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08-06
我校八个项目获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通讯员 孟宁)近日,教育部公示了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拟立项名单,全国共1012个项目入围,我校八个项目全部获批,获批项目总数名列前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是教育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学校高度重视此次项目申报工作,在校内推荐过程中,教务处与各学院密切协作,在选题、内容及文本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多轮论证,强化了教学研究项目申报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学术性,增强了教学学术意识。此次我校获批立项的八个项目涵盖了文学、艺术、交叉学科,涉及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研究与实践、新文科专业优化研究与实践、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领域分类推进研究与实践等多个领域,为学校“文理工艺”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深入探索新文科建设实践,创新新文科建设范式,为进一步引领新文科建设夯实基础。(编辑:宋佳音)附:立项名单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1新文科建设框架下“四史”教育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秦瑜明2数字智能时代计算传播专业群创新建设探索与实践隋岩3基于文科基础理论交叉融合的新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研究
2021-08-06
我校教师参与策划的“光照延安”系列节目在央视播出
(通讯员 傅饶)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姚喜双教授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策划了《跟着书本去旅行》之《光照延安——红色新闻山》《光照延安——献给人民的声音》两期节目,于7月26日、27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节目通过走进红色革命圣地,身临其境触摸历史,感悟“延安精神”,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光照延安——红色新闻山》节目中,姚喜双教授与同学们同上清凉山,回望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峥嵘岁月。清凉山是解放日报社、新华社、新华书店、中央印刷厂等重要新闻宣传机构的发源地,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在清凉山新闻纪念馆,姚喜双教授从一份《解放日报》旧报纸讲起,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央印刷厂用过的对开印刷机”,介绍了“马兰草纸”和“油墨”的由来。随后,姚喜双教授带领同学们来到印刷厂场模型馆,一同还原当年捡字排字的场景。离开纪念馆,师生们又来到了解放日报社的办公旧址,回忆前辈们在这里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夜以继日努力工作的细节。姚喜双教授告诉大家,毛主席说
2021-08-05
中国传媒大学“登太行 传薪火 学党史 创伟业”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结合新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锤炼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品格,始终保持知难而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守党的政治本色,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习近平视察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的讲话2009年5月25日巍巍太行,千山竞秀,沃野涌翠。这里有着不经雕琢的顽强坚韧,这里有着不用渲染的红色基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百根柱子固党建”工程的重要安排,2021年暑期伊始,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组织带领230余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跨越千里,来到太行干部学院,在这片红色浸染的热土上,开展以“登太行 传薪火 学党史 创伟业”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感悟传承“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实现“三个跨越”战略发展的精神力量。短短几天时间,忙碌又充实。学员们聆听内容丰富的专题报告、主题党课、微党课,不断提升理论修养;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
2021-08-05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喜获优秀
日前,教育部社科司下发《关于反馈图书出版单位2020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情况的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中宣部图书出版单位2020年度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中获评“优秀”。2020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出版物内容质量和编校印装质量稳步提升。同时积极与学界业界互动,建设主流、专业的知识生产网络,开展专业、系统的图书选题策划工作,认真做好现有国家出版基金等项目的出版工作,积极申报各类奖项并有所收获。加大主题出版和优质教材选题策划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提供免费数字化服务,融媒体出版探索卓有成效。(编辑:宋佳音)
2021-08-03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通讯员 郇瓛)8月2日下午三点半,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了学校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精神及学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同志对于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部署,集体分析研判当前我院疫情防控工作形势,研究制定了下一阶段疫情防控有关举措。截至8月3日,学院已完成以下工作:一是根据学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撰写《致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封信》,发学院全体师生,将大家对抗疫工作的认识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组织班主任、全体假期留校学生、学生干部先后召开了三场线上会议,进一步传达学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精神,明确疫情防控要求,强调务必做好中传简道云日报工作。8月2日晚我院学生简道云填报率为95.67%,教师填报率为95.92%;三是制作疫情防控须知电子卡发送至学院每位教师,重申“非必要不离京”“谁申请,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要求。下一阶段我院将继续做好师生信息台账的每日更新,做到对每位师生状况了如指掌。并认真配合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处)做好京外师生信息统计和每日密接排查工作。(编辑:陈艺文)
2021-08-03
人文学院2021年第二届暑期线上中文教学项目正式启动
