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10-25
    我校2021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时政讲堂”开讲
    (通讯员 高梦瑶)10月13日,我校2021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级思政课暨“形势与政策”市级教改示范点“时政讲堂”系列讲座在中传礼堂正式开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胡长栓主讲第一讲,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主持。胡长栓副主任引用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一段话,“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告诉同学们,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务必要将其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胡长栓副主任从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开始讲起, 分别从“在灾难与危机中诞生”“在曲折与挫折中成长”“在自我革命中永葆生机”“辉煌成就及启示”“新时代承载的历史使命”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曲折光辉历程、伟大成就以及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讲座最后,胡长栓副主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党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 2021-10-23
    我校组织新入职教职工赴香山革命纪念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通讯员 苗旭 王惟祎 李霞 摄影 杨滢)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0月22日,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新入职教职工前往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双清别墅和来青轩,感受革命情怀,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香山革命纪念地是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的革命旧址,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性胜利的指挥部,也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并全面执政的肇始之地,由修缮恢复后的双清别墅、来青轩等8处革命旧址与香山革命纪念馆组成。作为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展览,《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永远奋斗”五大部分组成,通过800多张图片、地图、表格和1200余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全景式生动呈现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参观过程中,各位老师仔细聆听讲解,认真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纪念馆参观结束后,老师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立志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双
  • 2021-10-23
    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际校友人才联盟秘书长一行来我校交流会谈
    (通讯员 李璇)10月20日下午,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际校友人才联盟秘书长马赫(阿富汗籍)、国际校友人才联盟筹备委员会委员薛同欣一行来到我校,就“国际校友人才联盟”(Alumni Talent Alliance)建设方案、“机会论坛”(Opportunity Fair)筹备工作与我校进行会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项目主管李璇以及在校国际学生代表参与本次会谈。会上,马赫秘书长向大家介绍了“国际校友人才联盟”以及“机会论坛”的相关建设和筹备情况,详细征询了我校意见和建议,双方就建设方案和合作事宜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金雪涛院长就我校国际学生培养、学生实习实践、优秀在校生及校友情况进行介绍。双方均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在国际学生就业创业、国际青年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为国际学生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在校国际学生代表YOUBIN CHEN(加拿大籍)、SEI YEE GOH(马来西亚籍)、ALAA(也门籍)分享了他们在中传学习生活感悟以及创业想法和计划,并对学校在国际学生培养和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朝阳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国际校友人才联盟”是
  • 2021-10-23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1级研究生新生读书会
    (通讯员 王思巍 摄影 冯雪莹)10月20日,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1级研究生新生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教授和青年教师魏飞博士领读英国学者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读书会由团总支书记王博老师主持。2021级同学以“初识马克思”为主题,自编自演情景剧“你的名字,我的信仰”。他们将读书心得融入到了朗诵、表演和合唱中,展现马克思作为平凡人的坎坷不易的人生,歌颂他伟大的学术成就与思想精神。王锦刚教授对同学们创新的汇报表演形式给予了鼓励。他认为举办读书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同学们学会读书、学会笔记、学会积累,在平时就下“慢功夫”,练就“童子功”。他还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同学们共同研读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的特点。他强调,传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传记只是研究的入口,但并不是研究本身,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去研读马克思本人的著作,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在浩瀚书海中与伟人同频共振。魏飞博士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通过英文原著理解中文文献。他以《马克思传》的节选段落为例,通过英文文本和中文文本的对比讲解,帮助新生们更为直观地理解两类文本表达侧重点的不同。他向
  • 2021-10-23
    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VR+影像艺术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0日上午,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VR+影像艺术主题论坛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媒介融合背景下VR影像艺术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围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VR作品出现的新形式、新思维、新观念,对VR影像艺术创作生态进行深入的讨论。大会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其中,VR+影像艺术主题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承办,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协办。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黎隆武、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致辞。南昌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李广振,江西省影视家协会驻会负责人张跃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胡小强出席论坛。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院长叶风、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贾云鹏、VeeR联合创始人陈婧姝、内地知名VR导演邵晴作主题演讲。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R官方竞赛单元策展人丽兹·罗森塔尔,VR叙事工作室Atlas V联合创始人、制片人安托万·凯罗尔,中国台湾新媒体艺术家黄心健通过视频录播形式发言,深入探讨了VR影像艺术的美学特质、艺术语言、展映平台、发行与商业化等内容。论坛由中国传媒
