵、校教育基金会秘书处杨鹏、校园建设处金炜、党委宣传部王维家、工会张晋平、信息化处陈征、校友工作办公室储钰琦、戏剧影视学院郑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刘鹏、党政办公室张雯菲共15个部门的负责人、代表参会。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活动策划会参会人员与会人员围绕校庆活动策划展开热烈讨论、建言献策。会议提出校庆活动筹备与“十四五”规划建设相结合,将校庆活动作为“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预验收;学校70周年庆祝活动设计策划与各单位校庆活动项目申报相结合,群策群力,重在参与;统筹安排校庆活动专项经费与年度经费预算相结合,长线活动提早启动,短线活动提前布置,梯次推进,分步实施。会议提请各单位将筹备70周年校庆活动列上工作日程,按照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策划框架细化内容,研究制定
2022-02-24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
(记者 王维家 宋佳音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范绮梦 万佳灵 岳长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2月23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召开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中传礼堂,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部分离任校领导,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入选人员代表、青年拔尖人才,博导代表、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代表,全体实职中层干部、校内挂职干部,全体组织员、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非处级中层干部,全体教工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代表、教务员代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未在主会场参会的其他教职工线上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主持。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作题为《励精图治,创新图强,以狠抓落实为主基调开创学校事业腾飞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廖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同频共振。2021年,我们胜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把学校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提出“三个跨越”发展战略;我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
2022-02-24
科学研究处党支部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学习抗美援朝精神
(通讯员 战京娟 高鹏)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激发党员同志的爱国热情,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月22日,科学研究处党支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在结束新兴里和碣隅里的战斗之后,接到更为艰巨的任务,炸毁美陆战一师撤退的生命要道——水门桥,继而一举歼灭敌人。影片场面恢宏壮观,细节刻画入微,将感人的场景、悲壮的战斗和坚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观影过程中,大家心情沉浸在紧张凝重的战争氛围中,有些同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水门桥战役又称三炸水门桥,历史远比电影要残酷,像这样的战役在历史中有很多,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捍卫国家主权,让广大党员和职工真真正正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活动中,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志愿军战士们硝烟浴血、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学习志愿军将士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对党对国的无限忠诚,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
2022-02-23
我校25件作品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网络文化节中获奖
(通讯员尚新英)日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公布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名单,中国传媒大学共有2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8项,鼓励参赛奖1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以“学习‘四史’践使命,传播青春正能量,争做校园好网民”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征集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网络文章、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工作案例、微课和新媒体作品。两项活动共收到作品54822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我校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激发广大师生创作热情,推出的优秀校园网络文化作品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品牌力。新的一年,我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附:第五届全国高校“一节一推选”活动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22
/
89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