(通讯员 乐琦 刘东臣 靳帅虎 摄影 靳帅虎)为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优秀储备人才、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7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共同打造的第二届暑期线上中文教学项目正式启动。此次暑期线上中文教学项目将持续一个月,这既是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实训”实践课程,也是一次宝贵的实习机会。这一期的线上中文教学项目由来自同年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专业本科生共同参加。为了保证项目顺利实施,7月16日与7月18日,我校人文学院与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岗前培训及交流会。7月16日下午4点,岗前培训会顺利开始。培训会由外方院长玛琳娜·吉布拉泽(Marine Jibladze)教授和中方院长苏国营教授主讲,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靳帅虎主持。人文学院指导教师赵雪、范慧琴、许蕾与何伟老师出席了此次岗前培训会,人文学院32名实习教师参与了此次培训。本次岗前培训会为实习教师安排了实习任务,并对其教学技能进行了培训。靳帅虎老师详细介绍了实习方案,并安排了中文教学工作和其他的实习任务。格方院长玛琳娜介绍了孔子学院的教材使用情况、
2021-08-03
“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伟人足迹” 我校师生圆满完成高校青年学生红色之旅
(通讯员 伍玮)7月26日至7月31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伟人足迹”高校青年学生红色之旅学习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我校师生在北京、上海、重庆三地,通过红色学习教育活动,深入感悟宋庆龄同志伟大光荣的一生,领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事迹。行前,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李萍老师,资助科科长伍玮老师组织召开了本次红色之旅动员会,就活动背景及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向大家提出了要求和期待。李萍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此次红色教育契机,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理论水平,展现中传学子风采。在京期间,学习交流团走进北京宋庆龄故居、中山堂、国旗护卫队、北京大学红楼,聆听了《优秀党员宋庆龄》讲座、《孙中山与北京》展览,更有幸与国旗护卫队青年开展学习交流。在沪期间,师生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上海宋庆龄陵园、上海宋庆龄故居。师生们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追寻红色回忆,感悟初心使命力量。在渝期间,师生们走进宋庆龄旧居纪念馆、三峡博物馆、红岩博物馆等地,聆听并学习了宋
2021-08-03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收看学习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七、八讲
(通讯员 张静敏 姚旭 王晨)7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收看了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的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七讲)展播,共同学习由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四所高校师生讲述党史、校史,并围绕自身学习生活和思想认识进行了交流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听到关于白求恩医生的部分,很是触动。她结合微党课学习和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述谈到,我们今天学习白求恩医生,就是要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践行白求恩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不断加强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立德树人,培养好党和国家放心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姚旭副教授是带着一个问题收看此次微党课的,即高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姚旭老师认为,高校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发展同向同行、是国家民族发展在高校中的呈现。高校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的重镇
2021-08-02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线上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布置会
(通讯员 王昂)8月2日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线上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布置会。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院长刘剑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线上会议。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首先传达了北京市及学校疫情防控最新精神,并就教师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李书记指出,全体教师要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政策,每日进行“中传简道云”填报,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在京外的老师要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规定,不聚集不扎堆。全体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密切掌握学生身体及所在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就学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钟老师表示,学院已建立“一人一档”信息台账,各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要督促学生做好“中传简道云”填报工作,进一步动员学生疫苗接种工作。钟老师还就学生假期入校、留校及非留校学生管理、学生返校等进行了具体部署。最后,刘剑波院长作会议总结。刘院长指出,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此轮疫情防控严峻性,严格落实北京市、学校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共同维护学校疫情防控环境。(编辑:陈艺文)
2021-08-01
中传“十四五”规划审定会圆满落幕
(记者 王雷亭 范绮梦)群策群力,共谋发展,把规划写在心中,把机遇抓在手中,确保将“十四五”发展美好蓝图绘到底、绘出色彩。在7月7日至9日我校召开23场教学科研单位“十四五”规划审定会后,7月22日,我校再次召开“十四五”规划审定会,对党务行政等32家部门规划、学校“十四五”分规划进行审定指导。党政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团委、保卫部(处)、离退休工作处、机关党委、工会、教务处(通识教育中心)、研究生院、招生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财务处、科学研究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法治与内控管理办公室、审计处、国内交流与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教育基金会秘书处、信息化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校园建设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后勤保障处32家单位参加了审定。校领导、各汇报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人、“十四五”发展规划前期课题负责人