  • 2021-10-23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参与“第二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
    10月13日至14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段鹏副校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作主题演讲;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应主办方邀请,在大会主会场设置主题展区,并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和推动了与本次大会同步启动的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各项工作;此外,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相关学术领域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应大会邀请,在各分论坛作专题演讲并进行学术主持。我校副校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教授在主题演讲《技术与人文:疫情期间中国5G融媒体技术应用与发展》中,从科技与人文交叉融合的视角,面向后疫情时代和5G网络普及应用场景,针对融媒体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进行了全景式、具体化的探讨。在四家媒体融合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的主题展区上,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情智信息科学团队的“影视动漫数字化制作云平台”、“5G虚拟超级直播间”,融媒体体系结构团队的“音频制播演出智能化系统”,媒体融合技术与5G智能应用研究团队的“5G NR广播系统”进行了现场展示,以上系统与“高清视频内容虚拟化制作
  • 2021-10-22
    戏剧影视学院赵娟副教授主持的《戏曲青年说》(第二季)引发关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央视戏曲频道精心打造面向青年受众的《戏曲青年说》第二季系列节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受到总台的肯定与表扬。该栏目自7月4日开播,每周日晚21:42分上新,节目时长25分钟,共24期。待节目全集上线之后,将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集中展播。《戏曲青年说》节目创新性地采用青年“说戏”,戏曲专家“读戏”和思政学者“品戏”的形式品读戏曲故事、感受戏曲魅力、汲取精神力量。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赵娟副教授受邀担任“读戏人”,围绕新中国成立至今24部精品现代戏作品,与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共青团中央、军事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各个高校的权威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进行讨论、品鉴艺术魅力,立足当代青年所思所想,重温历史、感悟今朝,唤起青年担当。其中赵娟副教授对吕剧《大河开凌》、花鼓戏《老表轶事》、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评剧《金沙江畔》、京剧《映山红》的讲解丰富生动、入情入理,获得观众好评。赵娟老师先后获得中国戏曲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中央戏剧学院博士学位,主攻戏剧戏曲表导演方向,目前在我校任教,主讲戏剧戏曲艺术概论及表导演课程,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
  • 2021-10-21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带队赴山东调研
    (通讯员 周建新)10月14日至15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带队赴山东,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单位和高校进行密集调研。14日下午,廖祥忠书记一行抵达济南即直接赶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总站调研。山东总站站长陈永庆向调研团介绍了山东总站的成立背景、职能定位、媒体融合推进等相关情况。总站总编室主任柴安东等参加座谈交流。廖祥忠书记对山东总站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大力推进融媒运行机制体制改革、宣传推广齐鲁文化、创新融媒体产品生产等方面做出的突出业绩表示赞赏。他指出,在媒介与社会一体同构的时代,传媒将成为整个社会结构的操作系统,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设置总站,这种全新的体制机制和组织模式,必将对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山东总站按照总台的大融合要求,在单位部门融合、物理空间融合、硬件设备融合、干部人员融合、思想观念融合、业务流程融合等方面开创了很多先河,是我们媒体融合理论研究的重要范本。他表示,中传和山东总站的合作有天然优势和巨大空间,希望双方在人才培养培训、学生实习实
  • 2021-10-21
    我校“党性教育基地”第九站落地山西长治
    (通讯员:胡庭瑜)10月19日,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地”揭牌启动仪式在山西省长治市举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中广联合会党委书记包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会长潘力,山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罗庆东,长治市政府副市长郜双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处长王海燕,山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何子义,救助部部长武学亮,长治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琼、副局长郜志平、三级调研员李国祥,长治广播电视台台长赵雪冰、总编辑曹红义、副台长申新,长治市文旅发展中心主任魏迎春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致辞李众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以“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抓手,构建信息科技与信息传播融合发展的理论体系,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媒体融合领域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着力解决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重大关键性问题,持续助推高新科技在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迭代升级,全力打造未来媒体领域高精尖人才培养平台。李众副书记表示,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政、产、学、研、用”等方面的大胆实践,实现了广播学研究与传媒教育良性合作与互动双赢的局面。中国传媒大学“党性教育基
  • 2021-10-21
    “研露”科研工作坊之“春华秋实·中传巾帼”专场活动举行