2021-08-01
首届“澳门青年KOL国情研习班”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通讯员 姬德强 梁凯瑞)北京时间2021年7月6日至1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澳门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的“澳门青年KOL国情研习班”交流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25名来自澳门的优秀新媒体青年骨干代表参加了本次研习班。交流活动组织了四场专题讲座、六次实地调研交流、一次专题对话及一场爱国影片观摩。7月7日,“国情研习班”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舒笑梅、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洪波、澳门青年联合会司库梁倩文先后致辞。舒笑梅处长对各位澳门青年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地欢迎。她表示,自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以来,澳门与内地城市的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实现了多形式、多层面的交流,大批爱国爱澳的青年推动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发展,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广泛交往与深度交融。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的摇篮”和“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将协同澳门中联办和澳门青年理事会,建立两地常态化的交流培训机制,共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包含澳门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出去”,通过澳门媒体平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
2021-08-01
中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太行干部学院举行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王雷亭 缑宇 申皓文 范绮梦)7月29日下午,“登太行 传薪火 学党史 创伟业”中国传媒大学领导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结业仪式在太行干部学院报告厅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太行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焦彦平出席结业仪式并讲话。结业仪式由太行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尚树森主持。学校党委这次组织来太行干部学院培训,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太行精神。同时,通过集中学习,对上半年党史学习教育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好下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思考学校未来如何创新,实现更好的发展。廖书记指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了系列改革举措,如在教学单位把支部建在系上,落实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让支部书记既是学术带头人,又是党建工作能手;在机关职能部门,把职能相近的处室组建成一个党支部,有利于工作的交叉融合和人员的融合,通过支部设置创新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本次培训把教工党支部书记纳入其中,就是学校抓实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举措。此外,在培训班的分班编组方
2021-07-31
我校开展暑期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通讯员 禹学军)为切实做好暑假期间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近日,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带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组成督查组,对学校部分实验室进行检查。实验室安全检查现场本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既是对今年5月下旬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的整改情况的验收,又是保障暑期学校实验室安全稳定运行和师生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检查主要围绕用电安全、环境卫生、风险警示标识和防汛安全等方面展开,督查组先后来到明德楼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录像室,25号楼公共资源开放平台灯光虚拟仿真实验室,信通学院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舞台装备硬件研发实验室,数智学院智能影像实验室、脑电实验室,电视学院录音棚、混录棚,广告学院影视制作技术实验室,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室,传播研究院融媒体实训室、数字出版实验室,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人机智能实验室等地一一检查。杨懿部长与数智学院实验室负责人交流检查过程中,杨懿部长及督查组成员与各实验室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本学期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教育部专
2021-07-31
信通学院举办2001级校友返校日活动
(通讯员 王雨晨 彭诚诚 李兆贤 摄影 董英琦 苏丽琴)2021年是2001级校友入校20周年秩年。7月17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50余名2001级校友重返母校、相聚主楼,追忆往昔时光,共话母校情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信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钟丹丹,曾为2001级校友授课的部分教师,学院校友工作联络人等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当天的蒙蒙细雨丝毫不掩校友们回家的热情。上午9时开始,校友们陆续返校,签到领取学院定制的精美纪念品,并在在主楼前拍照留念。上午10时30分,信通学院2001级校友座谈会在主楼103和204会议室召开。王晖副校长回忆了同学们当年在校学习的场景,并为大家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成长深感欣慰。他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广大校友大力支持助力,与学校、学院共同进步。王晖副校长深情地表示,学校永远是校友们的家园,母校永远以校友们为自豪。钟丹丹副书记代表学院热烈欢迎校友们在入学二十周年之际重返母校,对校友们持续关注学校和学院发展表示感谢,并期望大家常回校看看。曾给2001级校友授课的沈琴老师回忆了与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情景,鼓励大家面对困难敢于竞争拼搏,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9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66
/
900
跳转到