    (通讯员 王珏 买根 摄影 王臻)10月20日,由科学研究处学术平台发展中心、工会青年女教师发展协会联合组织的2021年“研露”科研工作坊之“春华秋实·中传巾帼”专场活动在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科研工作坊邀请了传播研究院张开、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王妍、艺术研究院刘汭屿、戏剧影视学院武瑶等科研一线的女教师分享研究治学经验,并集体研讨了北京市妇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创新巾帼英雄——北京行动》文件。本次科研工作坊首先由科学研究处向与会教师介绍了科研政策、项目管理制度和期刊发表等相关信息。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宋金宝指出,女性教师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研究处将持续为女教师的科研工作搭建平台。同时,他详细解读了科研创新政策、校级科研项目、科研评价办法、科研成果转化和项目申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科学研究处学术平台发展中心副主任刘俊针对我国学术期刊的类别划分、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要求与禁忌、融媒和智媒时代的学术期刊编发、《现代传播》发表要求及聚焦领域等进行了分享。科学研究处宋金宝、刘俊解读科研政策和期刊投稿本次科研工作坊特邀的女教师代表从多角度向与会教师分享
  • 2021-10-21
    计网学院启动2021年秋季学期ACM程序设计竞赛培训
    为培养编程人才,鼓励同学们全面提升自己的“技商”,10月10日,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ACM程序设计竞赛面向全校展开线上招新宣讲。10月13日, ACM程序设计竞赛新生集训开营第一课正式举行,本次集训将持续10周,每周6个小时。培训内容包括:新手入门阶段的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竞赛平台和在线判题赛制规则讲解、算法与数据结构入门等。集训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了解比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编程训练,并培养同学们逐渐成长为ACM校队的一员。长期以来,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从师资、场地、配套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仅2020年度,学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共计 15 人次,其中计网学院学生 12 人次;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共计 56 人次,其中计网学院学生 39 人次。ACM程序设计竞赛相关活动在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已经举办了5届,一直由学院学科竞赛中心负责牵头组织。目前,ACM集训队已经建立了在线 Wiki,欢迎同学们进一步了解 ACM 程序设计竞赛和集训活动。(相关链接: https://cucc
  • 2021-10-21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史志传播与传统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召开
    (通讯员黄韵喻)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中国新闻史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深圳隆重举行,主题为“新文科与未来传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本次学术年度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以我校中国广告博物馆为会长单位的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协助举办。10月17日上午,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分论坛,主题为“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史志传播与传统文化复兴”。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参与会议并作发言,分享、交流彼此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会长黄昇民作为论坛评议人参加会议。会议主持人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生导师、博物馆与史志传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英华教授担任。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黄昇民致辞黄昇民教授指出,相关论文回应了博物馆与史志的传播前言问题,本领域历年的学术探讨和积累是重要而有意义的学术建构工程。认真聆听各位学者的精彩发言后,刘英华教授表示,史志传播与传统文化复兴领域的研究空间巨大,学术同仁们可以继续为建设更加广泛的
  • 2021-10-21
    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
    守主流价值之正,创视听传播之新。2021年10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承办的从“主旋律”到“新主流”——网络视听主流价值传播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张苏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今年《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山海情》等多部主旋律作品火爆“出圈”,这些作品关注当前观众所思所想,积极与青年和时代对话,在创作和表达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体现了优秀视听作品在主流价值引领上的强大活力。中国传媒大学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当下网络视听平台紧扣主流价值表达的时代脉搏,立足新阶段、展现新姿态、推动新传播——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要事,把握重大历史节点、回应现实命题,不断推出视听精品,唱响新时代语境和新媒介环境下的“新主流”。报告发布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王晓红教授以《回应时代之问,恪守主流之脊,创构平台之姿》为题,发布了《2021网络视听平台主流价值传播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觉醒年代》《山海情》《这就是街舞》等视听作品的“
  • 2021-10-21
    我校师生担纲COP15大会中国馆线上展
    (通讯员 郑丹琪 陈卓 刘宏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以下简称COP15)于2021年10月10日至2022年上半年正式上线“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馆线上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师生团队,完成了中国馆展区重点展项设计、宣传片与动画制作、文本翻译、讲解音频录制等多项重要工作。COP15大会中国馆线上展览界面凭借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我校在本次展览中取得亮眼表现。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杨晓军教授团队的重点展项《象天法地,山海凝光》、孙国玉教授的青年作品展项《@地球:青年展区》获得主办方的一致好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师生团队进行中文讲解录音为传播好中国声音,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组织师生团队,历经60余小时,完成3.6万余字的中文解说词撰写以及包含引言、展望和六大板块等栏目在内的共计155条线上展览解说音频的录制工作。解说词文本形象生动、深沉隽永、抒情写意、韵味深长,讲解员亲切大方、平实晓畅、典雅俊逸,解说词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有机结合,极大地呼应了线上展馆画面的呈现,起到了画龙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5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48/897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